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夏光 《政策》2014,(1):43-4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这既是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必然途径,也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役。本文拟就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谈几点认识。一、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  相似文献   

2.
"理解马克思"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它将理论研究带入了解释学视野,也将解释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推向理论前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等同于解释学,忽视哲学和解释学的质的区别,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诠释学"会导致历史唯心主义。"理解马克思"必须反对绝对主义解释学,绝对主义解释学违背了理解的主体性、辩证法原则,在本质上是一种教条主义。"理解马克思"必须反对主观主义解释学,主观主义解释学违背了理解的客观性、可知性原则,在本质上是一种虚无主义。"理解马克思"必须坚持客观主义解释学,坚持理解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元性基础和科学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任何国家都可以也必须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尤其是文明国家更应该积极广泛地借鉴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来发展壮大自己.否则,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发展起来,最终将被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所抛弃.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作为文明后发展国家,更必须以"主人"的身份融人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的内在契合及其价值,为人类文明事业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生态意识和西方现代环保意识的功能和缺陷都孕育在当时的实践方式和实践背景之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换视角,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这种生态文明意识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意识和西方现代环保意识的批判和吸收,必须通过转变实践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的新和谐。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以下就"十三五"时期现代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探讨。一、生态文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是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保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胡锦  相似文献   

6.
人类正面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是现代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所导致的大量排放。现代经济、政治制度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合法性。现代主流意识形态——现代性——则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系统的辩护。以现代性为指导思想的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现代性是包含严重错误的。现代性的基石是独断理性主义,其要害则是普遍化的物质主义价值导向。当代最新科学和哲学研究表明,独断理性主义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整个现代性的体系坍塌了,则物质主义的荒谬性立显。生态学告诉我们,地球生物圈无法承受几十亿人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生态哲学将会凝练生态文明建设所必不可少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学习的体会。第一,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能否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则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8.
敖仁其  席锁柱 《前沿》2012,(15):4-6
游牧文明与现代文明有什么样的关联呢?研究游牧文明的当代意义是什么呢?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给予人们的启示和思考会有很大的区别或不同.该文章研究视角和方法主要聚焦与游牧文明中那些具有普世性真理的人类价值体系(或思想或方法)的精华,特别是游牧生态文明价值体系对现代文明中那些人与自然不和谐现象的检讨及反思.该文章的另一个重点是探讨游牧文明中生态文明的思想或方法对于指导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同时也探讨了游牧传统技术与现代轮牧技术的结合点或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没有湿地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没有湿地也没有现代生态宜居的城市。湿地不仅承载着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也必将在人类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湿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纵观古今,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择水而居、依水而兴"的历史。是什么将湿地和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呢?是丰富的水资源、丰盛的物产和便利的航运。湿地不仅为早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生活必需品,也为后续传统农耕文明的兴起,以及现代工业文明的壮大和兴盛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及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李晓培 《前沿》2013,(15):54-58
在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为视角的高校社会服务积极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成果构建高校社会服务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批判“经济理性”,是高校社会服务的“生态理性”诉求;终结传统科技观,彰显了高校社会服务的科技伦理关怀;解构单向度的社会,体现了高校社会服务的社会关照;消解传统实践方式,展示了高校社会服务的实践情怀.探索高校社会服务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可能性路径,以生态理念引导科技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绿色转化;以“双向度”视角审视科技,注重“绿色人才”培养;以日常生活批判的视角引领现代绿色生活方式,设立社区学院;以现代“绿色消费观”消解传统“消费观”,构建绿色消费文化输出渠道.  相似文献   

11.
"传统五步学程"是先圣留下的求知至宝,今日借鉴仍具有其现实意义."博学、审问"是求知的入笙;"慎思、明辨"是培养思辨能力的途径;"笃行"是知行合一的最终目的.五者是相辅相成、环环紧扣、互为因果的关系.循此激发思维,开拓智能,将会有益于身,有用于世.  相似文献   

12.
<正>The world premiere of Pearl electrifies Lincoln Center with its heartfelt tribute to one of America’s greatest novelists By Corrie Dosh Asmall girl named Pearl runs and skips along the banks of the Yangtze River, playing with peasant fishermen, mimicking the graceful movements of village girls,  相似文献   

13.
14.
在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的视域中,女性主义以其独特的视角介入了当代正义论辩.透过对西方正义论辩的考察,揭示其对当代中国社会正义研究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所可能具有的借鉴意义,以阐明符合转型期当代中国现实需要的社会正义诉求,应是在确保性别平等公正、差异和谐的前提下.追求正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领域的协调发展以及多重正义伦理内涵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研究物质产品的供给与需求问题,宣传思想工作则研究精神产品的供给与需求问题。单一的供给与需求是传统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式,多元供给、选择需求才能适应现代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因此,宣传思想工作应在有效供给与引导需求上创新。  相似文献   

16.
Guangzhou is the capital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China's developed southeast coastal area. Zhang Guangning, deputy to the 11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Mayor of Guangzhou, told Beijing Review that the goal for Guangzhou's GDP growth in 2009 is 10 percent.  相似文献   

17.
文明是文化的实体,文化是文明中最根本的东西。文化水平的高低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文化是文明的沃土,文明是文化的结晶。文化中产生文明,而在文明中产生新的文化。没有文化环境就不可能有文明的成果。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标志着各个不同民族的并存。因为,文化的最大的、最直接的载体就是民族。对中国而言,中华文化不是某一单一民族的文化,它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因此,它不需要分层次,更不允许划等级。必须承认,文化既是民族的生存方式,也是不同民族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正>Homegrown navigation system is improving and going global For smartphone users,finding a nearby restaurant,grabbing a taxi blocks away,and getting directions to a destination are all habitual processes,yet it is a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by providing location positioning services,that makes all this happen.Until now,the technology has been dominated by the U.S  相似文献   

19.
三苗、荆蛮与瑶族来源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材料相结合之下,作为三苗文化遗存的长江中游史前考古学文化,应是包括瑶族先民在内的各古代部族在远古时期的文化遗留。商周时期荆蛮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与■、越、巴、卢戎等族的交错杂处中,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整合,孕育形成新的古代民族族群,这些族群在秦汉以后被史籍按分布地城称为长沙蛮、武陵蛮等.并最终从中分化出莫徭。瑶族的民族来源和文化渊源由此有了比较明确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Go,Go,Guizhou     
<正>Guizhou Province seeks to narrow the gap with the prosperous east Guizhou Province, a mountainous and multi-ethnic province in southwest China, is gaining popularity wi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investors as it acceler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