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构建海西港口群打造海洋经济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探讨了目前福建港口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以福建省海洋经济强省的指导思想为方向,加快港口群建设步伐;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建设临港重化工业体系;错位竞争,强化合作,整合福建沿海港口资源;培育与港口相关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拓展腹地,增强港口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2.
《党建》2009,(5):66-66
防城港位于广两南部北部湾北岸,是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的深水良港,西南沿海港口群主要港口之一,广西第一大港。  相似文献   

3.
蒋宏坤 《唯实》2015,(7):4-8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按照'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带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谋划发展,着力打造建设'远洋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港口群,为新一轮江苏沿海大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决策,使江苏发展特别是沿海发展面临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4.
加快福建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为福建海洋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资源条件,极大地促进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为了海峡西岸海洋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福建海洋经济资源进行系统了解和科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仅对福建海洋经济资源和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战略进行浅探。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是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2011年1月18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表明福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辽西渤海湾4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密集分布着锦州港、葫芦岛港、盘锦港以及在建的绥中港.在大量港口资源闲置的情况下,港口还在大干快上.这不仅造成了资源与资金浪费,也造成了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加剧了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对此,必须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好现有的港口资源,加强港口资源的整合,避免多头重复建设.锦州港以其鲜明的区位优势、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广阔的腹地货源和自身的经营实力成为省内第三大港,在辽西港口资源整合中应突显其主力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中国港口的历史出发,分别阐述京津冀港口的历史、发展、作用、意义及演变、港口文化与港口现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点之一是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工作重点之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津冀港口群,打造国际一流港口枢纽。京津冀地区拥有优越的港口资源,包含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和黄骅港在内的"环渤海"沿海港群,属于我国规模最大的港群之一。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把建设"海峡西岸"写进"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明确了福建的发展定位,也为宁德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迎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和港口建设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福州市作为重要的对台合作交流前沿平台,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生巨大变化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深入开展对台战略合作,加速榕台港口经济对接,充分发挥福州突出的对台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深水港口优势,先行先试、积极作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临港产业对于港口的开发开放和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撑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福建临港产业跨越发展要完善港口功能,拓展产业空间,提升产业素质,优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重点是沿海港口和临港产业的发展建设。本文分析了沿海港口发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的作用,论证了港口经济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一方面,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要依托于港口;另一方面,沿海各大港口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对海洋大省的福建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深水岸线居全国第一位,福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依靠海洋资源,做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今年8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微划》),使福建成为继山东、浙江、广东之后第四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十二五”期间,我省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蓝色产业经济带,应勃酞扔好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闽台创意产业合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设计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具有文化性、独创性、渗透性、高增值性等特征。它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增加就业的新动力。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福建省"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指出建设文化强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与福建一水之隔的台湾创意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半个世纪前,福建东山县县委书记、县长谷文昌带领广大群众不畏艰难种树植绿、治理荒山和风沙,留下了"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大无畏精神。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提出建设"生态省",体现了超前的战略眼界,顶层设计生态社会的治理理念。2014年初,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福建的生态省  相似文献   

15.
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使福建成为继山东、浙江、广东之后第四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这对福建今后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福建是海洋资源大省,但不是海洋强省,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福建实际,提出福建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蓝色产业经济带,应该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发展亲环境现代海洋渔业;优化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做大三大港口群;突出对台特色,着力构建闽台海洋合作新格局;拓展周边省份经济腹地,做大货物吞吐总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福建农业经济发展八大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虽然2013年福建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福建农业工作中也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根据当前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和国际环境,2014年福建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将大致呈现三个特征:现代农业建设将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将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加快构建。最后,文章提出了今后福建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抓好抓实粮食产业;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全力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信息农业;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发展休闲农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7.
宁波提出的打造"港口经济圈"的重要决策符合"一带一路"的战略需求,也与宁波的北极航线地位相吻合,对于提升宁波的国家战略地位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港口经济圈"内涵的基础上,认为"港口经济圈"建设在提升宁波的国家战略地位、推进宁波城市国际化建设、增强其在华东片国内外运输的核心地位、助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和诠释海洋强国战略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同时也指出宁波在将"港口经济圈"上升至国家战略方面存在一定的瓶颈,具体表现在"港口经济圈"的构建主体具有模糊性、"港口经济圈"的立足点具有狭隘性、"港口经济圈"的构建视角具有局限性、"港口经济圈"的构建范围具有不稳定性等方面。进而,文章提出以"大宁波路港经济圈"作为促进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06,(8):F0004-F0004
天津港第四港埠公司始建于1977年4月,是天津港骨干装卸公司之一,是一个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大型国有港口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散货、件杂货、矿石、五金、原木等货类的进出口装卸、存储、中转、代理、保税等业务。界地面积50.9万平方米,拥有5个万吨级深水泊位,  相似文献   

19.
正福建是海洋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福建先民自旧石器时代就与海打交道,"山处水行","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舟楫文化"和创造灿烂的海洋文明。悠久的海上交通历史,为福建留下了丰厚的"海丝"文化遗迹。福州的甘棠港、长乐的太平港、泉州的后诸港、漳州的月港等,都曾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重要角色。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时,指出东南亚地区自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8,(2):F0004-F0004
天津港第四港埠公司始建于1977年4月,是天津港骨干装卸公司之一,是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大型国有港口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散货、件杂货、矿石、五金、原木等货类的进出口装卸、存储、中转、代理、保税等业务。界地面积50.9万平方米.拥有5个万吨级深水泊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