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错过     
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郁郁寡欢,说她错过自己当年当老师的机会.我问她,当时学校毕业后,为什么不去当老师呢?奶奶说:"因为我当时不知道自己适合当老师."我听了,不禁感慨系之.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老境时,发现自己错过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我会说法语     
在巴黎呆了6个月后,我就从法语学校退学了.自作主张决定在学法语这件事儿上,要另辟捷径.我学了这么长时间法语,就只会说一句话:"你能再重复一遍吗?"这又有什么用呢?再说一遍我也是基本上什么都听不懂,而且我用得着这句话的时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譬如说那位对我说话的人想知道我觉得这面包烤得火候如何?或者是要告诉我这家商店20分钟后就要关门了.  相似文献   

3.
给儿子化妆     
正儿子的学校就在我家的楼下。当年买房子的时候,之所以选中这里,学校方便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虽然也有心虚的时候,每当看到或听到某名校门前接送孩子的车辆拥挤不堪,就想自己是不是对于孩子的教育太不当心了,但也还是有感到欣慰的地方。儿子上的学校不是什么名校,但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个理  相似文献   

4.
心碎     
郭敏 《新青年》2008,(1):38
我想,我的幸福童年是从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八岁以前,我的家庭还很和睦,父亲在一个工厂里上班,黑天白天的三班倒,虽然很忙很累,但他从不服输,每当给我买零食的时候,他都喜欢说:小子,好好听话,老子有的是钱,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相似文献   

5.
放风筝     
我儿子小的时候,大概是五六岁吧,我总是不在家,常常出差.我很担心这样会给他未来的生活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而且我也非常想念他,错过了他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2007,(4)
2007年元旦,我逗母亲开心,假装采访她。老谁家电视台采访这位女士,2006年的您有什么好消息又有什么坏消息呢?母亲盘腿坐在床上看电视,听到我的问话,搬搬腿说,2006年啊,盘点哈?我乐,是,是盘点。好消息很多啊。一,我儿子评上技师了,第一名,每月有800块津贴呢!二,我姑娘买房子了;三,我也涨工资了,200多块呢,我可高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漫画     
不得民心 某国总统前往一家精神病院参观,所有的病人都站在回廊上鼓掌欢迎他,只有一名病人,面无表情对着这个总统不理不睬。 总统:“那个病人为什么不对我打招呼呢?” 院长:“因为他今天精神非常正常。” 白费心机 父亲为培养宝贝儿子的艺术修养,决定带他去欣赏小提琴独奏会。 一小时过后,儿子不耐烦地问道:“什么时候他才能把那木盒子锯开?” 父亲:“……”  相似文献   

8.
利民 《新青年》2006,(9):28
在很小的时候,听过一个广播剧,叫<长牙齿的土地>.记得当时十分不解,土地哪来的牙齿,怎么没见它咬什么东西呢?时隔二十多年,再次回望前尘,才于往事中了悟,那片生我养我的故土的确长着牙齿,时常在岁月深处啮咬着我的心,让我于疼痛中泪水伴着微笑.  相似文献   

9.
我8岁才上学. 那时候,我们家住在一座高山顶上,离学校很远.为此,我每天很早就得从家里走. 为了我上学,每天鸡叫三遍的时候,母亲就轻手轻脚地下了床,点亮了那盏煤油灯,开始为我忙碌早餐.  相似文献   

10.
就在我刚满29岁的时候,父亲退休了.我的父母从维多利亚搬到了昆士兰.我是家里的独生女,我的朋友们都对我父母的决定感到很吃惊,为什么他们要搬得离我那么远呢?我对此只是耸耸肩,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反倒觉得正好可以有机会去一个气候温暖的地方度假.  相似文献   

11.
去年10月,我到加拿大温哥华去探望儿子,一住就是十个月,平时儿子和儿媳要上班,白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在加拿大,人们很少走亲戚串门的,一人在家闷得很,到外边与其它老年人聊天,语言又不通,有什么办法消磨时光呢?家里的几份中文报纸和几本杂志,都翻烂了。听儿子说,加拿大借阅书很方便,而且什么书都有。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12.
李宇航2000年出生在海滨城市大连,自幼聪慧。与天底下所有家长一样,李宇航父母非常重视儿子的成长,希望他能全面发展,将来不仅学习好,而且多才多艺,于是李宇航6岁开始,父母便有意识地培养他,先后给他报了钢琴、单簧管、围棋等学习班。在学习过程中李宇航渐渐对弹钢琴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觉得清脆的琴声那样悦耳,一到钢琴班上课特别积极,不管什么时候从不缺课。  相似文献   

13.
这是暑假一天的早上,初升的太阳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早已爬得很高很高。我们一行人走下飞机舷梯,乘车离开济州岛机场前往下榻的酒店。一路上,绿树,红瓦房,各色广告牌不时从眼前闪过。韩国,这一隔海相望的国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记忆中留下了痕迹呢?还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蓝色生死恋》就陪我度过了生活中的许多日子。韩剧,是否在不知不觉中,便成了韩国最重要的符号。  相似文献   

14.
脑筋急转弯     
《新青年》2013,(1):64
为什么企鹅的肚子是白色的?小波比的一举一动都离不开绳子,为什么?两只狗赛跑,甲狗跑得快,乙狗跑得慢,跑到终点时,哪只狗出汗多?睡美人最怕的是什么?小明对小华说:我可以坐在一个你永远也坐不到的地方!他坐在哪里?有一个人一年才上一天班又不怕被解雇他是谁?你的爸爸的妹妹的堂弟的表哥的爸爸与你叔叔的儿子的嫂子是什么关系?在一次监察严密的考试中,  相似文献   

15.
人情味儿     
什么是人情味儿?如果你看电视,你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央视寸秒寸金的黄金时段,居然多了许多公益广告。印象最深的就是《打包篇》,一家人围着餐桌吃饭,一个口齿不清的老人把盘子里的两只饺子揣进了口袋里,一边揣一边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饺子。还有一个公益广告《别爱的太迟,常回家看看》,一个母亲从年轻陪伴着一个孩子,一路走来,一路成长,孩子长大了,母亲也老了,然后老了的母亲站在那儿痴痴地等待孩子回家。除了亲情的公益广告,还有环保的,动物的,关注留守儿童的等等,关注留守儿童的那个公益  相似文献   

16.
轮椅     
我告诉别人我是残疾人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没什么,他们都能接受.因为我看上去并不像残疾人,所以自然有许多人会觉得这很奇怪,我怎么会是残疾人呢?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反应都非常好,可是,也有一小部分人,在他们听说我是残疾人后,看上去好像有一些歇斯底里,他们对我做了做鬼脸,就转身不看我了.  相似文献   

17.
凌素问 《新青年》2007,(1):18-19
1郭小路刷牙洗脸穿袜子的时候,眼睛都是在闭着的。如果不是闹铃的叫唤一声赶着一声,他绝不愿从凌晨3点半的美梦中醒来——只有在4点之前甚至更早地赶到素问堂医馆,他才可能挂上神脉沈效君的号。上午10点的时候,他陪着老妈坐在沈效君面前。老妈的两只手轮流搭在黄绫脉枕上,沈效君一边把脉一边问:“睡眠不好吧?膝盖疼不疼?怎么还爱生气爱着急?”老妈且惊且喜猛点头:“对对对!我几十年都失眠多梦……膝盖?生完孩子就开始疼……呵呵,我就是个急性子,遇事就瞎着急……大夫,我还怕冷呢,还痛经,一咳嗽就两三个月不好……”沈效君微微点头,给助手讲…  相似文献   

18.
或许初恋就是这样,不需要什么言语,看似无心,一切仿佛不着痕迹,但已经在心海溢满了甜蜜.因为忙于班级自办报纸的版面设计工作,我一点都没记起老师布置的作文.待到课堂上老师让我当众朗读自己的文章,我才傻楞楞地想起这回事. 怎么办?我沮丧极了.学习委员竟然没完成作业,我做何解释?信口胡诌吧,我的水平还不到家.那一刻,我的脑子一团糟.  相似文献   

19.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6,(5)
别以为我不懂儿子3岁,平时住在幼儿园,双休日接回家后,就睡在我和妻中间。上周日的晚上,他对我们说:“我们班孙洁说要嫁给我。”我大吃一惊,忙问“:那你怎么办?”“我当然要跟她结婚啦!”儿子响亮地回答“,爸爸妈妈,咱们赶快买房吧!”“买房干什么呀?”妻问。“我跟她结婚用呗!对了,得给我买个两居室。”“买两居室干什么呀?你们小两口住一居室不就行了吗?”我故意逗他。谁知儿子却说“:别以为我不懂,我们的孩子还得住一间呢!我可不想让孩子跟我一样,睡在你们大人中间。”反义词爸爸“:听说你正在学反义词,那么,我问你‘:好’的反义词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安宁 《新青年》2006,(8):35
隔壁4岁的糖糖,见我每日里行色匆匆,神情淡漠,连招呼都懒得跟她打,便生气,噘起小嘴抱怨我说:阿姨,你得学会懂礼貌,这样才有小朋友喜欢你哦.我笑问她:怎么才算有礼貌呢?她便立即学了幼儿园老师的语气,笑眯眯地教育我说:见了朋友要开心地问你好,下班的时候要给周围的人一一说再见,路上有老伯伯看着你微笑,你也要甜甜说一声伯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