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江淮》2008,(7)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选派干部"官"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任职的地方受到群众称赞,留下好的政绩。让群众得实惠。群众评判村两委的工作,评判选派干部的政绩,不是看你提了多少振奋人心的口号,  相似文献   

2.
执政为官,必须有政绩。庸碌无·为,不是好干部。出政绩,是群众对干部的最起码要求,也是每个干部应有的工作意识。一个时期以来,少数领导干部在追求”政绩”中存在着一种不良的倾向:追求政绩不是为群众谋利益,而是以捞取政治资本、升官发财为目的,他们做事是为了给上级领导看,怎么”显眼”怎么做,怎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省湖州市在干部考核中取消GDP指标,实行分类考核和经常性考核,避免了"数字出干部"的弊端,成为全国干部政绩考核改革的先行者。2009年7月18日下午,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会议室内,与会的乡领导班子成员、各村村干部、乡规模企业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群众代  相似文献   

4.
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必须解决好选人用人问题。从近年来干部政绩考核的实践看,如何准确把握干部的政绩,提高识人水平和用人质量,仍然是摆在干部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干部,他们习惯于对领导"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响炮",对亲朋"放松炮",对下级"放烈炮",对群众"放空炮"。"放炮"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孙建国 《实践》2008,(2):22-22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托克托县在坚持好原则、执行好标准、履行好程序的基础上,注重群众公论,以政绩论英雄、用实绩评干部,把群众拥护并且真正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了领导岗位上,树立了良好的干部选任工作导向。  相似文献   

7.
从政为官,必须有政绩。庸碌无为,不是好干部。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在工作实践中的综合体现,是党的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凭政绩用干部”,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时下,有些干部却在追求政绩上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为急于在任期内快出政绩,热衷于大搞易于彰显的表面风光之事。  相似文献   

8.
干部政绩考核是干部选拔任用最基础而又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政绩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对政绩的要求不同,在干部中产生的导向作用也不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也不一样。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政绩的界定和要求,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干部政绩考核工作之中,建立完善科学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机制,既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也是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和使用干部的迫切需要。一、当前干部政绩考核工作与科学发展观不相…  相似文献   

9.
网闻摘录     
<正>把群众当作永远的"考官"一到检查就紧张,一遇考核就焦虑……针对当前部分扶贫干部把迎检当负担的情况,一些干部分享经验时说,把群众当成永不撤离的检查组,迎好群众24小时的"检查",就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经得起任何方面的检验。群众是最敏锐的"监督眼",干部干得怎么样,群众感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倘若在服务群众过程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遇到检查、考核,当然就紧张、焦虑。相反,如果平时在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  相似文献   

10.
党建信息     
正贡井推行领导干部"政绩公示"自贡市贡井区在对区管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年度考核时全面推行政绩公示制,不仅充分保障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更起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近两年,贡井区共有工作实绩突出的25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120余名科级干部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其中23名科级干部荣立"三等功",在全区形成"有为才有位""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贡井组)射洪"三项机制"保障整改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有位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很在乎群众的脸色,群众脸色往往是群众情绪和意愿的'晴雨表',看群众脸色,从群众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中,可以找到改进工作的切入点。"我们很在乎群众的脸色",这话说得多好啊!其实,这正是实践我们党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干部却并不在乎"群众的脸色"。有的为了获取"政绩",劳民、扰民、伤民、挖空心思搞"形象工程",不在乎群众不满甚至愤怒的脸色;有的沉湎于吃喝玩乐、往返于酒楼舞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对那种热衷于抓大项目、修大马路、建大广场的"硬政绩工程",群众已经比较了解,大部分领导干部也都"心存顾虑",不敢率性而为了。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开始热衷于打造"软政绩工程",比如搞所谓"某某模式""某某经验"等。"软政绩工程"具有投入成本低、监管难等特点,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人们对其表现形式、主要危害、破解之道尚缺乏关注。因此,我们要警惕"软政绩工程",防止"软政绩"演变成"硬错误"。现实生活中,"软政绩工程"的表现形式多  相似文献   

13.
政绩是干部为官一方的工作实绩,是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具体反映。因此,政绩的大小,往往成为上级组织部门考察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也是给干部定论的重要依据,影响着干部的提拔使用。由于政绩的大小事关干部进步和前途的大事,所以创出骄人的政绩,争取辉煌的业绩,历来是广大有为干部的奋斗目标和努力万向。但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却有那么一种干部,他们不是把心思真正用在工作上,去为人民群众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而是好大喜功,热衷于搞沽名钓誉式的“政绩”,总希望以小的代价换回大的回报,总希望通过简单劳动未获取轰…  相似文献   

14.
怎样把干部的实绩考准考实,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依据?江西赣州市在换届中实行干部政绩公示制度,作了新的有益尝试。这是干部考察方式的一个改革创新,应予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当干部的。要说不注意自身的形象和政绩,那是假话;要说都清楚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那也是假话。那么.干部的“斤两”谁称得最准?答案只有一个.是群众。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08,(9)
在一次党员干部大会上,某地方领导同志向大家提出了争做"四手"干部的要求。所谓"四手",即"名利面前莫伸手,群众有难不袖手,同行之间拉紧手,本职工作有一手"。这一提法很有新意,也让人很受启发。"名利面前莫伸手",就是要有一双"干净的手"。党  相似文献   

17.
最近,黄南州出台了《县级党政主要领导离任向州委常委会述职的暂行规定》。规定要求,凡州属各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离任前必须在州委常委会上进行述职,由常委会成员进行评议。此举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和评价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和工作政绩,从而在全州形成凭政绩用干部、用政绩好的干部、用群众公认的干部的用人导向。同时,也使其他领导干部从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什么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的干部工作时代命题。如何回答这时代"三问"?作为党委组织部门,我们既要选准用好"好干部",通过加强干部工作来回应,更要自觉践行"好干部",通过着力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来解答。  相似文献   

19.
党建短波     
正富裕县年度干部考核坚持"三突出"富裕县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纳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突出"民生相关",综合考评保障幸福感的客观实绩。在干部考核中引入幸福感指数评价指标,使一些群众期盼已久的民生实事得到较好解决。突出"满意调查",科学调查反映幸福感的主观评价。在实绩考核的同时,委托第三方统计部门独立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突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评价,客观全面地反映干部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切实树立提升幸福感的政绩导向。工作中注重引导、强  相似文献   

20.
真实准确是干部实绩考核工作的生命,消除和减少量化评价中的数字误差,尤其是主观因素形成的误差,是干部实绩考核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抑制和消除数字误差?笔者认为:除在继续坚持原有好做法的基础上,应将着力点前移,建立以下三种自我约束防伪防假机制。 一、前伸考核时段,形成追溯机制。干部实绩考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所以它主要是考核当年的工作绩效。如果单纯地就当年工作论政绩,难免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具有潜在政绩的工作,其成果有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现的过程。割断了前后年度的联系,就不能对逐步显现的政绩有一个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