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0,(9):64-64
<正>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是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组织部门必须忠实履行职责,坚持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切实改变目前干部管理中存在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使领导干部不敢懈怠、不敢腐败、不敢专  相似文献   

2.
《求贤》2013,(7):20-20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这既给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赋予了新的内容,又对组织部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按照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4,(5)
<正>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鲜明的执政思想和执政实践。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坚持严字当头、严肃吏治。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把干部管好了,管党治党才能见到成效。我们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切实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认真解决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等问题,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坚持严肃教育不放松。领导干部出问题,归根溯源是思想上的问题、信念上的问题。从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3,(11):37-38
组织部门肩负着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带队伍,强化抓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  相似文献   

5.
<正>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治吏。大量案例表明,一些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干部管理上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致使一些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小事酿成大事。从严党员干部日常管理,以纪律规矩的尺子、谈心疏导的方式加强关爱监督,及早发现并果断纠正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必)。 《意见》强调,近年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坚持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队伍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思想作风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能力素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干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致使一些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有些小事酿成大事。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10,(1):46-46
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据新华社12月4日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意见》的印发和实施,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变当前干部管理中存在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种管理监督的机制,靠机制来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监督,把监督贯穿于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的全过程。 (一)培养教育管理。加强组织部门对干部培养教育的管理,为领导干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尽快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一是建立学习培训制度。针对目前干部培训中存在的重复培训、针对性不强和调训难的问题,我们认为建立科学的学习培训制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要科学确定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岗位知识目标,也就是确定某一领导岗位对任职者所应达到的知识水平的基…  相似文献   

9.
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是党要管党、落实"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是强化党内监督的需要.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加强上级党组织、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同级党组织的监督,把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党员干部之友》2013,(5):20-20
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对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4月上旬,山东省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全部开通"12380"手机短信举报,形成了信访、电话、网络、手机短信"四位一体"的举报受理平台。组织系统举报信访平台主要受理对山东省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反腐败,一只只"老虎"和一群群"苍蝇"纷纷被打下,认真分析这些"老虎"和"苍蝇"的成因,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就是组织上疏于对他们的管理和监督。"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从严"要求,不仅向我们传递出从严治吏的强烈信号,更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各级党组织务必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管理监督机制,把"三个从严"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组织党性     
《党课》2012,(7):6-6
组织部门讲党性,最重要的是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组织部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带头讲政治、颐大局、守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环境。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做到自身要求特别从严、制度约束特别从严、监督检查特别从严,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旗帜鲜明地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刻不容缓──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之我见郭子英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一个大课题,牵涉到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在干部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中,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监督,其职责是什么?着力点应放在哪里?主要的监督手段又是什么?这是组...  相似文献   

14.
开展“一迎双争”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满意度和选人用人公信度,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各级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必须高度自觉地做到自身要求特别从严、制度约束特别从严、监督检查特别从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干部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部门依据党内有关法规,通过一定的方式,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察、督促的活动。当前,提到干部监督工作,部分领导干部就会认为这是对干部“挑刺”、“找茬”、“寻麻炳’,认为干部监督就是“监督干部”,就是为了查人整人,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反腐败,一只只"老虎"和一群群"苍蝇"纷纷被打下,认真分析这些"老虎"和"苍蝇"的成因,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就是组织上疏于对他们的管理和监督。"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从严"要求,不仅向我们传递出从严治吏的强烈信号,更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各级党组织务必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管理监督机制,把"三个从严"要求落到实处。一、深刻领会和把握从严治吏的重要思想,切实把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管理监督机制摆上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干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组织部门要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以从严的举措,推动形成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新常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必须在"严明纪律"上做文章。党要管党、从严治吏,要靠严明党的纪律。只有纪律严明,才能让干部步调一致,心有所向、行有所往。一是要讲政治。讲政治是对干部第一位的要求,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根"。今年,营口市以"学党章、学宪法、学讲话"为抓手,实施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8.
杨静慧 《前线》2014,(10):106-107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凸显了这一重要导向,把“落实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写入了总则,并在有关环节作出了制度安排,对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对包括党内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在内的“大监督”体系的探索。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这是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中的实际举措,对于在新的世纪顺利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一、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在党和国家建设的整个工作中,干部监督工作是完成党的任务的主要条件,是事关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干部监督是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正抚顺市新抚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从严从实管理监督干部的相关要求,坚持"从严"固本,分别从"教育培训、选任考核、问责追究、合力监督"四个方面打造管理监督干部模式"升级版",促进干部履职尽责、干事担当。从严教育"绷紧弦",思想补钙"浚泉源"。新抚区为用好思想教育"传教宝",扭住政治工作"生命线",使全区领导干部始终绷紧党性修养这根"弦",组织全区领导干部开展了"五学习、三对照、再出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