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法》名词解释休息休假休息休假是指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所享有的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休息广义上讲包括了休假。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休息则是指工作日之间为保证劳动者恢复体力、消除疲劳而停止...  相似文献   

2.
集体合同与集体谈判伍先学《劳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  相似文献   

3.
第十五讲 劳动者的民主参与栾立冰劳动者参与用人单位民主管理是宪法赋予劳动者的一项民主权利,为保障这一权利的实现,《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运》2009,(2):44-45
工资薪酬福利收入是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核心问题.也是广大职工的生存之本。《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工友》2007,(10):46-47
78.什么是带薪年休假?答: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每年享有保留原职和工资的连续休假。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规定:“确定职工休假天数时,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超过2周。”  相似文献   

6.
这笔帐应核怎样算?吴文理1995年1月1日是我国《劳动法》开始实施的第一天,这一天也是《劳动法》规定的法定休息已这一天职工放假与否,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休息权是否能得到保障。在我国最大的莹石采选企业──浙江东风莹石公司,按往年的惯例,元旦都放到春节一起...  相似文献   

7.
第四讲 集体合同刘继臣一、集体合同的概念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约、集体协议等。是工会与企业事业单位及产业部门、雇主及雇主团体之间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经协商谈判缔结的书面协议。《劳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行为,依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之间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适用本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所称专项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  相似文献   

9.
休息权是劳动者所享有的宪法权利,具有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当劳动者享有休息权时,国家负有尊重和不干预的义务;在劳动者的休息权受用人单位侵害时,国家负有保护的义务;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国家负有给付义务.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立法机关需要完善相关立法,劳动行政部门需要切实履行法定监管职责,司法解释的举证责任分配规...  相似文献   

10.
劳动法信箱     
劳动法信箱《中国工运》编辑部: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如果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内,因为劳动定额过高...  相似文献   

11.
5月8日,人社部、国务院法制办出台《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企业在保障正常生产运营情况下,日工作时间超过4小时,应保证劳动者享受不少于20分钟工间休息,而工间休息时间计入工作时间。(5月9日《新京报》)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片面追求自身利益,随意延长工作时间,不计发加班工资,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权利和身心健康。如今,人社部、国务院法制办酝酿出台规定,拟将工间休息时间计入工时,  相似文献   

12.
我对《劳动法》第33条规定中“可以”一词的理解谭荣生《劳动法》第33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本来这条规定的含义是很明确的,但是由于解释者站的角度不同;理解的结果也就...  相似文献   

13.
强化劳动法律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葫芦岛市总工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8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这是国家法律赋予各级工会组织的一项权利。由此,依法做好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认真维护职工...  相似文献   

14.
樵翁  林政兵 《工友》2007,(12):10-11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虽然,《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元月1日起实行,但是,在此之前,已经有相当多的企业早已这样做了,而且尝到了甜头!美国亨利普安在华投资企业——荆门普安阀门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第七讲 劳动安全卫生胡可明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安全卫生的管理。一、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  相似文献   

16.
《工友》2008,(3):52-52
一是规定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为防止一些用人单位恶意诉讼以拖延时间、加大劳动者维权成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仲裁环节规定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即对因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以及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等案件的裁决,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集体谈判林燕玲日本的集体谈判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干预下,制定了第一部《工会法》,该法保障日本全部职工包括公务员和国营企业职工的组织工会权、集体谈判权和罢工权。1946年11月日本颁布宪法,再次用基本法的形式确认日本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18.
劳动部关于《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一、问;1995年2月17日《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发布后,企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是否一定要每周休息两天?答:有条件企业尽可能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  相似文献   

19.
集体合同不一定要大而全本刊评论员在签订集体合同实践中,一些企业、有的部门要求一开始集体合同的内容从工时、工资、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到保险福利等无所不包,成为一个大而全的集体合同。这种认识和作法是不恰当的。《劳动法》第33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  相似文献   

20.
谭斌 《重庆工运》2009,(12):30-31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及其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因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发生的纠纷。我国1994年7月15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一条虽然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