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他曾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并从虎口中营救了周恩来 1927年3月21日,上海,晴空万里。中午12时整,随着黄埔江畔海关大钟的钟声响起,停泊在黄埔江上的轮船和附近工厂的汽笛齐鸣,上海市民总罢工、罢课、罢市开始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枪声打响了。  相似文献   

2.
共产国际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6年10月到1927年3月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长期以来 ,共产国际对这一事件的作用是人们关注而又不得而知的。1998年公布了共产国际、联共 (布 )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 ,给予研究本专题提供了重要条件。一、共产国际对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不同态度共产国际对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有着不同态度 :(一)提出配合夏超起义发动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暴动在上海要不要举行武装暴动的问题 ,维经斯基早在1926年下半年就有这一思想 ,确定借助浙江省省长夏超起义 ,在上海发动自治 ,驱逐孙传芳。9月初…  相似文献   

3.
1927年3月,英勇的上海工人阶级在以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下,总结了前两次武装起义的经验教训,经过充分而周密的准备,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一举推翻了军阀孙传芳的反动统治,占领了大上海。上海工人阶级的武装斗争,不但因其谱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而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而且作为一座精神的丰碑永远耸立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相似文献   

4.
波澜壮阔的“五卅”运动之后,上海工人阶级的组织和战斗力迅速壮大。1926年,上海资产阶级的头面人物虞洽卿由于受军阀头子孙传芳的多次打击,会集许多势力,开展反孙倒孙运动。鉴于上海敌我友三方面力量的变化和北阀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党适时提出上“上海市政归上海市民、上海自治’”的口号,并着手准备武装起义。1927年,党决定发动和领导上海工人进行第三次武装起义、为了加强对起义的领导,192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与上海区委联席会议决定,成立由陈独秀、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负责领导这次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上海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哨。1926年10月、1927年2月和3月,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响应北伐,推翻军阀政府在上海的反动统治,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起义由于条件不成熟和缺乏经验而失败。于是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去组织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周恩来当时担任中央军委书记兼江浙区委军委书记,他和江  相似文献   

6.
顾顺章,上海宝山县人,原是上海南洋烟草公司制烟厂的一个小工头,“五卅”运动后调上海市工会工作,后参加周恩来领导的上海武装起义和中央特科。1928年6月在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由于片面强调工人阶级进入领导层,顾顺章当选为中央委员。后  相似文献   

7.
在中共领导下,爆发于北伐战争期间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包含了大量巴黎公社元素。随着三次武装起义的渐次展开,中共将巴黎公社作为发动武装起义并夺取政权的"理想国"和参照物。无论是武装起义前的政治动员,民主政权的酝酿筹建还是日后的纪念回顾,都可以看到巴黎公社的影响。上海市民政府的创设,是大革命时期中共争夺革命领导权进而构建巴黎公社式政权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日后中共独立领导土地革命并正式开启苏维埃运动的一次预演。  相似文献   

8.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3):F0002-F0002
位于上海市中山南路1551号的三山会馆,是唯一保存完好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遗址。  相似文献   

9.
1949年1月,全国解放已成定局,蒋介石仍想挽回败局,孤注一掷,派联勤部视察员张权中将守护淞沪。是年4月,我第三野战军发起了淞沪战役。此时深明大义的张权意欲效张学良之法,弃暗投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为了迎接解放大军进城,于是策划活捉蒋介石父子,以组织市区的大型武装起义,并任命张权为这次武装起义的总指挥。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彪晓红  杨飞 《党史纵览》2007,(12):36-38
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取得胜利,陈独秀功不可没.他在深刻总结前两次起义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起义的组织、武装准备、领导权、统一战线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思想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是起义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他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表现出的对党和革命极端负责,以及无私奉献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斗争。随着起义胜利而建立的上海市民政府,是第一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首、联合各阶级各阶层的统一战线的政权机关。然而,从1926年7月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要求各地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建立地方人民政府,中共上海区委提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争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郭德贤是1949年"11.27"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她命运多舛,道路坎坷,仍始终坚守党的信仰,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忍痛告别亲人郭德贤,又名郭羽白、郭淑贤,1924年9月出生于重庆云阳一个地主兼工商业家庭。1936年,郭德贤在上海读书的哥哥回到家乡,联络进步老师筹划武装起义,她的家成了武装起义的秘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解放后,特别是1950年2月6日,国民党空军对上海进行大规模轰炸以后,上海军民在陈毅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保卫上海领空的战斗。在这场斗争中,锻炼了解放军第一批高射炮兵部队,训练和装备了解放军第一个航空兵旅,建立了解放军第一个雷达营、第一个对空监视哨营和第一个探照灯团,夺得了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制空权,保护了上海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  相似文献   

14.
191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不几天,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将准备了近一年的武装起义,突然于半天之]司取消了,并且结束了地下军的活动。这是怎么回事?上海组建地下军,准备实行武装起义里应外合配合新四军占领上海的决定,是1944年下半年定下来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人1914年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德、日的失败已指日可待。面对这样的情况,毛泽东干1944年4月在延安的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曾说:“我们要准备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把日寇打出中国去。为使我党能够担负这种责任……就要注意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工作,要把城市工作和根据地工作提…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阶级英勇地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一并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胜利后仅20余天,工人纠察队就被迫缴械,并被淹没在血泊里,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蒋介石为发动反革命政变做了充分的准备。蒋介石是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的右派,随着北伐军进军江浙,蒋介石的反动面目也越来越暴露了。为了进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在军事上、组织上、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6.
何立波 《湘潮》2012,(4):31-33
罗亦农是中共早期的一位著名领袖。他曾参与领导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曾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局主任,是当时最年轻的政治局常委。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6,(6)
正梅兰芳迎接共产党解放上海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清晨,梅兰芳走在上海建国东路上,见许多解放军战士露宿街头,解放军纪律严明的情景让他感慨万千,回家后他对家人说:"共产党的军队确实解放了上海,纪律好极了。"31日,一场欢迎和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义演在上海南京大戏院举行,承担此次演出的主要是梅兰芳剧团。第一天演出结束  相似文献   

18.
8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了工人武装起义,胜利后选举产生了工人阶级领导的、有社会各界广泛参加的市民政府。这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雏形,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的执政意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在党史长河中,党领导的广东工农武装起义(1927年4月至1928年6月),是冲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股洪波巨浪。整个起义由1927年夏季讨蒋起义、接应南昌起义军南下的秋收起义、以广州起义为中心的各地武装起义和1928年初的年关暴动四次全省规模的武装起义组成。它具有发生的时间早、规模大、范围广、次数多、持续的时间长(共涉及50多个县,大小武装起义150多次)等特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页绚丽篇章。然而,对于这些武装起义的情况,过  相似文献   

20.
位于上海市山阴路69弄90号。1926年,中央党校设该处。1927年,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联络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陈延年奉中共指示,来沪接任江浙区委书记,在该处设立办公机关,底层作会客室,二楼作会议室,三楼为地下交通员住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