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88,(31)
一本为农民企业家立传的大型画册——《当代中国农民企业家》最近由《瞭望》周刊社编辑出版问世。用这样的特辑和画册形式宣传农民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及其经营之道,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八十年代崛起的农民企业家是我国经济改革产生的一代风云人物,他们是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涌现出来的能人,又推动农村商品经  相似文献   

2.
刘仰东 《民主》2013,(11):49-52
1936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西安事变、鲁迅逝世,等等。《中国的一日》大型征文活动,也是发生在这一年并为后人一再提到的事情。事实上,类似的征文活动并非"史无前例",也并非"后无来者",它能在历史上留下较重的一笔,与时代背景、发起者的创意、编辑者的劳动,都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2004年5月,上海作家叶辛的电视体长篇小说《商贾将军》问世。叶辛曾经因知青题材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和《孽债》,以及由这两部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而驰名文坛。2004年3 月,他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又推出新作长篇小说《华都》。其实,他的文学作品很多,有如百花园里的繁花,各具姿彩罢了。笔者案头的这部《商贾将军》,便有一种特殊的意义:书中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正1920年8月15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份面向工人群众的刊物——《劳动界》。这份每隔一周出版的刊物既向上海各界的工人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又注重把握工人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以通俗生动的语言提高了工人们的政治觉悟。笔者摘选了1920至1921年间刊载于《劳动界》的四篇关于宣传动员及正式成立工会组织的文章,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的革命工会的认识。陈独秀在1920年8月22日出版的《劳动界》第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黄菊同志为即将出版的《上海工运志》写的序言。征得《上海工运志》编辑部的同意,先在我刊发表。我们谨表谢意。黄菊同志高度赞扬了上海工人阶级的光辉业绩,并号召上海工人阶级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积极进取,开拓前进,为实现上海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历史贡献。这是对上海广大职工的极大鼓舞。本文标题是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6.
为隆重纪念民革成立五十周年,中央决定编辑出版《民革五十年画册》。这本画册的内容和编排将参照《民革四十年画册》的作法,即先通过介绍民革的酝酿成立过程和历次代表大  相似文献   

7.
舒展 《民主》2002,(12)
中国文艺作品中,像《上海沧桑》这样写民族资本家家族史,从晚清、民国、新中国直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用上百年的时间跨度,把六代人的命运艺术地展现出来,我看是不多的。它与上海史及其工贸发展史的背景结合得较为自然,人物刻画颇具胆识和慧眼。《沧》剧在情节推进、人物典型化与个性化以及细节的选择上,我看走的是与《白鹿原》、《大宅门》等作品一个路子  相似文献   

8.
一月八日下午,在北京曹禺的寓所,我们同这位驰名中外的剧作家,交谈了话剧《日出》改编为电影的经过情形。曹禺娓娓而谈,两个多小时如同一瞬。 《日出》从问世迄今,已在话剧舞台上活跃了半个世纪。它以对旧社会的深刻揭露所产生的悲剧力量,打动了中国几代读者和观众。今天,历史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不论老年人,还是青年人,看  相似文献   

9.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一个纲领。他们用两个月时间,用德文写成《共产党宣言》(下简称《宣言》)。这部科学社会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是由伦敦德国工人教育协会出资,协会印刷厂刊印。2月18——19日开始付排,2月23日前出版,共印几百册,部分发给协会会员。此时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在随后的几个星期  相似文献   

10.
文苏 《瞭望》1989,(39)
在新中国诞生40周年前夕,文物出版社重新出版由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的《纪念毛泽东》、《纪念周恩来》、《纪念刘少奇》、《纪念朱德》四本大型历史画册,向读者再现了这四位新中国缔造者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一生,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历史画册有着单用文字表述的书籍难以替代的特有的吸引力。这是真实、  相似文献   

11.
于继增 《各界》2011,(11):81-82
《一日一谈》是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杰出教育家马相伯先生晚年评论国内外时事,回忆其从政、外交、办学、读l史的随笔短论集。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宗教等问题,莫不有所涉及;更主要的则足老人援笔亲历的清末掌故,民国轶闻,霞大变革,政要交往等,为后人留下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堪称是近代中国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狐鬼小说多。它们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代表,故事连篇,文采华焕;一种则以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下称《阅微》)为代表,串成笔记,叙事简洁。一般大都看重《聊斋》,不大齿及《阅微》;尽管也曾有少数人认为《阅微》文笔清畅质切,在《聊斋》之上。其实这种轩轾都是不确切的,因为它们走的是两条路子,各具特点,互有千秋。《聊斋》走的是小说的路子,《阅微》呢,却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的古代寓言集。  相似文献   

13.
晋仁 《民主》2015,(1):49
<正>1945年,上海爱国民主运动风起云涌、蓬勃发展,一批代表人民正义呼声的进步刊物大量创刊发行。其中唐弢、柯灵主编的《周报》与郑振铎主编的《民主》这两个刊物,以其创刊早、发行量大、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而受到欢迎。马叙伦是这两个刊物的热心支持者和主要撰稿人。同时,在这两个刊物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如周建人、林汉达、许广平、李平心、傅雷、严景耀、董秋  相似文献   

14.
2002年9月24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修改后的《上海市工会条例》,并将在明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本市立法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修改后的《上海市工会条例》充分体现上海特色,努力突出依法维权,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点。一、修改《上海市工会条例》的必要性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  相似文献   

15.
1992年1月1日,对于《文汇报》这张“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日报来说,是个重要日子。从这一天起,它扩大版面,由原来的每天出4个版一大张,改为每天出8个版两大张。 翻开这份扩版后的报纸,人们不难发现,它的一至四版全为新闻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9)
上海《时报》是由维新派人士狄楚青创办的一份综合性的大型日报,与《申报》《新闻报》并称为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三大报。自1904年6月12日创办,直至1939年停办,在这三十五年的时间中,《时报》在旧时上海民众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代报刊作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史料,已引起学术界广泛的重视,然而与《申报》或《新闻报》的研究现状相比较而言,《时报》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沃土。依笔者目前可检阅到的研究成果分析,主要集中于历史、新闻及文学领域,而尤以新闻学领域见长,史学及文学领域则相对欠缺,众多角度及史料亟待我们挖掘与发现。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工会干部学习工会理论、提高实务操作能力的迫切需要,根据上海市总工会的要求,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组织编写的《上海工会干部培训教程》,近日出版发行。《教程》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豪作序,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院长傅  相似文献   

18.
“谁是抓捕‘四人帮’的首倡者”,是中国当代史上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叶剑英在1976))一书问世以后,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两种说法:一说是叶剑英“有意识地主动接近华国锋,逐渐说服了处于犹豫不决、彷徨不定的华国锋,  相似文献   

19.
胡登良 《党政论坛》2014,(21):58-59
《公务员培训研究》,2014年7月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刚一问世,就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近日,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公务员培训研究中心召开出版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高度评价。现将与会者的意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研究》2021,(2):F0003-F0003
《毛泽东自传》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7月来到陕北访问三个月后写的《西行漫记》一书中的一部分。据1937年11月8日上海黎明书局发行单行本《毛泽东自传》广告“本书是毛泽东先生亲向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氏的口述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原文在亚细亚杂志上分四期发表,经本社译出并在《战时旬刊》中连续刊出。”该书记述了毛泽东同志从诞生至革命早期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脉络,从不同侧面展现毛泽东的人生历程与领袖风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