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规划了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目标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资源环境保护体系,主题是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基本对策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核心目标是建立节约资源的经济体系,科技支撑是绿色科技。六年来,《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张艳 《学习月刊》2010,(6):10-10
所谓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指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所实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良性永久性。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光明前途所在。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相似文献   

3.
陈树裕 《唯实》2005,(6):39-41
苏州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之一,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人口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构成了苏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一、人口可持续发展及其措施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苏州作为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很重要的一条是必须走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发展道路。因此,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尤其是提高人口的智力素质,是促进苏州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  相似文献   

4.
传媒     
《求是》2006年第22期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经济效益”的“两高一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两低一高”模式;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增效的“绿色经济”;从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生态侵略型经济”,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型经济”转变;通过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从“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应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非传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是重组社会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在新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新引擎,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重大机遇,能够让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同时,数字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备独特优势,数字经济能够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协调性、人民性、系统性、世界性。在实现数字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平衡共享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统筹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把握活力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在数字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中,要做到发展共享经济,推动建设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调节收入分配,推动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构建数字文明,推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现代化;“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路径;经济结构调整、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是保证现代化目标实现的三大基本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7.
马文清 《世纪桥》2012,(3):56-57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明确指出,在2050年前后,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中国能否如期、不降低标准地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搞好农业现代化建设,走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困境尤其是制度困境,对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建成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制度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冲破这些困境的路径选择,以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潘妍妍 《理论学刊》2020,(5):102-110
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需要守正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求真务实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内核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是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扬弃;其理论创新继承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学习与发展,并对西方经济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借鉴吸收;其实践创新经验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从思想溯源和实践观察的视角凝练和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开创性成就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启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探求经济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从而为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创造了良好契机。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每年平均9.8%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了强劲势头。但是自从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各种深层次因素日益显现出来。为了兼顾当代和后代利益,中国在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社会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当前,深入研究和领会可持续发展思想并在实践中贯彻实施,对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研究成果做一番梳理与简略的述评,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