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国庆 《廉政瞭望》2010,(19):59-60
没有人否认,伊拉克战争的进退,与经济有关。尽管之前的布什政府羞羞答答,但格林斯潘却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公开的秘密:伊拉克战争是一场能源战争。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勇敢小孩,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乱世:新世界中的冒险》中大胆揭露了美国发动伊战的根本原因:石油。  相似文献   

2.
<正>没有人否认,伊拉克战争的进退,与经济有关。尽管之前的布什政府羞羞答答,但格林斯潘却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公开的秘密:伊拉克战争是一场能源战争。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勇敢小孩,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乱世:新世界中的冒险》中大胆揭露了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大选虽成功举行,但伊国内局势并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2005年1月30日,备受世人瞩目的伊拉克大选如期举行,这是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举行的首次多党选举。此次选举在法律程序上和技术环节上都经过了充分和严密的准备,同时有联合国及多个国家的观察团监督。伊拉克约有846万选民参加了投票,投票率约60%。结果显示,由什叶派宗教领袖西斯塔尼支持的政党联盟“伊拉克团结联盟”在大选中获得了407.5万张选票,得票率约48%,位居各参选党派之首。位居第二的是库尔德政党联盟,获得217.5万张选票,得票率超过25%。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  相似文献   

4.
杨艳新 《党课》2011,(21):81-83
今年9月15日,叙利亚境外反对派宣布成立全国委员会,计划分三阶段进行革命:政权更迭、过渡时期和未来政治道路。与此同时,美欧等西方国家也达成共识,力主联手推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如今,叙利亚内外局势的变化已成为中东乱局中最令人瞩目的焦点。其未来政局将如何发展,着实令国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5.
台海局势与中美关系走向雨峰最近国际形势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大陆、台湾和美国3月份期间在台海区域的激烈冲突和较量。此次三方之间斗争的特点、背景、影响及今后三方关系将如何发展,特别是中美关系走向何方,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政府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台海紧...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安理会6月8日通过的第1546号决议规定,美英在6月30日之前解散联军临时管理当局,结束对伊占领,将全部主权归还伊拉克。决议承认伊拉克临时政府为伊合法政府,该政府将在6月30日之前接收管理伊拉克的全部责任和权力。此外,新决议还规定了联合国在伊重建进程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随着这份能体现“主权在伊、伊人治伊”政治原则的决议获得安理会一致通过,特别是随着美英提前于6月28日匆忙向伊归还主权,由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而造成的联合国权威的减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从战前安理会通过第1441号决议决定对伊实行核查,到美英撇开联合…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伊拉克战争进程的向前推进,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开始凸现出来。尽管战争本身的悬念仍有不少,但最大的问题依然是未来伊拉克国家体制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18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在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发表题为“转型外交”的重要演讲。赖斯在讲话中说,由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疾病、贩卖人口和毒品等全球性威胁的出现,美国需要采取新型外交战略,即转型外交。所谓转型外交,就是美国要和位于世界各地的伙伴国一起努力,“支持每个国家、每种文化中民主运动和民主机制的发展,最终实现结束世界上的暴政的目标”。其实这所谓的“转型外交”还是美国对别国软硬兼施的惯用手法。从赖斯的讲话内容来看,美国外交的根本意图是要力图破除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大选2005年1月30日如期举行。2月17日,伊拉克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大选最终结果。在这次投票率高达59%的大选中,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的“伊拉克团结联盟”获过渡议会275个席位中的140席,库尔德政党联盟获75席,现任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民族和谐组织”获40席,成为未来伊拉克过渡议会中的三大政治力量。萨达姆时期处于政权核心地位的逊尼派穆斯林,因抵制大选而失去了应有的政治优势,一些分散的参选逊尼派党派只获得过渡议会中的寥寥数席。一个以什叶派为核心的伊拉克政权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要攻打伊拉克的声浪可谓甚嚣尘上。美国总统布什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和“采用一切手段”来推翻萨达姆政权。布什认为只有伊拉克变更了政权,“世界才会更安全、更和平”。 从布什上台前后的各种表态和公开讲话可以看出,推翻萨达姆政权是布什的既定方针和国策。特别是他在今年初的《国情咨文》中将伊拉克列入“邪恶轴心”之一,其铲除萨达姆的决心和用意更是昭然若揭。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也不避讳他们在中东地区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11.
相煎太急:一周内两次打击8月 9日中午 12点 30分左右,伊拉克南 部上空突然响起了可怕的防空警报。正准备吃 午饭的当地人抬头望望天空,知道美国佬的飞 机又要来了。果然,不一会儿,蓝蓝的天空上出 现了50多架飞机,黑压压一片。它们在空中盘 旋了一会儿后,对准3个防空基地投下了大批 炸弹,在墙倒房塌、烟尘四起之际,飞机扬长而 去。 事后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声称,此次被炸的 目标是伊拉克的一个军事通讯中心、一个地对 空导弹发射基地和一个远程雷达站。美国人没 说伊拉克的伤亡人数,但伊拉克官方随即补上: 这次空袭造成1…  相似文献   

12.
以美英为首的几个国家,打着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推翻萨达姆政权、还伊位克人民以自由民主的旗号,绕开联合国安理会,不顾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从今年3月20日起,悍然对伊动武.  相似文献   

13.
贾自欣 《党课》2014,(22):54-59
今年6月以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英文缩写为“ISIL”)在伊拉克和叙伊边境攻城略地,导致本就复杂的伊拉克局势迅速失控,进而使美国的伊拉克政策乃至中东政策面临巨大挑战。事实上,此次“ISIL”引发的危机,恰恰是美国近年来搅局中东、政策失当的恶果。从目前形势判断,奥巴马政府根本无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美国的中东政策正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拉克局势持续动荡不安。从2004年夏至2005年初,先后发生两起中国公民在伊拉克被劫持,即震惊中外的“人质事件”,一次发生在2004年4月11日,7位中国公民在由约旦赴巴格达途中,  相似文献   

15.
和平 《探索》2004,(5):52-55
挟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胜利的余威,美国鹰派政治家想将世界变成"美国的世界".然而,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全球化趋势必然将美国变成"世界的美国".  相似文献   

16.
最近,美国占领军在伊拉克频繁遭到武装袭击,自杀性爆炸频发,死伤人数不断攀升。同时,联合国驻巴格达办事处和什叶派纳杰夫清真寺挨炸,恐怖主义活动加剧。这一切使美国感到严重不安。美国原来估计,战后在伊拉克只需派驻6万军队就足以完成维和行动。现在,美国在伊拉克有驻军13.9万人,仍捉襟见肘。鉴于袭扰和暴力活动不断增加,美国要不要向伊拉克增兵,在国会与政府之间引发激烈争论。最近,由美国广播公司和《华盛顿邮报》联合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70%的美国人害怕美国卷入一场长期的、代价高昂的伊拉克维和行动。因此,美国政府之所以坚持暂…  相似文献   

17.
徐占伟 《党课》2010,(19):89-91
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演讲,正式宣告结束在伊拉克长达七年半的战斗任务,将安保任务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后续战略由“武”转“文”。美军疲惫、无奈而尴尬地转身离去,留给伊拉克的只有不断的爆炸、穷困的生活以及日益绝望的年轻一代。“后美军时代”的伊拉克局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党史文汇》2003,(7):46-47
我一向对“爱”字很谨慎,而且是很怀疑的。“让世界充满爱”,这种歌已经唱了多年。可也怪,这世界不仅没有被爱所充满,反而填充了很多的“恨”。“恨”多了,用“爱”的挽歌去消解,结果并不济事。在国际舞台上,有的国家粉墨登场、全身披挂,背后的靠旗上就写的是“博爱”、“人权”、“平等”、“自由”等字样,可手里分明拿的是刀。在阵阵“哇呀呀”的“爱”的怪叫声中,别国被唱落马下,领导被抓去受审,政权被颠覆,人民被奴役,财富被掠夺。可见这里充满的全然不是什么爱。国内情况也不见得怎么美妙。鲁迅先生从封建礼教的字里行间看出“吃人”二…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6):118-120
伊拉克战争以来,位于伊拉克南部的古城巴比伦遗址的命运就一直备受关注。战争不仅给许多古迹带来了灭顶之灾,还给盗墓者以可乘之机。巴比伦文明守护之神的诅咒,让盗墓者闻风丧胆,一尊古老的神像,引发了一连串诡异的死亡事件,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美国纽约大学全球事务中心提出新论,称伊拉克必须采用独裁制度,才能挽救伊拉克。对一直高调进行伊拉克“民主改造”的布什政府来说,这种提法确实颇具讽刺意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式民主在伊拉克已经走入死胡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