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能否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并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经验教训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反思建国后的历史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获得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它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科学概括国情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出发点。反思历史、坚持辩证唯物论,首先要弄清我国现阶段的国情。陈云同志指出:“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赵紫阳同志也指出:“总结过去的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老是犯‘左’的错误,搞冒进,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探索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上出现过很多曲折,有其复杂的思想理论原因和社会历史原因。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一些展望,对于我们今后发展民主政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认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手段还是目的?建设什么样的民主政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思路杨振龙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也是全党今后努力奋斗的目标,这一点我们决不应该有丝毫的动摇。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是一个封建专制统治影响很深的国家;从现实来看,...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2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进行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但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无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齐头并进。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民主进程的步伐,1987年11月,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正式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事议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要牢牢遵循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稳妥地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它在党的重要文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和目标,并将其载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阐明了依法治国的具体含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显而易见,十五大的这些重要阐述必定大大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五大上,正式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完善,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一、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在党的领导下,“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理论与实践上,确立了党从主要依靠政策到主要依…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果。对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关于我国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所取得伟大成果作一番回顾和思考,既是对三中全会胜利召开20年的纪念,同时对于继续坚持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我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既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也是我们党总结汲取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后,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结果。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其基本内容以及个人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近年来,人们更加关心民主建设,希望在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这些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的表现。但是,也有少数人受错误思潮的影响,把民主看成是绝对的、抽象的、至高无上的;认为发扬民主就是不受任何约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强调纪律,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发扬民主。有人甚至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社会主义国家更民主、更自由、崇拜西方的民主制度。怎样正确认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革命党”、“建设党”的提法理论上有悖于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政治上未能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再重申的重要论断保持一致,实践上无助于人们客观、清醒地认识和对待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要求我们,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要实现这一要求,固然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精神文明发展的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一、民主政治与精神文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民主和集中的统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两方面内容的…  相似文献   

14.
钟虢 《求知》2002,(11):59-6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愈加迫切。加深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在新的历史阶段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理论,是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对我国国情再认识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列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搞清生产力标准在我国的新发展以及这种发展的重大意义,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和自觉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我国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步入了新境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重新回顾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总结这一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积累的基本经验,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启迪。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大会同时还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10年“文革”的经验教训,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问题,这标志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李国旗  尤月城 《求知》2007,(12):17-18
“法治精神”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一个新提法、新概念,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的又一次理论深化。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一要求.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平均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敌。自从十月革命胜利后,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管理中都犯过平均主义的错误,“大锅饭”、“铁饭碗”一度成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同义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革除平均主义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真正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使社会富有活力和充满生机。但是,有人却把经济改革的一系列正确的政策看成是对社会主义平等原则的背弃,这就需要从理论上、认识上分清社会主义平等和平均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无疑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设计规划者。从1978年12月以来,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问题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指...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历史上,有两次重要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十分相似,这就是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本文拟将这两次会议作一番比较,以加深对这两次会议重要性的认识。一、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党史上的伟大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上的伟大转折点纵观民主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