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策》中的经典之篇“触龙说赵太后”脍炙人口,经久不衰。文章反对“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力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同时还描绘了一个“擅长思想工作,化干戈为玉帛”的栩栩如生形象。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80后”成长在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之快,生存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多样及独立,都是上一代人难以企及的。——上海赵霞岂能如此淘汰“中国龙”江苏蔡莹一直都以“龙的传人”自诩,忽然间听到“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这样的消息,感到莫名的失落。据说是因为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而“龙”的形象又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深厚积淀,而“龙”的形象在中国民族文化中也已经根深蒂固的。难道仅仅因为外国…  相似文献   

3.
试析苗族的龙崇拜及其造型艺术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龙图腾是苗族主图腾,龙崇拜是苗族祖先崇拜的主要反映,分析了苗族龙 文化中浓郁的农业意象和生殖意象,并指出苗族龙的造型艺术经过了“娱神—娱己—娱人”的嬗变 模式。  相似文献   

4.
龙腾虎跃话濮阳邓树林濮阳市中心广场。中国发现了“龙”在中国,对龙的尊崇超过了任何一种动物。这种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以致在封建时代龙被用作帝王的象征。而中国最古的龙的形象,是在濮阳发现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龙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是中国最为神圣的动物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流最为久远、延续时间最长的的文化现象之一,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之一。龙文化主要具有六方面的特征:悠久性与延续性、多元性、政治性、多样性、地区性和民族性、综合性。从层次上来看,中国龙可分为生物龙、文化龙、政治龙、艺术龙、宫廷龙、民间龙、儒教龙、道教龙和佛教龙等。  相似文献   

6.
龙与年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云 《思想战线》2000,26(5):111-114
中国龙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这是其他国家的龙所没有的.中国龙文化的政治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认为龙与帝王特殊的关系,帝王被视为真龙天子;二是龙被视为帝王的象征,有种种禁忌;三是表现在年号上,不少帝王喜用带有"龙”字的年号,历史上共有带"龙”字的14个年号.  相似文献   

7.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在这瑞雪纷飞的日子里,今日中国论坛杂志伴随着“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强音诞生了。此时,中国龙正满载着2004年的辉煌,向新的一年飞驰!  相似文献   

8.
李杜齐名     
吾三省 《新东方》2000,(4):75-75
“龙”这一中国人心目中神奇的意象起源于何处?为什么在不同地域发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龙文物”形象各异,有的像马、像牛、像熊,有的像猪、像蛇、像鳄?  相似文献   

9.
龙年说龙     
赵书 《北京观察》2012,(2):70-72
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审美观点的集中表现,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过五大阶段:第一阶段:有语无文,本源为雷,“出身”神圣。  相似文献   

10.
《清华法学》第一辑至第九辑依次排列在案头的三层书架上,色泽如铭刻青史的磬石,纹样似编织金秀的锦绣,风“虎”云“龙”,若干“符号”,正体现了中国文明的恢宏气象。——艰难,坚持而坚韧,尽责方尽善,《清华法学》终于“初九”了。在文武先贤、宋明先哲心目中,“初九”的意象深沉而深远。然而“坚持而坚韧,尽责方尽善”的意味对照这自第一辑至第九辑的《清华法学》却也不难品出。母校清华因梁任公的言说,而确定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校训,用乾坤之道来为《清华法学》第九辑做一个尾注,四海方家当宽恕小子的放肆大胆。  相似文献   

11.
龙邱山考     
龙邱山位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东营村西北隅,山上庙宇应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供奉碧霞元君是其中心功能,在龙王庙祈求风调雨顺是其直接功能。龙邱山是一处与“龙”有关的神奇之地,山名原用“丘”字,清朝雍正年间因避讳孔子之名改用此“邱”字,此“邱”属正体字范畴,故龙邱山标准用字是“龙邱”。  相似文献   

12.
《山东人大工作》2008,(1):F0002-F0002
龙太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重要的速冻食品生产出口基地,全国首批“出口食品农产船免验企业”。下辖32个合资和全资子公司,员工20000多人,有总资产25亿元。先后跻身“中国企业1000大”、“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围肉类食品行业50强”行列。“LONGDA(龙大)”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龙大牌低温肉制品、龙大牌鲜冻分割猪肉、龙大牌粉丝为“中国名牌”产品。龙大品牌被认定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07,(4):64-64
1月31日下午。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识”。获奖标识由汉字“文”、龙、长城等元素构成;草书的“文”字,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表达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涵义;龙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亲切感.也易于传播.动态的龙表明动员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长城的造型。代表了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表达通过“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达到保护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中国论坛》2008,(1):87-87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据测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壳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  相似文献   

15.
崔树华 《前沿》2014,(1):232-234
本文根据考古发现,探索龙的形象定型前所经历的发展轨迹,寻找出龙的形象的最初起源。说明包括辽河流域在内的燕山南北的北方草原地带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组成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6.
郑永 《台声》1999,(12)
“图腾”是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被用作本氏族的标志。对中华民族来讲,影响范围最大、影响程度最深的图腾就要说是“龙”了。“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身上有鳞,头上有角,能走能飞,还能兴云降雨。也正因为龙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所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龙也逐渐成为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封建是权的象征。它的形象也逐渐成为了张牙舞爪。虎视眈眈的帝王龙形象。那么,中华民族为何要以龙作为自己的古老图腾?这种高翔云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帝王龙形象是否就…  相似文献   

17.
长兴龙村多     
长兴,披天目,襟太湖,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洪涝灾害频发之乡。勤劳智慧的长兴人民在战胜各种天灾人祸中,创造了丰富的龙文化。其中“百叶龙”三上北京两进中南海表演,成为“中国龙”的代表形象。全县有36个以“龙”命名的山水洞村  相似文献   

18.
肖卓 《思想战线》2000,26(5):115-117
神话中的龙分生物性的龙与作为神祗的龙,而龙崇拜与饲龙之俗都为卜辞材料所证实.神话中的龙伯国或与卜辞中的龙方有关,视两龙交尾为不祥,神话与卜辞又相契合.因此可以说,神话并非人类头脑中的空想,神话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龙的起源也如此.  相似文献   

19.
在浩若烟海的中国文化古籍中 ,有许多关于蛇的文史记载和神话传说。在古人的眼中 ,蛇不但可以“游雾吐云” ,还可以“配龙化蛟”。在汉族的十二生肖中 ,蛇排在第六位 ,凡是巳年出生的人都是属蛇的。然而 ,许多人并不说自己属蛇 ,而说属小龙。以小龙代蛇 ,多少有点“攀龙附凤”的意思 ,但其最重要的是蛇与龙形象相似 ,龙的形象躯干部分主要取诸蛇的缘故。中国的蛇文化是丰富的 ,古代先民不仅有“画蛇添足”的寓言 ,也有“打草惊蛇”的成语 ,人们用“杯弓蛇影”喻虚惊一场 ,用“拨草寻蛇”指无事生非 ,特别是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 ,蛇不但恩怨相…  相似文献   

20.
龙年说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臻 《两岸关系》2000,(2):56-58
2000年被中国和欧美诸国视为21世纪的开端,被日本等国视为20世纪之末。开端也罢,末尾也罢,总之是个特别的整年头,于是有了“新千年”的世界性话题。对于中国人来说,2000年更多一层意思,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即龙年。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