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贺艳  付婕 《中国审判》2013,(7):52-53
<正>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激增,交通事故案件逐年攀升。为了破解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调解难、理赔难、执行难等问题,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于2012年4月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入驻交警大队的道路交通专业法庭。借助行政资源、司法资源、社会资源,依靠"三调联动"工作模式,江汉法院实现了交通事故案件的高效处理,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司法公信力。2012年共审结交通事故案件846件,同比上升97.3%,调撤率达到98%,服判息诉率达到99%,无一上访。2012年底,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张卓立副院长到江汉法院道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会同自治区检察院、法院、司法厅、保监局等部门在玉林市召开创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处置现场会.近年来,广西积极创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三调合一"的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机制,并在交通事故理赔上实行"一站式"服务,着力化解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仪征市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交调委)自2009年9月成立以来,积极创新思路,采取各项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公正的调解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信任,实现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零激化。——重大疑难纠纷采取"会诊制",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公正交调委在遇到疑难复杂纠纷时,请法院、公安和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以下简称市矛调中心)等单位参与"会诊",充分发挥各  相似文献   

4.
朱振安 《中国审判》2012,(3):98-101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法院受理的该类案件数量也日益增多。为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效能,绍兴市各基层法院自1999年以来做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从设立"交通巡回法庭"到"常驻式交通事故法庭",走出了一条以调解结案为主要方式、法院法律服务前移为特征的快速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医学杂志》2021,(2):187-187
为进一步推进诉源治理,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推进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结合实际,经法院、公安、银保监和司法行政等部门共同研究。2021年1月18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南省公安厅,湖南省司法厅,湖南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试行)》《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情形损害赔偿责任比例(试行)》的通知(湘高法发[2021]2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日益普及以及非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逐年增多。为方便当事人诉讼,简化诉讼程序,妥善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宝应县人民法院驻县交警队交通巡回法庭积极探索运用"诉调对接"机制,化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该机制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化解民间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效果,为确保辖区交通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本文通过调研,谈谈应用"诉调对接"机制化解交通事故纠纷的经验总结及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各地法院和公安交警部门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存在处理时间过长、当事人财物损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赔偿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安局推荐,报经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公安厅批准,决定在交通事故多发地的雅安市雨城区对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处理工作进行改革试点。为此,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公安厅作出了《关于在雅安市雨城区进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工作改革试点的批复》,雅安市雨城区法院据此开始了近6个月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注重知识产权案件的调解工作,把调解作为平衡权利人、被控侵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途径。2010年,该庭二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撤率达到89.1%,比2009年提高了30%。全区法院2010年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撤率达到  相似文献   

9.
《法律与生活》2013,(2):60-60
据统计,2011年全国法院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审案件74.4万余件。仅2012年上半年,案件数量就达到了40.3万余件。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已经成为全国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数量增幅较快、处理难度较大的案件类型。  相似文献   

10.
《法制与社会》2013,(35):73-74
长期以来,乐清市道路交通事故量居高不下。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损害赔偿诉讼纠纷也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好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成为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乐清市人民法院组成专门调研组,对2009年至2012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以下简称道赔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如何化解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提出建议和时策。  相似文献   

11.
吴玲 《江淮法治》2013,(17):40-40
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一厂区发生货车撞死小女孩事故,交警部门认定属非道路交通事故。这引起了广大市民对小区交通事故的关注。小区里的路被排除在《道路交通安全法》所定义的"道路"之外,非道路交通事故如何处理,是否会变成一个难题?南宁一律师称,小区里的非道路交通事故,虽然出事后有解决的途径,但法律更应注重"防患于未然"。这确实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笔者原在交通部门工作几十年,对此深有体会。机动车辆在小区、社区、厂区等发生的交通事故,只要没有死人,一般情况下,报警了也是你急他不急,有关部门总是不当一回事,因为这不牵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1月15~16日,受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委托,由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国标")起草小组邀请公安、法院、保险、司法、大学、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了公安部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部标")有关问题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就"部标" 颁布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如何修改提出了建议. 各位专家学者的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见解深刻,对作好"国标"的起草和日常伤残评定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20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5284件,其中,一审案件527件,二审案件4757件;审结各类著作权纠纷案件6378件,其中,一审案件397件,二审案件5981件。审结案件中调撤案件1049件,调撤率为16,45%。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较好地完成全年著作权案件审判工作,有力保障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现选取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向大家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在交通事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最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就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现将如何对交通事故责任方进行定责,及其因果关系的理论做出相应的研究与分析,并对当事人的责任与交通事故的责任进行双项分析。交通肇事的原因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对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只是对人的原因的考察和分析。从约定俗成的角度来看,在目前的交通事故处理责任界定中继续使用交通事故责任这一概念,不影响事故处理和法院责任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代小静 《法制与社会》2012,(27):276-277
基层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适用调解机制,具有快速、及时、高效、便捷的优势,不仅可以及时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而且符合法院审判价值,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分析交通事故案件逐年增长以及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现状,提出了交通事故案件适用调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基层法院处理交通事故案件的多年司法实践,总结交通事故案件调解工作经验.通过剖析基层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适用调解机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基层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适用调解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 0 0 2年第 5期刊登的“周庆安诉王家元、李淑荣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 ,法院一、二审判决理由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从剖析周某 2 0 %的损失是否应得到救济入手 ,深入探讨了紧急避险之责任及其责任承担形式 ;并利用民法学有关侵权法的基本原理 ,剖析了多人同时侵权的概念 ,阐述了古罗马法“不幸总是落在被击中者的头上”原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已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引入"人民调解"机制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便民利民的一项新的举措。笔者所在的侯马市公证处从二O一二年六月起介入道路交通事故调解活动以来,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后,我们一致认为,公证介入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将有利于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中的损伤部位与伤残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中活体损伤案例 ,损伤部位、伤残率、伤残程度之间关系。收集 1997年~ 1999年间武汉地区道路交通事故中活体损伤案例 35 47例 ,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1792例损伤被评残 ( 5 0 5 2 % ) ,伤残评定率最高的部位为周围神经损伤和耳外伤 ,分别为 90 0 0 % ,83 30 %。最低为躯干及四肢软组织损伤 ( 17 5 2 % )。伤残程度评定中Ⅸ~Ⅹ级和Ⅰ~Ⅴ级伤残评定率分别为 78 74%和 4 41%。伤残评定率与损伤部位的发生并不一致 ,伤后治疗效果直接影响伤残评定。伤残程度以Ⅸ~Ⅹ级最多 ,各部位损伤均可见 ,Ⅰ~Ⅴ级伤残较少 ,Ⅰ级伤残仅见于颅脑和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9.
《法庭内外》2011,(7):55-55
为保障本市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市交管局近年来大力推行《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建议发生轻微交通事故的机动车双方尽快协商签订赔偿协议并撤离事故现场,恢复道路畅通。丰台区法院经调研发现,三大原因导致交通事故虽经快速处理协议书处理,但由此引发的民事赔偿纠纷仍大量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黄某,女,52岁。2016年1月18日因骑自行车与轿车相撞致头面部等多处损伤而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行清创缝合及对症治疗。出院后因左面部肿胀于门诊随诊,后被诊断为面部皮肤垢着病。2017年5月经某鉴定机构鉴定,以"面部色素改变面积15cm2以上"评定为道路交通事故十级伤残。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因涉案保险公司对其面部瘢痕及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存有异议,法院委托我中心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