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民 《法学》2023,(4):3-16
中国租界法制是一种由相关国家在中国的租界自己制定或认可,并在本租界实施的近代区域法制。当时的中国租界分别为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斯拉夫法系三个法系国家所建立,它们的法制有一个共性,即成文法,而非判例法。它们的立法主体、法律渊源、法律体例与法条等都与成文法高度吻合,而与判例法体系相差甚远。形成这一共性的成因主要是:中国租界的成文法是成文化的不平等条约的延伸与具体化、中国租界的成文法符合中国的法制传统、英美法系国家建立的中国租界传承了其本国制定成文法的做法,以及上海租界的成文法被中国其他租界仿效等。中国租界成文法具有重要启示,即它的制定与修订都是为了解决租界存在的问题,这也是租界法制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法学杂志》2012,33(5)
中华法系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一种总括性称谓。在此概念下包括着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法律传统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自成体系的法律体系,中国古代判例法制度构成了其中的一个内容,也是中华法系的一个特质。传统中国判例法在模式上出现成文法典与非成文法典下两种,其中主要是成文法典下的判例法。传统判例法在类型上有创制型、补充型和解释型,在作用上有作为判决依据、法律适用论证依据和立法依据,论证类型上有比类推理和高度伦理性说理,在整体上体现出有较为完善的逻辑结构、分类具体适用等。总之,中国传统判例法在类型上、作用上、适用上都体现出不同于近代普通法系下的判例法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华法系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一种总括性称谓。在此概念下包括着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法律传统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自成体系的法律体系,中国古代判例法制度构成了其中的一个内容,也是中华法系的一个特质。传统中国判例法在模式上出现成文法典与非成文法典下两种,其中主要是成文法典下的判例法。传统判例法在类型上有创制型、补充型和解释型,在作用上有作为判决依据、法律适用论证依据和立法依据,论证类型上有比类推理和高度伦理性说理,在整体上体现出有较为完善的逻辑结构、分类具体适用等。总之,中国传统判例法在类型上、作用上、适用上都体现出不同于近代普通法系下的判例法特点。  相似文献   

4.
判例法和成文法各有利弊。如今世界两大法系趋于融合。大陆法系为弥补成文法的不足,逐渐重视对判例法的研究。针对我国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希望探讨判例法在中国本土化的可能性和意义,为我国法制建设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
判例的运用与现代刑事司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世界 ,本原意义上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概念已不复存在。在司法活动中 ,大陆法系国家在坚守成文法阵地的同时 ,已允许判例占一定的地盘 ;英美法系国家虽然仍恪守“遵循先例”的传统 ,但同时也越来越表露出了对成文法的重视。既适用成文法又采纳判例 ,已成为世界各国法制发展的共同趋势。①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成文法历史的国家 ,判例曾经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在当代 ,判例却仅仅起着参考的作用。近年来 ,我国的一些学者对外国的判例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提出建立我国的刑事判例制度的建议。② 而什么是刑事判例…  相似文献   

6.
成文法与判例法作为两大法系的法源,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治的进步,两大法系出现了相互借鉴、融合的趋势。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也提出了建立中国的案例指导制度,即选择指导性案例并经有权机构审核确认后公开发布,以作为审理同类案件的参照依据。这项制度的建立虽有争论,但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判例法的创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古代主要以成文法为本位,但亦有判例法的传统。根据目前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很有必要创设判例法制度,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成文法系为主轴,以判例法系为次轴的共栖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在法律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但仍然有判例法和判例制度存在的空间。对于判例制度能否引入中国,在学理和实践中都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本文将从中国古代的判例制度、当今发展状况以及两大法系的融合趋势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成文法与判例法作为两大法系的法源,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治的进步,两大法系出现了相互借鉴、融合的趋势。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也提出了建立中国的案例指导制度,即选择指导性案例并经有权机构审核确认后公开发布,以作为审理同类案件的参照依据。这项制度的建立虽有争论,但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关于创立中国刑事判例制度的思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法的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只有成文法没有判例的时候,成文法和判例的有机结合构建通畅的法的运作机制。制定一部包罗万象的刑法典使实际发生的案件一一对号入座只是人们的幻想,既制定成文典又重视判例的作用是两大法系的共同取向。当代中国成文法是唯一法源,判例没有法律地位。然而要使静态、封闭、稳定的刑法典适应灵活多变的社会现实,必须建构与成文法典相匹配的刑事判例制度。本文界定了刑事司法判例的涵义,论证了实行刑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我国刑事判例制度的初步建构。  相似文献   

11.
吴向红 《法商研究》2007,24(4):135-144
典制在实际运行中,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由典之风俗形成的民间习惯法与官府成文法。两者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并行不悖,却相互独立,又相互对抗,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多元管辖权。事实上,真正支撑典制运行的是民间习惯法,而非官府制订的成文法。这一事实对我们理解我国古代民事法律系统的基本结构有着重大意义。典制的核心规则和基本原则只表现在习惯法中,官府的成文法从来没有完整地表述过典制的核心,相反,在多得赋税和定纷止争的政治压力下,它屡屡破坏典制的基本逻辑,且从来没有考虑过百姓的权利。官府成文法与民间生活的疏离造成了持续千年的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显示出中国古代法制的深刻困境。  相似文献   

12.
法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是每一个现存的法律体系中两种永恒的不能解决的冲突倾向,为缓和这种冲突,各国的法学家们都在殚精竭虑,苦寻良方,无论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抑或当代中国。大陆法系有着悠久的崇尚成文法典的传统,成文法简明扼要,引用方便,一向为其支持者所津津乐道。然其重“法”轻“人”,使法官“形同一般官僚,成为依法操作的工匠”,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有限之条文时不时要面对无法穷尽无穷之情势的尴尬,其已渐  相似文献   

13.
杨树明  李健 《河北法学》2006,24(5):33-38
判例法和成文法分别是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主要法律渊源.然而,作为一种创制法律、解释法律的技术方法而言,判例法与成文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来自法官个案司法经验总结的判例法,由于其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可以弥补大陆法系成文法适用与解释之不足.成文法亦是我国的传统,借鉴和移植判例制度,有助于克服我国司法解释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增强法律适用的确定性、灵活性和公正性.尤其在国际私法领域,立法的严重滞后,使得判例制度的引进和重构成为完善我国国际私法的一个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外国证券类机构常驻中国的代表机构(以下简称“代表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外国证券类机构,系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依法设立的投资银行、商人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从事证券类业务的金融机构;本办法所称代表处,是指外国证券类机构在中国境内获准设立并从事咨询、联络、市场调查等非经营性活动的派出机构。 第三条 代表处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中国法的范围和意义近代以前中国成文法的最大特点是对刑罚给予了压倒性的重视;在范围上,它们仅仅是长期统治着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的法典化;只有其他较轻的惩罚措施宣告无效时,人们才会用它们,因此,尽管中国传统社会有着一个引人注目的庞大的成文法体系,但它仍然不是一个法律本位的社会。重视刑罚的法律意味着对于民事性质的事件要么完全置之不理(比如对于契约),要么  相似文献   

16.
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它是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或制定法而言的。判例法的来源不是专门的立法机构,而是法官对案件的审理结果,它不是立法者创造的,而是司法者创造的。在大陆法系成文法是主要的法律渊源,但是成文法往往在立法上有着空白和缺陷,因此有些学者提出在我国实行判例法。本文通过对判例法的存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来分析判例法在我国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17.
一、票据法法系欧洲各国的票据制度,于17世纪始进入成文法时期,19世纪末,主要形成三大法系,即法国法系、德国法系和英国法系。(一)法国是近代票据制度发展中最早推行成文法化的国家.1673年法国路易十四编制的《商事条例》,其第五、第六两章就是法国票据法的基  相似文献   

18.
武树臣 《中国法律》2010,(5):10-10,65,66
判例法和成文法相结合,就是混合法。历史上,中国经历了三次判例法和成文法的结合。以下简单回顾一下中国混合法的三次“轮回”。  相似文献   

19.
中国阶段性司法考试模式的制度设计(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三、建构司法考试模式的政策考量与阶段性司法考试模式的制度设计(一)建构司法考试模式的政策考量中国属于成文法国家,中国法更多具有大陆成文法国家的特征。因此,中国的法律职业制度应该更多借鉴德国、法国、日本等成文法国家的先进经验,建构阶段性司法考试模式①。建  相似文献   

20.
在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是法律渊源之一,对判例产生之后的相关案件裁判有拘束力。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判例并非法律渊源。成文法裁判遵循的是“三段论”的演绎推理,从案件找法条,这就难免会出现不同法官针对相同案情的案件,作出不同判决结果的同案异判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