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南风窗》2014,(5)
<正>中国的所谓世界工厂地位是在新型的"温特制"管理方式下成就的,这个时代世界工厂已经名不副实,中国实际上只是"世界车间"而已。?英国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掌控着棉纺织业技术和机器制造的发展方向。中国是世界工厂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回顾历史,第一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是英国,从1820年代基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880年代经济衰落,英国的工业品产量以及出口量都在国际上占据着绝对优势。之后,按照通常的说法,美国在20世纪初接替英国  相似文献   

2.
正1988年出生的我,也许和每一个80后一样,从小听到的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是"改革开放"。记得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在农村居住。当时我们家住在一个小胡同里,房子都是土坯的,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穿梭在它们之间,路面是泥土的。我们这些80后就在这些凹凸不平的土路上玩耍着、奔跑着,每次回到家里都像一条条黑色的小泥鳅。下雨时,我们只能无奈地听雨从房子的瓦面上涓涓流下,落在天井的地面上开出一朵朵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英国的格兰特夫妇看了一则用马拉着活动房屋到外地度假的广告后,萌发了用这种方式去环游世界的奇异打算。为此,他们卖掉了房子和值钱的东西。夫妇俩和二子一女于1990年9月从家乡苏格兰北面的奥克尼群岛出发,渡过彭兰特湾来到大不列颠岛的最北端.南下离开英国本岛,跨过海峡来到荷兰。在荷兰他们买了一匹良种马,再用木材建造了一间活动房子,从此便正式开始了一匹马拉着一间活动房  相似文献   

4.
以前,进大工厂做工人,人们会有一种安全感,即铁饭碗——打不烂。但今天却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危机感。如房子的危机感。一些工人到了结婚年龄一直没房子。我厂是一间大厂,却出现过因房子而离婚的悲剧。女方到法院提出离婚,其理由是:登记了多年,岁数越来越大,而男方一直分不到房子。在我厂大青年座谈会上,男方满脸泪水说出了此事。现在,农民、个体户发了,而工人呢,基本工资不高,靠的是奖金。而奖金一年限于450元,平均每月30元左右,大约可买个  相似文献   

5.
李淳风 《南风窗》2013,(20):50-53
"这个社会,会不停地向你抛出一些诱饵,比如房子,车子,更好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毫无道理就变得更贵的房子,变得更贵的车子……日日翻新的诱饵,让你只知道去捕捉,去追赶,去主动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从而忘记了思考和探索,忘记了理想和责任,忘记了还有另一个你。"每一扇门都可能是通往梦想的大门,只是进去之后仍然迂回曲折。9月12日上午8点15分,珠海市,小健摸出钥匙,打开了一家世界著名银行的支行大门,开了灯,大堂内一片光亮,他的心中无想无思。差不多的时间,刘新贵走进了中山市一家大企业的大门,上电梯,过走廊,进门厅,绕行在格子办公室,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相似文献   

6.
读懂00后     
《南风窗》2016,(12)
正时间的流逝总是让人心生感慨。印象中,公共舆论关于当初90后如何如何的忧虑犹在回响,但今天却已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00后的身影,进入了我们的"社会视线"。是需要去读懂他们的存在了。在我们所忽视,或表现出无知的角落里,那里有00后隐秘的自我世界。这个自我世界相对独立,但又和成人世界碰撞。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怎么说  相似文献   

7.
Г.查加洛夫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和莫斯科国际大学教授。本文刊登于俄罗斯《自由思想》杂志2011年第11期,文章介绍和评述了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教授Э.П.皮沃瓦洛娃的新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成就人所公认。现在中国是即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出口规模世界第一。"世界工厂"这个词过去是英国、现在是中国的标签了。原来的中国商品让人联想到的是低质,现在则是"低价高质"。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个"老大难"式的话题:房子。说实话,以前我是很不喜欢聊房子的,为啥呢,感觉在北京,买一套房子对于我来说太遥远了。既然买不起,又没有过硬的知识储备,所以聊不出啥,每到这个话题,我只能说:"有钱的怎么着都能买,没钱的咋折腾也买不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是个没有腹地的城市,就连引用水都来自马来谣亚的柔佛州。1961年9月,李光耀在电台广播里说:"我们单独生存不了。"新马分家时,李光耀把新加坡形容为"一个没有躯体的心脏"。可正是这个没有躯体的心脏,在1960年至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今天它已经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世界上不少政治家对李光耀也评价很高。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认为,"新加坡从一个小岛国变成世界上最有活力的贸易与金融中心之一,这应归功于李光耀的卓越领导和远见。"不过,不同的评价背后,有着不同的意味。无论尼克松、里根、布什和撒切尔夫人怎样赞美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美国和大不列颠都不会向新加坡看齐。但在东亚其他威权政治国家,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却有别样的光环。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我刚刚大学毕业时失业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一边找工作一边在楼下的房地产公司帮忙。名曰“房产经纪”,实际上是带那些前来租房的客户去看房子。没有固定收入,看一次房给10元“车马费”,做成一次生意收50元“介绍费”。 刘小姐是我们这儿的客户,她有一套房子让我们帮她租出去。刘小姐父母都调去外地,留有一套房子给她。后来她新婚不久的丈夫又与她离婚出国去了,他们的新婚“爱巢”又留给了她。别人多两套房子高兴还来不及,可刘小姐说:“新婚的房子让我想起很多不愉快的  相似文献   

11.
理想不死     
石勇 《南风窗》2013,(20):40-41
在今天,理想已然是一种隐痛,但它并没有死。或者,它收藏在人们的心中,梦中,继续潜伏。或者,它写在一张张年轻,但在世俗层面上过早成熟的面孔上,以"梦想"、"目标"、"愿望"、"价值"等替代性方式说出。指责今天的年轻人没有理想也许是错的。只要一个人不拒绝未来,他就难以放弃理想,至少理想是他在残酷的世界中往前走的拐杖。不同的只是,理想的内容变了,它的指向,它的表达变了,正如社会变了。我们不会一直呆在一个没有变动的世界中。当现在的社会结构,离过去已经很遥远的时候,理想和它的经典意义,也拉开了很大的距离,甚至彼此之间显得陌生。这正是理想在今天的本质:它已经世俗化、生活化、利益化。人们无法有一个好的社会背景,好的心态去仰望天空,而只能关心脚下,随时担心生活的地基是否不稳。  相似文献   

12.
媒体     
《南风窗》2008,(5):7-7
"郊区化"的后果本期《时代》以驻上海的资深记者比尔·鲍威尔的经历为蓝本,探讨中国大城市迅速向外扩张的现象:我的妻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2004年春天我们从纽约搬到了上海,两年半之后我们在上海郊区一个叫松江新城的小镇买下一幢3层高、有5间卧室的房子。我们的房子坐落在黄浦江一条支流的岸边。有一个下午,我从屋里看到河的另一边,那里绵延数英里的大块土地尚待开发,当地农  相似文献   

13.
吴建民 《南风窗》2010,(19):6-6
<正>今天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自己是我们制定正确方针的基础。回顾二战结束后到现在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历程,可以看出,凡是我们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时候,我们制定的方针往往是正确的。反之,我们就要摔跟头、吃大亏。1946年,中国革命处在一个关键时刻。毛主席亲赴重庆,国共两党进行了谈判,达成了"双十协议"。但是,蒋介石并不打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但是,由于既有有利因素又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因此,世界经济仍处在是持续复苏还是倒退的"十字路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描绘的全球经济景象就像是一座纸牌堆砌的房子一样不牢靠,只要再遭受冲击,就会导致全球性衰退.但IMF总裁克勒强调:"我们仍然期望世界经济复苏将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5.
"英国学派"的世界社会观是"英国学派"理论多元主义的体现,也是超越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范式二元对立的重要依据。从查尔斯·曼宁到巴里·布赞,几代"英国学派"学者对世界社会的探索推动了世界社会的概念化。"英国学派"的世界社会观有两种类型,即古典规范性解释和布赞的结构性解释,这两种解释分别存在缺陷。基于此,进一步反思世界社会产生所带来的深刻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文化根源和变革机制可以发现,"英国学派"的世界社会构想是高度理论化和思辨抽象化的,并没有为人们提供世界社会的清晰形象和未来图景,世界社会被看作乌托邦也是有因可循的。  相似文献   

16.
86年初,广州灯泡厂从英国贝特莱公司引进了一条年产500万支日光灯装配线。工厂与贝特莱公司商定,设备到厂开箱后二十天,由英方派专家来厂调机测试。可是贝特莱公司根本不把这个协定放在心里。因为他们认为,在中国大陆上二十天安装好一条装配线是不可思议的事。英国人记得很清楚,1975年中国B市灯泡厂从贝特莱公司引进同样的一条生产线,搞了整整十年也没弄好。他们颇为傲慢地对广州灯泡厂的人说:“告诉你们一个故事吧——以前曾有一个国家引进我们的生产线,也是说好了××天把全部设备安装好。但当我们按期去调试时,对方竟连土建也没弄好。如果你们二十天能把排气机(装配线的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刘开明 《南风窗》2010,(8):46+48-49
<正>未来10年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无人能撼。但是,如果我们的企业躺在这些优势上睡大觉,那么失败可能会来得很快。2008年9月到2010年3月,沿海地区的农民工遭遇了过山车般的命运拨弄。当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的大浪席卷过来时,工厂纷纷关闭,失业农民工人数多达2000多万。2009年5月以后,出口形势日渐好转,"中国工人"又因为帮助国家"成功保八"而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榜亚军。在2010年  相似文献   

18.
"英国学派"的世界社会观是"英国学派"理论多元主义的体现,也是超越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范式二元对立的重要依据。从查尔斯·曼宁到巴里·布赞,几代"英国学派"学者对世界社会的探索推动了世界社会的概念化。"英国学派"的世界社会观有两种类型,即古典规范性解释和布赞的结构性解释,这两种解释分别存在缺陷。基于此,进一步反思世界社会产生所带来的深刻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文化根源和变革机制可以发现,"英国学派"的世界社会构想是高度理论化和思辨抽象化的,并没有为人们提供世界社会的清晰形象和未来图景,世界社会被看作乌托邦也是有因可循的。  相似文献   

19.
半个世纪的产权纠葛"经租房"对于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词语,甚至根本没有兴趣去搞清楚其含义。但是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一批市民来说,经租房却是盘桓在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房管部门告诉他们经租房产权早就是国家的了,因为这是过去的国家政策所规定的。但是这些业主们怎么也想不通,明明是租出去的房子,怎么转眼就成了别人的财产呢?目前,在北京有大量的经租房业主正在为了自己的权益而奔走,他们的努力在很多时候显得孤立,他们为此而憔悴和悲愤,他们无助的眼神让人心碎。在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今天,重浮水面的数十万间经租房正酝酿着巨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工厂、机器,一切都是工人所有,而现在却要我们走开……" 波兰萨诺克汽车厂是一家较大的工厂。原有6300多名工人,还能盈利。波兰政局发生突变后,1990年解雇了1300名工人,并把每年制造3800辆汽车的产量削减60%。91年生产的汽车不到1000辆,并解雇了2200名工人。厂里的普通工人是不能理解情况怎会成这样的。一位中年妇女的丈夫在该厂当了28年电焊工,也在去年被解雇了。这位4个孩子的母亲一边流泪一边说: "工厂、机器,一切都为工人所有,而现在却要我们走开……毀了!工厂,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