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是全国集中安置归难侨较多的省份之一。全区现有华侨农林场22个,华侨工厂7个,拥有土地面积155.17万亩,其中农林业已利用面积73.6万亩。总人口12.5万人,其中归难侨6万人,职工4.8万人,离退休人员1.8万人。近年来,我区华侨农林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务院侨办的指导下,在侨务部门和农林场领导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2.
《八桂侨刊》2009,(4):F0003-F0003
中国侨联副主席王永乐,副主席、秘书长乔卫分别于2009年9月22日和11月17日到广西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考察调研。中国侨联领导在广西侨联副主席王永朗陪同下,参观了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规划沙盘,实地考察了开发区侨资企业和归难侨危旧房改造项目,与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举行座谈。对经济开区能够从华侨农场的基础上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3.
熊志灵 《传承》2012,(10):28-29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后,广西周边出现了三次明显的华侨华人归国浪潮,归侨安置工作在不同时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建国以来广西共接待安置归难侨约15万人,60年代以前以分散安置为主,60年代以后以集中安置为主。  相似文献   

4.
“富侨兴桂”活动,是广西区侨办响应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号召,充分发挥侨务部门的作用,整合侨力资源,组织引导归侨侨眷发展生产、劳动致富,促进广西经济发展而开展的一项国内侨务工作主题活动,是侨务部门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今年初,自治区侨办分别在全区侨办主任会议和全区华侨农林场场长会议上进行了部署。此项活动与自治区实施“富民兴桂”战略同步,在“十五”期间全面开展。一、开展“富侨兴桂”活动符合广西的区情侨情广西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中西部省区,全区81个县(市)中,国定和区定贫困县就有49个。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广西人民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各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困难和问题还不少。如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不快,就业压力加大,部分城乡居民生活困难,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较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等等。广西是我国的重点侨乡,又是全国安置归难侨最多的省份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广西共接待安置了归难侨12万人,主要安置在52个分属于华侨企业、农垦...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十余年的打磨,《归侨口述史·广西篇》于2022年夏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梁茂春教授和陈文教授及其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经过大量的走访、谈话、记录和编辑工作,为读者呈现了一本近40万字的归难侨访谈录,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民族主义等众多内容。书中42位现居广西的归难侨,曾侨居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他们以历史亲历者的角度再现其在侨居国及回国后的经历,还原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时代变迁,也生动地展现了归难侨对祖国的眷念与热爱。一、历史中的“无名者”20世纪50至70年代,国内外局势急剧变化,中国接收了大批东南亚归难侨,他们被安置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区。东南亚归难侨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归国华侨华人组成,或因受到东南亚国家“排华”问题影响,被迫离开侨居地;或因受到新中国成立的感召,怀揣着满腔爱国热情,辗转回国,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归难侨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特征等都与大陆其他民族和群体有着显著差异。所以,归难侨研究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侨华人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的最西面,云贵高原最南缘,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早已名闻遐迩。然而,位居右江河谷西北部.距百色市东南郊15公里的百色华侨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百侨)却鲜为人知。这个开发区1960年为百色华侨农场,占地2.3万亩,1999年改制为百色华侨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安置印尼、越南归难侨及百色澄碧河水库移民2700多人的生产生活基地,7200亩耕地成了这里移居者生存为继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八桂侨刊》2007,(3):3-4
2007年7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精神,部署全面推进广西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工作,把广西华侨农林场问题解决好,促进边疆安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主席刘新文作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8.
2001年,致公党中央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议政献计,在建言质量和成果实效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形成专题调研报告20份,提出政协大会发言和提案近50件,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心系华侨农场归难侨从50年代起,党和政府为安置回国定居的归难侨,先后在全国兴办了84个华侨农场,安置了22万归难侨。几十年来,通过归难侨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艰苦创业,华侨农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梁姣 《八桂侨刊》2006,(1):55-58
华侨农场是建国以来我国安置以东南亚归难侨为的重要基地。本文试图站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嬗变的历史背景下,以广西最大的华侨农场—武鸣华侨农场为个案,通过回顾武鸣华侨农场建场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安置归难侨工作进行研究、探讨,以期对华侨农林场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热词出处: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完成华侨农林场危房改造,推进工矿区及城镇危旧房改住房的改造,开展经济租赁住房、限价房建设试点,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推进农房抗震保安建设试点,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1月13日,2012年全省民族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平、省政协副主席马开贤,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州、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和民委(民宗委、民宗局)负责人,省民委机关干部、委属单位负责人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林金章 《政协天地》2010,(12):14-15
散居社会归难侨与集中安置在华侨农场的归难侨,均为上世纪50至70年代因马来西亚、印尼、缅甸和越南等国家排华而被迫回国的。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1,(20)
正广东是全国华侨农场数量和安置归难侨(即归侨和难侨)人数最多的省份。改制前,分布于全省14个地级以上市的23个华侨农场,犹如"母亲的臂膀",将8.4万名归难侨"揽入怀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意识形态以及战争等原因,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侨华人在当地的生存与发展受到限制,许多华侨华人甚至遭到迫害与驱赶,被迫逃难回到中国,或者逃亡到欧美以及世界各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14.
《八桂侨刊》2013,(1):2-F0002
1月12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范晓莉(左)会同中国侨联和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慰问组组长、中国侨联权益保障部部长姜凤岩(左二)一行在广西侨联主席韦干(后左)陪同下,带着慰问金和粮油,深入到垌美农场、十万山华侨林场看望归难侨特困户并调研  相似文献   

15.
侨港镇码头     
杨宁 《八桂侨刊》2011,(2):74-74
侨港镇,位于广西北海市南端的北海银滩中段,东邻北海国际客运码头,南濒北部湾,西临咸田镇电建村,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小镇人口近2万,其中归侨侨眷约占80%,是广西最大归难侨集中安置点,亦是广西唯一一个以安置归侨并以捕鱼为主业的镇级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6.
二○○八年二月十四日宁政发[2008]2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危旧房改造项目拆迁安置经济适用住房(含产权调换房)工程建设免收费用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南京市危旧房改造项目拆迁安置经济适用住房(含产权调换房)工程建设免收费用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09,(12):I0004-I0004
东方华侨农场创办于1979年,原属于安置归难侨的国有企业。2007年8月,归属地方政府管理。设有15个科室、20个生产队和1个社区服务公司、1家橡胶加工厂、1家原红砖厂等。现有总人口1万多人,其中归难侨人口1339人;在职职工3024人。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以来,奉化区以民生为导向,积极拓宽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渠道,在宁波大市成片危旧房改造中率先探索推行以房票安置为主的征收补偿政策,走出了一条将危旧房改造"保民生"和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有机融合的创新之路。今年2月,"房票制"安置政策率先在花园新村、南山新村棚改项目中推行,涉及2118户、21.1万平方米。房票持有者一  相似文献   

19.
在省统战工作会议4月23~25日在合肥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开创我省新世纪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各市、县(市、区)、大学、大型企业党委分管领导、统战部长,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等32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与轰轰烈烈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步,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对安置被侨居国迫迁回国的华侨而设立的全国84个华侨农林场动了“大手术”,核心就是体制下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