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问题历来高度重视,近年来又将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继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发布之后,2006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以下简称"31号文")出台,标志着土地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就土地调控的有关问题,记者近日专门采访了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2.
<正>2005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业,可以说是"宏观调控年",加息、"国八条"等,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是对房地产业形势认识的深化,表现了中央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巨大决心和政策力度。马鞍山房地产市场在调控中呈现出理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唐茜 《今日广西》2007,(24):49-50
国务院召开会议听取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隋况的汇报,曾培炎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曾培炎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要继续贯彻国务院2005年“26号文”和2006年“37号文”部署,进一步落实调控措施,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一是加大住房供应力度。落实好住房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4.
<正>2006年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宏观调控,自"国六条"出台以后,以前所未有的密集方式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旨在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强化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以来,中央不断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相继出台了央行上调个人购房贷款利率、国务院《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调控政策。这一系列我们俗称为央行调息、“国八条”、“新八条”、“七部委八条”,以及2006年5月份的“国六条”等政策,其目的在于调整住房结构,抑制房价上涨过快,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云南房地产业在这一浪浪来势汹涌的打压政策之下,也会像某些沿海城市、重点城市一般,被…  相似文献   

6.
《创造》2006,(6)
"国六条"出台后,著名经济学家赵晓曾表示,难以将房地产调控下来,但看到九部委细则,赵晓却认为,这是2004年宏观调控以来看到的最好的一个文件,调控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两次利用金融信贷工具调控房地产市场,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市场背景和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调控在取得了积极效果的同时,也给房地产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切实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相应政策,积极进行房地产金融工具创新,才能使这次宏观调控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过量、经济增长过热,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2003年,根据当时中国经济增长过热态势,中央政府决定在用稳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紧缩银根的基础上,施行土地供给控制即紧缩地根,用土地政策宏观调控国民经济,以达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进一步强化土地政策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着手第二轮土地调控。将土地政策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起作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工具,这在国际上并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何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土地资源特点和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土地制度,制定有效的土地政策,充分运用土地政策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国民经济安全、良性、有效运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政府提出将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背景、土地政策调控国民经济的理论基础、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的主要职能,探讨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不仅是给2012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定基调,也是2012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与任务。如果这个目标不达到,房地产宏观调控就不会停止。当前房价过高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下半年,城市房价止跌回升,2013年初,京沪等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加大。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2月下旬,房地产调控政策"新国五条"出台。按照规定,出售自有住房所得均按20%计征个税。加码之重,始料未及。然而,调控房价的举措并未得到公众的认可。相反,有人担忧新增的税赋会转嫁给购房者。这种担忧并非毫无依据,过去10年,几轮房地产调控下来,房价和房租不仅没降下来,反而双双水涨船高。房地产调控为何陷入"越调越涨"的尴尬境地?有什  相似文献   

11.
欧阳林夕 《创造》2006,(9):110-113
自2003年以来,中央不断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相继出台了央行上调个人购房贷款利率、国务院《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2.
初现曙光 自2010年4月“国10条”出台后,国家2011年仍不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其中重头戏是2011年1月27日“新8条”出台和实施,其中发挥作用最大的政策是要求各地确定房价增长调控目标和限购措施。由于持续坚持,房市调控的效果在2011年第三季度以后初现曙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强行控制房价,而不去管市场上的要素扭曲,只是治标之策,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今年以来,房价下跌的消息不断,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下跌风险更为显著。这种背景下,取消限购的声音渐起。现有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框架是2010年初形成的。以"国十一条"、"新国十条"为基础的调控政策,直接面对经济微观主体,限  相似文献   

14.
欧阳林夕 《创造》2006,(10):110-113
自2003年以来,中央不断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相继出台了央行上调个人购房贷款利率、国务院《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甚至出现了很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因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目前,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进行历史性的总结为时尚早,但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评估,并制定完善的房地产法律制度却很有必要.当前理论界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宏现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学术假定,因而这些讨论显得多少有些凌乱,学术界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笔者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2月,国务院台办、国家发改委等29个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31条措施"。北京市也于当年10月,在31条措施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深化京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55条措施"。这些措施发布后,引起了岛内外台胞广泛关注,措施涉及内容之多、开放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涉及部门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将有利  相似文献   

17.
秦交锋 《半月谈》2005,(9):36-39
目前,在一些大城市,房价的不断上涨是一件令老百姓揪心的事情。虽然中央和地方已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调控的效果仍需观察。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的八项措施.内容包括改善商品房结构、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运用税收手段、整顿市场秩序等。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围  贾晶 《中国发展》2007,7(1):64-66
当前房地产市场中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基本原因是市场需求过度旺盛与市场供给相对不足的短期矛盾。在回顾近年来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后,指出土地政策、信贷政策、财税政策中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今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下半年始,中国政府实施了控制信贷 货币供应总量、严格土地管理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 策,以抑制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之势,使房地产市 场不仅成为宏观调控的焦点,而且成为中国最受关 注的经济热点。  相似文献   

20.
吴宜 《台声》2018,(14)
正国台办联合多个部门于2月28日发布实施的《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惠台措施"),充分体现了大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和全局出发,"以民为本"作为大陆新时代治国理政理念的突出特征,体现在对台政策上即强调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更加自信和从容应对台湾问题的崭新思维。"31条惠台措施"涉及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落地之实,前所未有,是大陆对台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必将为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