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淦 《创造》2001,(9):43-43
昆明滇池明珠的海埂,不仅有风景秀丽的公园,有国家体委训练基地,还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历史博物馆,现在又多出了一个以收藏民间古玩、历史文化、文物著称的场所,她就是全国最大的私立博物馆——翰荣轩文化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刘清 《今日民族》2012,(1):54-57
云南是全国世居民族最多、特有少数民族最多、民族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并把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作为桥头堡建设的战略定位,标志着云南民族地区进入一个划时代的发展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此背景下,处理好民族地区节庆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肖映胜  游俊 《求索》2013,(10):232-234
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长期和睦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目标取向,是我国建设民族地区团结示范区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武陵山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探究其深层原因意义重大。结合历史与现实,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本文重点从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文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民族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使得各民族乐业安居: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兴盛使得各民族共同进步;民族文化的特质与交融使得各民族共同繁荣。这对于促进全国各民族尤其是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关系和睦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云南地处边疆,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优美的自然风光,是活态的民族文化博物馆,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近年来,云南省以创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契机,有力地推动了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云南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目标不统一、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社会参与不足、民族文化彰显不够等问题。因此,从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目标、完善发展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工作管理、引导社会参与、营造舆论氛围、突出民族文化元素等方面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促进少数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统一论坛》2010,(5):33-34
七、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是少数民族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熟悉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是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状况,是衡量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国家把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搞好民族地区工作、  相似文献   

7.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云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云南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优秀文化,体现了各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大省,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将"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并从2010年开始实施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时期。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目前已识别的民族有汉、苗、布、侗、彝等四十七个。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26.3%,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0.8%,这些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可谓“地大物博”。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与汉族地区相比,不仅差距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因此,要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已成为我省的一项艰巨任务。然而,要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这里我仅就少数民族智力开发存在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各位。  相似文献   

9.
《今日民族》2011,(8):39-45
云南民族大学是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实现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而创办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作为云南唯一的民族高等院校,云南民族大学荟萃了云南世居的少数民族师生以及包括汉族在内的众多其他民族师生。建校以来,先后有2万多名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到校参观访问。同时,与各国...  相似文献   

10.
云南全省有52种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达1400多万,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并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云南各民族总的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全省没有一个县是单一民族县。解放前,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其社会形态分别处于封建地主制、农奴制、奴隶制和原始社会制末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些学者将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形容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其中独龙、怒、佤、傈僳、景颇、布朗、基诺等几个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广大少数民族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疾病、土匪、毒品、贫穷肆虐,加之历代…  相似文献   

11.
马平 《今日民族》2003,(4):57-5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护和开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始终是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一、云南具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首先,云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各民族在语言、文字、习俗、绘画、歌舞、宗教、建筑、服饰等方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形成了一个既保持了各民族文化特色,又使多民族文化凝于一体的文化景观,被称…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问题。 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废除了民族压迫,实现了民族平等。但历史形成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使少数民族在享受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影响;传统的经济布局,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加之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相似文献   

13.
广西作为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1877万,占了4889万总人口的38.4%。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广西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环境较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长期处于滞后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进步,使我区民族经济和社会进步事业得到了迅…  相似文献   

14.
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但是西部的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却丰富多彩。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在当前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中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价值,有利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坚持不懈地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促进民族的共同繁荣。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但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大部分是边疆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资源十分丰富。占总人口94%的汉族,绝大部分居住在40%——50%的土地上,这是我国历史形成的一个基本特点。从这个特点出发,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少数民族的地大物博同汉族的人口众多很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16.
《今日民族》2005,(3):46-48
玉溪市通海县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农业县,全县共有少数民族乡(镇)4个,少数民族村委会20个,少数民族村民小组130个。至2004年底,全县有彝族、回族、蒙古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人口3.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43%。为了做好少数民族人才需求规划,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开展“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通海县“十一五”人才规划领导…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4%,全国大部分物产资源都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在我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当前更多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建设的问题上。在这种新形势下,党中央明确指出:我国民族工作的中心,一是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一是狠抓经济建设,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而这两点恰恰构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大中型企业的历史作用。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大中型企业,如何围绕大局认识并发挥应有的历史作用,这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企业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永常 《思想战线》2006,32(4):96-101
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肩负着脱贫致富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顺应“文化经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在确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基本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从立法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参与、财政刺激、教育培训、监控评价等方面,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合理开发,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普学旺 《今日民族》2021,(11):49-52
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籍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硕果.云南自古就是伟大祖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远在石器时代,云南各民族先民就与中原地区、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广泛的文化联系.由于云南各民族先民与内地各民族在族源上具有诸多渊源关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云南各民族先民与内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一直未曾中断,中原王朝也很早就关注对云南的经营和开发.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党和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我国跨世纪的一项战略部署,将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力地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决策,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决策,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我国有50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西部地区,占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的根本保证。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