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王贞虎 《传承》2010,(25):61-63
旧社会有一种职业人,他们社会地位很低,工资也不高,但他们仍旧认真工作着。他们大多数人,不论多么艰难,仍就有着前进的目标。他们虽然只是一些朴实的药工,但却为祖国的医药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周晏如 《公民导刊》2012,(12):48-49
街道因为有了他们而干净,城市因为有了他们而整洁,虽然他们的工作又脏又累,但他们的心灵却很纯净。没有片瓦遮头,没有丰厚报酬,他们被称为"城市美容师",但对于这个光鲜的美誉,他们却更认可城市"清道夫"这个称呼。环卫工人,这个外表不起眼、起早又贪黑、作用无可取代的城市角色,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虽然已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职业安全法律体系,但却并没有带来应有的法律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立法过于强调职业安全权的经济性质,削弱了其本来的社会权属性。未来的立法应该回归职业安全权的社会权属性,在此性质指导下准确定位立法目的,制定统一职业安全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反贫困工作的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贫困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也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城市贫困主要是指城市中的部分居民由于无业、失业、不充分就业、天灾人祸以及城市生活费指数上扬等原因造成的生活贫困状态。城市贫困虽然比农村人数少、程度低,但由于城市人口集中,贫困问题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却比农村更大,是更需特别重视的。目前我国对于城市贫困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远远不够,作为城市反贫困工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难点需要解决。   一、城市贫困问题日趋严重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5.
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农民进城就业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但他们的权益却往往得不到保障。只有通过政府部门、城市市民和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才能使农民工更好地与城市市民一道为城市的繁荣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外来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尽管他们的现代性效率意识和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但他们特有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阻碍了其自身的现代性进程,致使他们在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同时,自身却被置于城市与乡村的边缘.因而他们不能有效地改变自身素质,实现其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等的现代性转型.  相似文献   

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就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这标示着中国的城市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量农民工将脱离农村融入城市,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大批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但心灵却并未融入,文化隔膜是他们融入城市的主要阻碍之一。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农民工需要政府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体现人文关怀,为他们的城市融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就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这标示着中国的城市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量农民工将脱离农村融入城市,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大批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但心灵却并未融入,文化隔膜是他们融入城市的主要阻碍之一.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农民工需要政府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体现人文关怀,为他们的城市融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关注农村中的外来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东南沿海农村工业化发展迅速,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中西部地区的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东南沿海,其中一部分在城市就业,也有一部分在农村中从事非农业劳动.尽管进入农村的外来劳动力与进入城市的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大致相同,但他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交通是政府为方便群众生活提供的社会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公共交通业是允许政策性亏损的行业;而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阳市公交总公司却通过几年的改革,实现了扭亏为赢。与全国其他大中型省会城市的公共交通相比,他们最晚实施无人售票,但却真正落实了标准的无人售票。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分流人员,六千多名职工无一人下岗……  相似文献   

11.
作为经济学大师,马克思和科斯对企业的起源虽然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产生的前提、企业产生和成本的关系、企业的边界、企业的性质等问题的论述,却共同证明了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且是特定经济制度下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经济学大师,马克思和科斯对企业的起源虽然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产生的前提、企业产生和成本的关系、企业的边界、企业的性质等问题的论述,却共同证明了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且是特定经济制度下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作为确保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保障。虽然我们很难把城市管理具体归类于哪类建设范畴,但其全局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征决定了城市管理与五大建设密不可分,或者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愈益加快,城市人口愈益增加,城市社区居民亦增多,他们虽然地缘一致,但职业、年龄、性格、生活经历等存在诸多差异,其价值观更显多元化。而且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微文化渗透和充斥于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其爱国情感、职业情操、诚信意识、待人接物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探索微文化对社区居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正负面影响,发挥微文化对社区居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观念的积极培育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讨论中出现了各种观点.根据中国社会现实,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发生质变,依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半个世纪以来,主要矛盾基本形态虽没有质变,但具体运动形态却实现了从原生形态向着次生形态的转折,当前正向着再生形态转换.  相似文献   

16.
在"最难就业季"的低温春夏里,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着699万应届生的"去向"问题,但有另一个群体的就业情况一直被人们忽略、遗忘。他们就是"后应届生"。他们刚刚走出校园一、两年,在职场上还算新鲜人,但其中有不少已经面临着职业转型和职场困惑,在2013的就业寒风中,他们也想尝试着转换自己的职业跑道,遭遇危机,又让他们屡屡感到不安。  相似文献   

17.
论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连志 《长白学刊》2009,(4):147-150
对于进城农民而言,两种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是阻碍其真正融入城市的深层原因。进城农民实现职业与身份的转换是农民城市化的重要步骤,但要真正完成市民化过程,还需要实现对城市文化的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是个体或群体进入扣融入异文化环境的必经步骤。进城农民在实现地域、职业、身份等的变换之后,必须实现对城市文化的文化适应,这是进城农民真正实现市民化的最后的和关键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余宇 《重庆行政》2007,(5):91-93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普通高等院校的法学培养方向都是造就法学理论家,因此,每年数以万计的"法学家"从神圣的法学殿堂走出来,却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此刻,他们才意识到,法学院所传授的法律规则,虽然散发着理性和高贵气息,却与社会纷繁复杂的游戏规则大相径庭。有专家分析并认为,我国法学教育多年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法律教育与法律实践相分离,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学是作为一种人文知识而不是作为一种职业学科知识被引入,更不是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虽然男篮世锦赛早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却留给球迷许多回味和联想;虽然中国男篮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团结向上、奋勇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却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球迷;虽然他们输掉了比赛,却赢得了尊重,收获了希望。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进一步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失业与再就业,是老百姓的一块心病,关乎社会民生。坦然面对失业,热情高昂再就业,是政府传达给老百姓的承诺,也就是经济学上常说的,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老百姓提供公共产品。老百姓有了工作,有了就业的信心,心里就有了盼头,社会和谐也就有了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速,然而,作为社会中心的城市本身却没有均衡地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幸福,相反却出现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令人关注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群体。其中以“4050”人员居多。这些人年龄偏大、体质偏差、技能偏低、女性偏多,而且人到中年,他们又承担着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的重压。虽本人有就业愿望,但难度较大。我们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是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