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物权立法应充分考虑到不动产和动产的划分在物权保护中的作用、意义,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民法典中所有权类型的经验,采用区分动产和不动产的所有权立法类型,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
所有权类型的立法划分 ,学界存有争议。作者认为 ,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是构建当代物权法体系的基础 ,适应所有权的社会化趋势和我国国情 ,利于与国际通行立法例的接轨 ,对我国物权立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民法典草案中所有权类型立法应采动产和不动产二元划分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3.
所有权类型的立法划分,学界存有争议。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是构建当代物权法体系的基础,适应所有权的社会化趋势和我国国情,利于与国际通行立法例的接轨,对我国物权立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我国民法典草案中所有权类型立法应采动产和不动产二元划分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物权法》第九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一章,实为特殊动产所有权立法,是沿袭大陆法系国家一以贯之对动产所有权取得集中规定的表现。将特殊动产所有权立法不加区分地涵括动产和不动产,实为特殊动产所有权规定的不当体例,并且阙如遗失物拾得、无主物先占、添附及取得时效等特殊动产所有权制度付之阙如,导致了动产所有权实践保护的不充足和物权法体系的不完善。当前,正值我国民法典物权编编纂的重大契机,藉此完善特殊动产所有权立法,界分动产和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肯认遗失物拾得、无主物先占、添附及取得时效制度,真正实现物权法定分止争和物尽其用的功用和价值,促成民法典物权编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历史沿革、理论、性质、构成要件作了深入的探讨,对完善我国民事立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动产所有权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应包括两个方面:占有和经过法定的期间.至于善意占有则不是动产所有权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但对善意占有,应规定较短的时效期间.  相似文献   

7.
原小杰 《理论前沿》2005,(15):21-22
多层住宅建筑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其中,共有权是重点,但我国法律对此规定尚为笼统。本文对共有权特点、性质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就共有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所有权保留是当事人在移转财产所有权的商品交易中对所有权移转的一种附条件约定 ,目的在于担保出让人所期待的对待给付的实现。已设定动产担保物权的标的物是否可以再为所有权保留出让 ,当事人是否可就所有权保留项下标的物为他人设定担保物权 ,即如何处理所有权保留与其他担保物权的竞合关系 ,关系到各别担保方式的运用与担保权利的实现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各担保方式的机理、功能以及利益平衡原则为评断方法 ,对所有权保留与动产担保物权的竞合问题试作解析。  相似文献   

9.
所有权保留制度的现有权属状态使契约当事人与契约外部第三人极易产生权利冲突,尤其是与不以登记为要件的动产担保物权的权利人之间的冲突,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对此,应从所有权保留与动产抵押之竞合,所有权保留与留置权之竞合,所有权保留与动产质权之竞合三种情况进行探讨,各形态竞合之共同位序应遵循公示公信优先原则、次序同等原则、善意第三人优先原则、法定担保物权优先原则、恶意不受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国情及现代民法保护交易安全的视角,通过对物权移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对不同物权移转模式下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对有体动产所有权移转模式应以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移转模式为立法选择;认为对无权处分行为效力问题的研究, 不能脱离对物权移转模式立法选择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的经济形式,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必然带来行政立法观念的变化。为此应在理性分析和科学把握知识经济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确立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权利本位、民主化、科学化、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等行政立法观念,为知识经济时代的行政法制建设提供观念指导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参照美国先进的不动产投资信托法律制度,结合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国情,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法律制度建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有关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的产权归属与离婚分割,目前的司法规定存在多重标准、逻辑混乱的现象。基于夫妻共享利益与逐渐融合的两大婚姻本质,本文提出:我国夫妻财产制度应将父母赠与子女的财产视为个人财产,而个人财产在离婚时按累进比例分与对方。如此规定既可保障父母财产不因子女离婚而受损,又能激励婚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保护夫妻共享利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宪法规定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而税法规定房产税的缴纳主体为产权所有人。实践中对个人征收住宅房产税时,应考虑将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价值予以扣除。考察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经验,我国房产税试点中有两种征税模式可供选择:一是将住宅的土地使用税合并至房地产税中一并征收;二是在房地产税的计税依据中扣减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价值,同时对个人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征收土地使用税。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当务之急在于稳定房价,避免其大幅度的上涨,唯有这样才能稳定民心,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对房价的调控需要循序渐进不能冒进。政府首先要做的是遏制部分城市商品房价格疯狂上涨的态势,唯有阻止其上涨,才能慢慢的降下房价。若单从价格机制入手,一味打压商品住宅的价格,而忽略宏观上调节等其他影响房地产发展的因素,往往适得其反,必然会限制房地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试述物业税的开征与房地产税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征物业税是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要信号。物业税的开征 ,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备受瞩目。本文拟从回溯房地产税制的历史变迁着手 ,检讨房地产税制的现状 ,并通过剖析物业税开征的原因及弊端 ,揭示物业税的应有内涵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婚后所得财产性知识产权归取得方配偶单独享有,并不妥当。其理由有五。首先,在根本属性上,它与“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之所有权一样,属法定夫妻财产制所规定的“财产”。其次,在取得来源上,它与上述财产的所有权一样,由夫妻共同劳动取得。再次,在对非取得方配偶劳动的补偿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共同所有“知识产权的收益”、离婚时以多分夫妻共同财产加以补偿不妥。再其次,在社会效果上,归夫妻共同所有不会损害取得方配偶的创造积极性、妨碍取得方配偶行使权利、妨碍财产性知识产权被许可他人使用或转让,且有利于维护非取得方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最后,在共同财产制各国的立法趋势上,它归夫妻共同享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信托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完善信托登记制度。在我国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之际,构建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的时机已然成熟。我国台湾地区将不动产信托登记纳入不动产登记制度之中,区分信托公契与信托私契,平衡当事人隐私权保护与交易安全价值维护之利益的经验,值得借鉴。信托关系当事人及受益权的信息,应当纳入登记范围,以实现登记之目的。登记簿之设置则不宜采取“双登记簿”模式,而应将信托登记内容纳入不动产登记簿。  相似文献   

19.
不动产登记机构要统一,是物权法确立的未来不动产登记立法的方向。但应如何统一,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文章从我国不动产登记立法的现状出发,割析了现有有关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不合时宜性,在此基础之上,对影响未来不动产登记机构设置所应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如何设置方是现实、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论不动产利用的二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动产的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设定用益物权,二是设定债权利用权。这两种方式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仍有本质的区别。由于用益物权与债权利用权具有不同的利益、成本和风险,因此,对不动产利用而言,究竟应采取何种形式,对于当事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