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父亲陈泽同与毛泽东周世钊的一段往事追记陈淞我的父亲陈泽同,于1898年生,1989年逝世,湖南长沙人。父亲生前是一名高级建筑工程师。1919年,父亲11岁,在长沙市修业小学读高小。这一年,毛主席与他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先生同在修业小学任教,毛主席教历...  相似文献   

2.
邱国伟 《台声》2000,(8):43-43
2000年6月 ,台湾海基会名誉董事长孙运璇先生 ,在阔别祖国大陆54年之后 ,终于再度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这次大陆之行 ,孙先生先到哈尔滨参加了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 ,然后专程回到家乡山东 ,扫墓祭祖 ,探亲观光。孙先生是山东蓬莱人 ,40年代到青岛工作 ,并举家迁至青岛 ,1946年孙运璇先生从青岛去了台湾。60年代初 ,孙先生的父亲在青岛去世并葬在这里。由于身在台湾 ,孙先生无法给父亲养老送终 ,对此他一直深感愧疚。这次回青岛 ,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且行动不便 ,坚持要亲自到父亲的墓地拜祭。墓地位于青岛…  相似文献   

3.
思念与遗憾     
张文真 《乡音》2012,(5):49-49
2008年8月是我悲痛欲绝的日子。我的父亲,乐观、勤劳、善良、正直的父亲,对我们精心培育、疼爱有加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倾注了全部心血、苦心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家,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与遗憾。父亲一生对全家倾注了无限的爱。还在上世纪60年代初,当我上小学时,家里买不起收音机,父亲就买了些  相似文献   

4.
正美丽青岛是我第二故乡,大海给了我健康体魄。青岛的屈辱史,使我少年时就立下报国志。在青岛湾畔、太平山下读完小学和中学,为追求儿时的梦想,考入大连海运学院。在母校,享受到全额助学金,掌握了专业技术知识,确立了人生方向。1957年12月,我从大连海运学院轮机系船舶修理专业毕业。时值"反右"运动,毕业分配被搁置。直到1958年春夏之交,在全国一片大跃进声中,才拿着高教部统一分配调令,来到青岛新疆路4号交  相似文献   

5.
父亲陈赓去世时,我还在上小学,对他早年在黄埔军校的经历知之甚少。在我母亲后来整理父亲的资料和协助撰写他的传记过程中,我才逐步了解到父亲早年在黄埔的一些经历。尤其是我到部队以后,随着对中国革命史的学习,才对父亲在黄埔军校的这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当年,父亲是抱着报效国家的目的进入黄埔军校的。1924年,黄埔军校建校时,为培养革命的青年骨干,父亲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派带领部分进步青年离开广东陆军讲武堂,率先考入黄埔1期。  相似文献   

6.
我父亲高平章先生是一位老工商业者,1949年在重庆南林学院读书期间,他接受了民主进步的爱国思想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业待兴。那时,祖父因为年事已高,便召唤父亲回到内江承袭家业。作为年轻的工商业者,父亲一方面积极参加党举办的政  相似文献   

7.
父亲永远离开我们了。在 195 1年夏天 14岁的大哥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参干 (参加军事干部学校 )”离家以后的多数时间 ,我是父亲身边子女中最大的一个 ,所以对父亲的记忆可能比弟妹们要多一些、更细致一些。在悼念父亲的时候 ,我产生了把脑海中关于父亲的记忆一点一滴写下来的想法。虽然零零星星 ,仍希望对后人有所启迪。加入农工民主党  父亲参加农工民主党时 ,我才上小学二年级。长大后我曾好奇地问父亲 :“你为什么要参加民主党派 ,为什么要参加农工党 ?”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早年 ,父亲是一个抱定“科学救国”理想的有正义感…  相似文献   

8.
案例及问题 子豪今年7岁,是北京某普通小学一年级学生,5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曾接受过3年的相关康复训练和行为干预,但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行为和社交障碍. 子豪的父亲找到我时,子豪已经上学两个月,存在着上课突发性吵闹、用言语和行为攻击他人、破坏公共物品、情绪失控后会跑出教室躲起来、不能听讲及回答老师问题、不写作业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父亲缺乏成熟的融合教育伴读方案,未能充分与班主任及学校沟通,导致师生关系、同学之间关系,以及与其他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 子豪父亲的诉求明确而简单:让子豪留在普通小学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的父亲1895年出生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的一户清贫人家。1913年还不满18岁的父亲投身冯玉祥将军麾下,开始了戎马生涯,并由士兵升至军长、省主席。1926年五原誓师,邓小平、刘伯坚等一批共产党人进入冯玉祥的部队做政治工作,这成为我父亲接触共产党的契机。他主动接受党对他的帮助,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从此坚定跟着共产党走,对党的信念矢志不移,深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振兴中华。1930年中原大战,阎冯败北,蒋介石收编了冯玉祥的部队,为笼络我父亲为他围剿工农红军打冲锋,我父亲被委以双路总指挥兼三十军军长。由于父亲已…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1月16日是我的父亲傅莱去世10周年忌日。父亲去世后的这10年里,我在清理他的遗存资料时,了解到一些家族史,以及他本人历史中许多我所不熟悉的部分,我对父亲有了些新的认识,思念之情亦愈加深沉了。我父亲出生于1920年2月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殷实、温馨的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我爷爷给这个降世的独生子取名理查德·石泰因。爷爷是一个财税员,奶奶是个擅做女装的裁缝;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都接受过很好的教育。一战时爷爷是大本营的后勤军需官,奶奶是个护士;他们在战场上相识、相爱,战争一  相似文献   

11.
《春秋》2016,(4)
正一1917年农历四月廿五日,赵俪生出生在安丘县景芝镇东村。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1927年冬高小毕业后,母亲带着他和三个姐姐去青岛投奔父亲。1931年夏,他在青岛读完初中,父亲恰于此时故去,一家人负柩回到安丘。由于老家几位叔叔不够厚道,加之他想继续求学上高中,遂只身回到青岛。从此便很少再回老家。高中期间,赵俪生把精力转到了翻译史学上,毕业时成绩名列本校第七,在全青岛市300多名毕业生  相似文献   

12.
<正>问:我家在××镇临街有房屋三开三进九间,二百多平方米。前店后宅。1964年除后面三间留给我家自住外,前面六间都被政府"经租"了。1983年经过我舅舅多方申诉走访,政府将"经租"房发还我家,房产证上房主是我父亲的名字。我母亲已去世,当时父亲体衰多病,我尚在上小学。舅舅就把三套门面房租赁给他的三个亲友。舅舅拟合同,父亲签名并捺手印。房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1975年,张某丈夫去世,她带着7岁的儿子丁海改嫁,我成了丁海的继父。丁海上小学期间,我每天接送,为他交学费,履行父亲应尽的义务。丁海参加工作后分到了房子、成了家。1995年,我与张某离婚,离婚  相似文献   

14.
<正>坎坷人生父亲祖籍广西贺县,1909年2月生于昆明。小学是在北区小学完成的,二年级时,我的祖父病故,祖母改嫁,父亲只能寄住在他的五伯父江钟政家,距离学校有八九里路,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是学校里最贫困的学生,也是学业最好的学生。就这样的光景  相似文献   

15.
我们家以前很穷,我父亲读书读到小学毕业,毕业以后就开始参加革命。1937年"七七事变"的时候,他就开始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做了很多工作。1944年,他在当时的诸北边区当边区区长。后来担任《时事简讯》的社长。我  相似文献   

16.
刘春 《黄埔》2023,(1):67-68
<正>我的父亲刘华民,1922年9月出生于山东曹县一个偏僻的乡村。在那个军阀混战、国家风雨飘摇的年代,读书识字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我奶奶虽然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妇,但很有远见,省吃俭用地供我父亲读书,想让他出人头地,不再给地主当佃户。于是,父亲在本村小学堂接受了启蒙教育。13岁那年,幸运降临到父亲头上。当时,宋哲元在他的部队办了一所军官子弟学校,名叫育德中学。由于父亲的二舅父在29军宋哲元部任连长,作为军官子弟,父亲得以进入育德中学学习。  相似文献   

17.
王延洲  吴昌华 《黄埔》2011,(2):44-47
第三章青岛打工,少年即知穷苦滋味厌了学徒,投奔二哥从戎1935年10月,我满15岁,父亲认为我长大了,不能在家继续游手好闲,应该去城里当学徒谋生。母亲为我流过多次眼泪,她不忍将我送出去。我也下了决心,一定要冲出大孙家村,去见见世面,闯荡江湖,改变命运。临走的前两天夜里,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件件往事涌上心头,我禁不住泪水湿透  相似文献   

18.
王剑宁 《人民公安》2013,(15):35-35
我的家乡在“花儿”的故乡,父亲是一个小学的老师。上世纪60年代,仅靠父亲教学的微薄收入.我们一家7口人连生活都无法维持,更没钱买书了。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7,(5)
正2017年3月4日,我们到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访问了抗战老兵卢良鉴先生。卢老为我们讲述了他的故事:在小学与"省立六中"师范班学习我1919年农历九月十八日生于黄岩县西部山区的乌岩乡。父亲卢秀金在我8岁时就不幸去世了,留下了兄弟4人,我是最小一个,母亲含辛茹苦将我们拉扯成人。儿时,我在乡里的乌岩小学读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步步紧逼,侵略我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在校  相似文献   

20.
文强 《春秋》2009,(5):49-52
读史在于化气为何?我的父亲是湖南高级师范学校和日本法学专门学校的高材生.他爱好文史哲。我从10岁左右即在他的书房接受历史教育。为了便于对我与胞弟文健的课读.父亲在书房里加了一张八仙桌。父亲研读二十四史,时常在书眉上朱批作注,或圈圈点点,显得十分投入,一连几小时却无倦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