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邓小平理论的两大基石。“两论”回答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是推进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作者认为,邓小平理论的实践生长点是: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的应运而生;二、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的应运而生;三、社会主义对外开放论的应运而生;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应运而生;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的应运而生;六、社会主义经济论的应运而生;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的应运而生;八、社会主义文化论的应运而生;九、社会主义“一国两制”理论的应运而生;十、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基于批判机会主义、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等的需要,恩格斯提出了合力论.恩格斯的合力论在内涵上主要是社会发展的相对平衡的合力论,它可以分为广义合力论和狭义合力论.按照恩格斯的合力论,毛泽东社会主义道路选择论的逻辑进路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论的逻辑进路恰好相反,前者是落后经济状况条件中的相对失街的合力路径,而后者必须走向奠定生产力发展的平衡的合力路径.邓小平理论初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合力系统论,但这一理论系统并未完成,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读《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曹分田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辑的《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在全国各地发行,这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的一件大事。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一系列理论阐述,提出的许...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继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际不断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两者有着思想交汇、理论相融的特点,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两大理论成果。正确认识和加深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全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6.
许耀桐 《新视野》2001,2(5):9-12
邓小平的政治学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基本政治制度论、政治保证论、政治依靠力量论、政治稳定论、政治体制改革论、政治民主论、“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论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全面、完整地贯彻邓小平的政治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政治学说。 一、对基本政治制度论的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们的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和核心是讲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观内容极为丰富 ,涵义极为深刻。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邓小平从全球战略的高度论发展 ;邓小平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论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观 ,抓住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 ,体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国家政治方略 ,代表国家的发展方向。这种方略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标志着执政党对邓小平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内在规律有了新的认识 ,为邓小平理论增添了重要的新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既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革命论到建设论的飞跃。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形态,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学说的奠基之作,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深入学习研究《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江泽民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伟大理论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胜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在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江泽民…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来若干重大理论命题提出的线索与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三步走"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命题提出的线索和过程分别进行概略回顾.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他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江泽民说,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关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从1956年到1976年,毛泽东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二十年的探索,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骨干和专业人才,而且也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可以说是对毛泽东艰辛探索取得的正确经验和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其失误及教训的纠正和借鉴.研究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对于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认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前一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后一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因此 ,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有着历史的继承与发展关系。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的 ,但本文主要探索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最重要的继承和发展就是对毛泽东实事求是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那么,邓小平理论是怎样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实践的基础上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呢?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郭德宏教授的文章“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将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并作出了初步回答,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张瑞才 《实践》2002,(11):6-7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这个进程中,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正确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从<江泽民同志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来看,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继毛泽东思想之后的最重大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能够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各样的考验,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从根本上说,靠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今后我们要战胜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困难和风险,争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仍然要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具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一、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唯一正  相似文献   

19.
根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产生的两大历史飞跃,可以形成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的实际相结合,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集中探讨了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重大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在内的理论体系,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将对中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而社会主义本质,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而提出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为进一步搞好党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党校学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乌鲁木齐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结合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课堂教学,选择“社会主义本质”这一专题,在中青班开展研讨式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