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当代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社会学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祁永梅 《前沿》2006,(4):231-233
指出当代女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引导当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建议,这不仅有利于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测量的角度,通过自行编制的大学生爱情观取向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爱情观的结构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爱情取向的结构包括四个子维度——经济取向、责任心取向、才能取向和沟通取向,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最后,运用此问卷的调查结果,对大学生的爱情取向的现状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尽管大学生恋爱人数不断增多 ,但多数人并不懂得爱情的本质。因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担起爱情教育的责任。文中分析了爱情观考试的必要性、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90后”青年因感情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越来越多,这其实折射出的是“90后”青年爱情观嬗变问题。由于成长于特定的历史时代,“90后”青年的爱情观己呈现出新的特点,如恋爱动机多元、恋爱方式大胆、恋爱过程简单、恋爱态度前卫等。这种恋爱观的形成是社会文化宽容、价值多元与网络传媒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爱情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为引导“90后”青年树立科学的爱情观,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共担责任,净化网络传媒环境,强化爱情观教育,加强沟通与疏导,打造积极健康的婚恋文化,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5.
王丽 《前沿》2014,(15):207-208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的成名作,它以张爱玲式的苍凉笔调真实再现了葛薇龙由单纯女孩沉沦为风流交际花的全过程。本文将从物欲、情欲两个方面对葛薇龙的形象进行剖析,分析其沉落的必然性,并对现代女性的物质观和爱情观进行了形而向上的思考,以警示当今女性应当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和爱情观。  相似文献   

6.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著名作家,也是法国第一个最勇敢的平民思想家.他的《忏悔录》以强烈的自我解剖精神和热烈的感情抒发,建造了文学史上的丰碑.在《忏悔录》中,卢梭描绘了许多人不能理解的爱情经历以及与旅店佣人泰蕾兹的婚姻爱情.通过分析他的爱情经历和成长背景,可以了解他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力阐述了三毛至高无上的爱情观.强烈的爱情意念里奠定的是她的强烈的人生观与生命意识。三毛的一生都在追求和探索生命的意义。三毛的死不仅是对传统理念和传统道德标准的反抗,也是对她人生价值的最高的肯定。她的情感意识与生命意识几度在海内外掀起波澜,在思想情操上给后人以巨大的影响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上海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各类高校360名大学生的随机调查,对当下上海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学习观、就业观、友情观、爱情观、消费观、政治观、大学生消费分层等内容,同时对城乡学生就业选择的结构性差异、大学生消费分层的社会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里,究竟有多少大学生在谈恋爱?成功率怎样?又有多少大学生已发生过性关系?据专家估计,在当今大学校园中,谈恋爱者占50%,恋爱的成功率为20%,有两性经验学生的比例约为10%。前两项统计比较准确,后一项的数据比较保守。“大学校园的性困惑”已成为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0.
严峻 《前沿》2013,(14):132-133
爱看武侠小说的读者对于金庸以及他的部部经典作品都是非常熟悉的。金庸的每部小说中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本文从金庸笔下各种典型女性人物入手,通过其对爱情的表达,对爱情的追求来获知当代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新理念,即做自己爱情世界里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玲 《传承》2010,(12):106-107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党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面向基层的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但是,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还存在一些困境,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高等教育要增强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要提升到基层就业的观念意识。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党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面向基层的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但是,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还存在一些困境,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高等教育要增强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要提升到基层就业的观念意识.  相似文献   

13.
解冰冰 《传承》2009,(8):96-97
加强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需要,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一项迫切并且长期的工程,要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渠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加强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需要,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一项迫切并且长期的工程,要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渠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5.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其关键在于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本文立足高校实际,从德育教育的角度试论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必要性及其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蒙慧  马向萌 《电子政务》2013,(4):95-101
网络民族主义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新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网络民族主义的重要参与者。在阐释网络民族主义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的表现特征,分析了网络民族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双重影响,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的疏导方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道德失范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一部分大学生情感认识的没落及道德行为规范缺失.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表现方式多样及形成原因复杂,促使研究者深刻思考当代大学生心理生活世界及心理生活质量,探讨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分析失范成因,即从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健康、价值判断和心理成长五个层面,深入探索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是新世纪的“文化新人类”。大学校园既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又是他们心理成长的摇篮。部分大学生由于人格异常而导致自杀现象在大学校园时有发生。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这一“文化新人类”的健康人格,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目标日益多元化、人生价值选择日益主体化、人生价值手段日益功利化。文章分析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嬗变的原因,并提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对人生目的、人生实践进行认识、评价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或观念。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基础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剧烈变化,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