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来自波黑的报道:萨拉热窝无炮声本刊特约记者杨成明,江亚平萨拉热窝专电2月20日下午,我们乘公共汽车沿着被厚厚一层冰雪覆盖的崎岖不平的山路,向萨拉热窝方向缓慢地前进。我们的心情紧张而又兴奋,因为北约空袭最后期限即将降临。轻松的旅途2月5日,萨拉热窝市中...  相似文献   

2.
黄泳 《瞭望》1995,(44)
10月12日波黑又一次停火生效前夕,记者前往其首都萨拉热窝采访,亲身体会到了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人民期望和平的迫切心情.从陆路前往萨市从记者驻在地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前往萨拉热窝,正常情况下可以搭乘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运输巩10月9日,飞机都已飞临萨拉热窝上空,却因地面机场关闭而被迫折回.后来了解到,萨拉热窝机场之所以关闭,是因为那天北约轰炸塞族阵地,维和部队担心塞族报复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次日,在维和部队新闻官员的帮助下,记者先乘坐联合国的飞机抵达克罗地亚港口城市斯普利特,住了一夜,再搭美国广播公司的越野吉普车从陆路前往萨拉热窝.10月11日凌晨3点,吉普车就出发了,  相似文献   

3.
停火后的萨拉热窝本刊特约文字记者杨成明,江亚平摄影记者曾璜萨拉热窝专电残冬尚未退尽,山上还有积雪,而向阳花木却已经试探着抽出新芽了。这个经历了长达23个月战争的城市已经平静了一个多月,已经有了一点活气,只是还战战兢兢,十分艰难。从萨拉热窝机场到市区,...  相似文献   

4.
波黑和克罗地亚曾是前南斯拉夫的两个共和国。战火燃烧在波黑,但与之相邻的克罗地亚也深深地卷入了这场战争。两个国家的首都萨拉热窝和萨格勒布的各阶层人士和舆论对和平协议既表示欢迎,又怀有深深的疑虑,反映了波黑战乱虽已结束,但和平协议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 萨拉热窝:穆斯林 谨慎欢迎 塞族恐慌不安 1995年12月14日,波黑和平协议在巴黎签署时,记者正好在萨拉热窝采访。当天该市  相似文献   

5.
婚礼上的枪声 1992年3月1日,星期日。初春的萨拉热窝天气晴好。这天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的各族人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前一天开始的全民公决——“你是否赞成波黑成为一个享有主权、独立的和不可分割的国家”——将得出最后结果。首都萨拉热窝的街头,与往常休息日相比,气氛似乎有些异样;  相似文献   

6.
贝尔格莱德专电 随着波黑穆克联邦正式全面接管萨拉热窝塞控区的最后期限日益迫近,萨拉热窝塞族居民正在加紧撤离他们的家园,移居他乡。和平协议签署后波黑又出现了一次不小的难民潮。 根据1995年12月14日在巴黎签署的波黑和平协议,原来由塞族控制的5个萨拉热窝市区和郊区将于3月19日正式交给穆克联邦管理,使该市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波黑首都。然而,在与穆克两族打了近4年的仗以后,塞族居民已经不再信任其他两族。由于害怕塞控区被接管后受到穆斯林的报复  相似文献   

7.
1992年4月初,刚刚宣布独立不久的波黑共和国因民族矛盾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刀光血影之中20余万人丧生,100多万人沦为难民。虽然国际社会多方调解,然而这场二战后欧洲最残酷的战争至今枪声不断、战火难熄,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门新闻。1994年2月20日傍晚,也就是在北约向波黑塞穆双方发出的最后通牒到期前几个小时,我和新华社另两位记者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萨拉热窝,并及时向广大中国读者发回了有关波黑局势的现场报道。在萨拉热窝期间,我四处奔波采访,所见所闻。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8.
8月30日凌晨2时,北约突然出动了数十架战斗机对萨拉热窝附近的波黑塞族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与此同时,部署在萨拉热窝附近伊格曼山上的联合国快速反应部队也对塞族阵地进行了炮击,与北约空袭相配合,形成空地夹攻之势.随后两天,北约空袭目标扩大到戈拉日代、图兹拉与莫斯塔尔等地.据负责指挥此次空袭的北约南方司令部司令美国海军上将史密斯称,北约对塞族百多个军事目标进行了轰炸,并取得了“明显成功”.人们不禁要问,在波黑塞族已表示欢迎美国波黑和谈新方案之时  相似文献   

9.
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和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7月17日在日内瓦会谈后说,建立由3个民族国家组成的邦联是波黑结束内战、恢复和平的唯一途径。同一天,由穆斯林方面控制的波黑共和国主席团在萨拉热窝开会后仍未对邦联  相似文献   

10.
贝尔格莱德专电波黑交战三方领导人同前南斯拉夫危机国际调停人8月18日在日内瓦和平谈判中就萨拉热窝市的地位问题达成一项过渡性解决办法。根据达成的协议,今后二年内,萨拉热窝市原有的10个行政区的9个区将由联合国托管(另一个区——帕莱区归属塞尔维亚族),一个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机构协助联合国行政长官执行管理工作,该机构将由4名穆斯林、3名塞族人、2名克罗地亚族人和1名少数民族(有可能是犹太人)组成。协议规定。萨市将成为非军事区,只建立文职警察机构。被托管的萨市将拥有同未来波黑联盟内各共和国同样的授权,但在联盟主席团内不设代表。协议还规定,在托管期间,3方应找到最后解决办法,经联盟主席团批准,托管期限可以缩短。  相似文献   

11.
北约“最后通牒”的来龙去脉徐坤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月9日晚发出最后通牒,勒令波黑冲突各方,尤其是塞尔维亚族,必须在2月21日零点前将其重武器撤离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市20公里,或者置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控制之下。否则,北约飞机将空袭违反规定的重武器阵地。这...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8,(6)
正【国名】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面积】5.12万平方公里。【人口】382万,官方语言为波什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首都】萨拉热窝,人口29万人。【国家元首】主席团行使国家元首职责,由波什尼亚克、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族各一名代表组成,任期4年。主席团主席为轮值制,由三族代表每8个月轮换  相似文献   

13.
贝尔格莱德专电5月5日到6日,距萨拉热窝20公里的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部所在地帕莱市“拉伊斯卡多利纳”饭店大厅里彻夜灯火通明。塞族议会的议员们经过16小时通宵达旦的激烈辩论,6日凌晨4点半投票表决,再次拒绝了万斯一欧文和平计划中关于波黑版图划分的方案,同时决定,将由  相似文献   

14.
国际要闻     
《瞭望》1995,(Z1)
国际要闻(1月23日─2月5日)波黑穆塞双方再签实施和平计划协议波黑穆斯林和塞尔维亚族代表1月23日在萨拉热窝就实施开放“蓝色通道”和执行习个月停火协议达成协议。根据该协议,“蓝色通道”最迟应于1月31日开放,限定只有国际组织运送救援物资的车队及平民...  相似文献   

15.
华盛顿专电对波黑人民来说,1995年11月21日是一个难忘的和平之日.这一天,与波黑冲突直接有关的波黑、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3国总统在美国达成并草签了波黑全面和平协议.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玫瑰园宣布这一协议后,国际舆论纷纷为之欢呼,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些市民禁不住奔走相告、鸣枪庆祝.饱受战争之苦的波黑人民终于迎来了和平曙光.  相似文献   

16.
国际要闻     
《瞭望》1995,(51)
为履行波黑和平协议,12月4日,两架运载多国部队的英国皇家空军飞机降落在萨拉热窝机场,这标志着北约正式开始在波黑部署维和部队.这批维和先头部队以通讯和后勤兵为主,而多达6万之众的大部队要在代顿和平协议12月14日在巴黎正式签署后前往.5日,北约16个成员国的外长和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了特别会议,正式批准了北约多国维和部队即将在波黑实施的军事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7.
国际要闻     
《瞭望》1995,(38)
里约集团举行首脑会议里约集团国家第九届首脑会议9月4日至5日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行.与会各国首脑就地区一体化、缉毒、反对腐败和恐怖活动以及发展同其他地区国家和国家集团关系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北约宣布恢复空袭波黑塞军联合国驻前南维和部队总部9月5日宣布,北约空军已于当地时间下午1时恢复了对波黑塞军目标的空中打击.维和部队司令让维耶9月3日致信塞军,要求他们立即从萨拉热窝撤走重武器,并允许联合国人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巴尔干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火药桶。从那里曾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那里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那里又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最残酷的战争———波黑战争,它导致20多万人丧生,数十万人负伤,200多万人流离失所。去年,在那里又爆发了科索沃冲突,并演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行的78天狂轰滥炸。那么,进入21世纪后,这个火药桶将会怎样呢?美国总统克林顿等40多位领导人于1999年7月30日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举行了首脑会议,通过了“东南欧…  相似文献   

19.
傅培言 《侨园》2014,(11):2-3
<正>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第二次欢迎各位和我以及我夫人一起庆祝德国国庆日。这个特殊的2014年是个回顾一些路标的年份,而这些路标不仪仪影响了德国的历史。有两个日子特别黑暗:100年前,萨拉热窝的两声枪响使欧洲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75年前,德国当时的独裁政权入侵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继而犯下史无前例的痛苦和不公。但是,2014年我们也要庆祝德国和欧洲史上的一个闪亮时刻。25年前,柏林墙倒塌了。数月后,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终成现实。这个日子结束了我国数十年的分裂。同时它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块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已持续40个月之久的波黑内战.近5个月来,由于不断升级以及克罗地亚境内克拉伊纳局势的变化使前南问题的解决出现了新的复杂因素.在国际社会斡旋下,波黑塞族和穆斯林领导人于去年年底签署了停止敌对行动4个月的协议.从今年1月1日至3月下旬.波黑全境基本实现了停火.然而,从3月20日起,穆斯林军队在波黑战场上频频对塞族发动全面攻势.塞军予以反击.双方在各战略要地展开激战.从而使停火协议遭到彻底破坏.此后,战争不断升级.直至6月20日波黑塞军粉碎由穆斯林和克罗地亚联军发动的“解放萨拉热窝战役”.接着攻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