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治理平台,基于社区社会组织的政治功能、治理功能、结构功能与文化功能,党和国家在基层治理中高度重视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由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的“选择性培育”和“代表性覆盖”,社区社会组织面临着活力不足的发展困境。本文认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平衡“自上而下社区社会组织”与“自下而上社区社会组织”的二元结构。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需要同时兼顾“赋能”和“枢纽”双重策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志愿队”和“蓄水池”的功能,实现对社区治理活力和秩序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络的发展,已经开始造就出一个全新的“网上社会”。人类的生存界域和行为活动空间由此而得到极大的拓展和延伸。同“网下社会”一样,“网上社会”的和谐运行同样离不开基本的社会规范和秩序状态。网络行为失范,作为“网上社会”和谐运行中的“扰动因素”,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危害。只有对其加以防范和控制,才能实现和保证“网上社会”的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3.
通过透析目前学界关心和争论的西方与中国“市民社会”的某些研究问题,梳理和澄清三个方面的认识:第一,“市民社会”仅仅是西方化的概念和产物吗?第二,“市民社会”的概念在当代中国需要重构吗?第三,当代中国应该走一条怎样的市民社会道路?进而论述构建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道路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三对关系:一是“中国特色”和“西方道路”的关系;二是“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三是“市民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作为当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在人们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类社会正经历由原子(atom)时代向比特(bit)时代的转变。国际互联网及其拓展的广阔的“数字空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如何认识“虚拟社会”,如何处理“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以及怎样去应对互联网本身给传统社会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一、虚拟社会的概念解读我国学者对“虚拟社会”已有了相关的研究,多数社会学者认为“虚拟社会”就是指“网络社会”,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它的虚…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但它却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所谓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包含一个相对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并没有形成一个可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并提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论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步骤和前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不可或缺的内容。新民主主义理论服务于现实革命斗争需要的有关政策与策略,不能用“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来解读。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关于“稳定”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条件场合不同,“稳定”概念的含义也不同。在用来反映社会政治生活时,稳定是相对于“混乱”、“动乱”以及巨大的社会“震荡”而言的,是用来表述与混乱相反的社会环境和政  相似文献   

7.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8.
高菖 《党建》2013,(4):21-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下,伴随着改革驶入“深水区”和“攻坚区”,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明显加速,进而导致社会矛盾凸显,社会不稳定隐患增多,社会的“风险性”不断放大,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因而,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文明”是与“野蛮”相对的。在一个社会里,如果文明规则发挥不了作用的地方和时候,野蛮的“丛林规则”必然就会发生作用,以维持社会的存续。因此,公平与正义是一个社会的文明之所在,也是对当今任何社会政治的必然要求。“政”作为“治”的目的和“治”作为“政”的实现程序必须是公平与正义的,这样的政治才会是文明、合理与合法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章胜 《理论学刊》2004,(9):46-47
波普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明确提出的“开放社会”的观念,通过对人的理性局限性的哲学论证,揭示了社会政治问题上“乌托邦社会工程”作为“封闭社会”的内在局限性,进而对其倡导的“开放社会”提出了实行“零星社会工程”的建议。波普对“开放社会”的诠释是以批判历史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其理论既建立在关于人的理性局限性的哲学论证基础上,又以西方文明的理性结构作为讨论背景,因而,辨证地对待波普的理论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组织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可忽视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组织”一词在2007年召开的党十七大上开始使用,成为官方正式用语,代替使用多年的“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中介组织”等概念。从“社会团体”到“民间组织”再到“社会组织”,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而蕴涵着执政党和国家的治理理念的变革,意味着公民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认可和重视,是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加速了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22,(2)
在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中,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即“党社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嵌入性领导,塑造了当前中国“党社关系”的“分类嵌入”体系格局。面对高度多样化和异质性的社会组织,党对不同种类社会组织的嵌入性领导采用了不同的政党权力嵌入路径,由此呈现出不同的政党权力嵌入形态,并带来不同种类社会组织的不同自主性状况。“分类嵌入”体系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大的改变,但存在着动态变迁的动能。党的“赋权性嵌入”和社会组织的“协同性自主”代表着“党社关系”变迁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巩建华 《探索》2004,(6):84-87
价值、价值的属性和价值决定基础的涵义各不相同,商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而,商品价值具有“二重”涵义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由于资本主义是“要素”和“资本”本位的社会制度,因此,西方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定义在“效用”之上,强调了商品的自然属性;社会主义则是“劳动”和“社会”本位的社会制度,因此,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定义在“劳动”之上,强调了商品的社会属性。目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一具体国情出发,社会主义的价值理论应该是“一主一辅”的“二重”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说”对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不同诠释,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共和国前30年与后30年的发展分别以“社会危机”与“巨大成就”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体现出来。“五形态论”对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社会与直接“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特征的混淆,使得共和国前30年出现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危机,“一大二公”的高度计划的极端公有制模式也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桎梏。“三形态说”澄清了两种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混淆,正确回答了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模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做“社会公仆”,而不能变成“社会主人”。但是,近来有人提出,共产党员也是人民中的一员,所以应该是“社会主人”,而不是去当什么“公仆”。 这种看法是望文生义,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意。为了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混乱,有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思想是如何提  相似文献   

16.
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朝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前线》2011,(8):26-26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逾万言之中屡见“民”字,通篇体现了“民本”精神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等一系列活动和会议,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七一”讲话中又再次重申和强调了社会管理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资源或社会财产,它具有经济性和生产性。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建构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非常必要,本文提出了“自保障”和“转化保障”概念。在公共部门对弱势群体提供外在的“物”社会保障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以个人为取向和以社会为取向的社会资本,分别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国家和市场不能解决的“自保障”和“转化保障”。弱势群体积累社会资本的具体路径包括建立个人社会网络,建立公共组织,建构信任与规范,促进互惠交换。  相似文献   

18.
同任何社会意识的演进一样,人类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演进亦充分显示了其明晰的社会历史性。马克思曾从人在社会中的发展状况的角度,把全部人类历史划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以前的以“人的依赖关系”为标志的“最初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属于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标志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则属于以“自由人联合体”为标志的“第三大社会形态”,那么,在这三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在本世纪头 2 0年的奋斗目标 ,对于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此谈点学习体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是对“三步走”战略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小康”一词源于《诗·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西汉《礼记·礼运》篇也提到“小康” ,是描述理想社会的一个词语。所谓“小康”社会 ,是仅次于“大同”社会的理想社会 ,有“安康”、“康乐”社会之意。 1979年 ,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国情出发 ,第一次用“小康”这个概…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轨。商品经济社会尚未最终建立的二元结构并存过程中,畸形的“熟人社会”已初露端倪,近期《人民论坛》撰文解读中国式人脉网。五缘——一张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中国长期以来作为典型的农业社会,社会的稳定依靠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这种“五缘”网络来维持。“五缘”成为“熟人社会”的基础。“亲缘”是包括血亲和姻亲在内的宗族宗亲关系,有父族、母族和妻族,其组织是家庭、宗祠、宗亲会等。“地缘”是邻里乡党关系,以籍贯认同的小同乡和大同乡,其常见的组织形式便是各种同乡会馆。“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