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十六大”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们要认识到“三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 ,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39-4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诫全党和全囡人民,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为什么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因此,全党同志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的新特征,不断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令人振奋,深受鼓舞。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当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5.
孙杰  朱融 《理论研究》2002,(6):16-18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这种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吹响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小康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7,(10):22-23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全党全国人民绘制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幅宏伟蓝图。从邓小平当年提出“三步走”战略,到胡锦涛同志在“6·25”讲话中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加清晰,更加鼓舞人心。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六个更加”的标志,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根据十六大报告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我们着重研究了实现小康社会的特定途径和具体“版式”问题,并把辽中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规定为“富民强县,政通人和,红火兴旺”。  相似文献   

8.
明天更美好     
《党风建设》2003,(4):1-1
随着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断推进,我们将迎来更加美好富裕的生活。全国人民关注的胜利闭幕的“两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人大、政府、政协领导集体,将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  相似文献   

9.
《党建文汇》2002,(21):50-51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正确实施这一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近段时间,我们巴渝儿女也在热烈地感受小康、憧憬小康。这充分说明“全面小康”顺天应人。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明确指出:“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阐述,集中体现了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思想。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贯彻十六大精神,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现了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整…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04,(3):6-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是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第一位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为此作出全面战略部署之后,胡锦涛同志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提艰苦奋斗,强调指出:“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这就抓住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问题。艰苦奋斗,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有着丰富内涵和行为表现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树立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觉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埋头苦干,奋发进取。(一)发扬艰苦奋斗的…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可以说,十六大报告是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党的十六大就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动员、总部署。“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战略所要达到的社会发展状态。按照这个部署,我国在上世纪末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人民意愿,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5.
20 0 3年 7月 1日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践证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在新的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国内建设任务 ,我们更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首要任务 ,积极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要求 ,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 ,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 ,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李刚 《实事求是》2003,(2):74-75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 ,全面规划和展望了我国小康社会的灿烂前景 ,这对我们结合新疆南疆地区的实际 ,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一我们党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 ,在实践中必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 ,结合南疆落后地区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03,(1)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年,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面前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争取早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加快发展,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国内生产总值提前翻两番,把吉林建设成经济和科技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比较协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民主和法制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宽俗的省份。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所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十六大所确立的奋斗目标,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十分重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指导全党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必将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报告的重要主题,它既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更是一种理论。与我党其他文献论及的“小康社会”不同,报告首次阐述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阶段、目标、途径、内容等诸方面。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提法拓展了我党关于社会发展的战略理论,标志着现代化理论更合乎中国国情、更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在…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因而全面地理解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深刻把握小康社会与“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我们实现小康社会面临的难题和所要解决的矛盾,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现将理论界关于小康社会理论研究的一些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