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农业大县,要跨越农民增收平台,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必须不断注入新的发展理念.建立新的经济结构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辽宁省昌图县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基础优势,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通过抓龙头带基地、抓基地带农户、抓市场活流通、抓服务促发展,努力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目前,全县“基地+龙头企业+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2007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实现1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2%,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力增长。  相似文献   

3.
常成宝 《共产党人》2004,(20):32-33
中央颁布的“一号文件”,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三农”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盐池县按照中央的要求,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实现了农业生产发展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农民增收趋缓是当前农村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随着加入WTO的日益临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迫切任务。近年来,沾化县立足特有的冬枣资源优势,坚持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振兴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1999年全县冬枣产业实现总收入6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清原县把发挥农民党员“双带”(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作用作为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有力抓手,采取“三个三”措施在全县培养出一大批“双带”能力突出的致富能手,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青林 《求是》2005,(19):22-24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机遇,又面临资源、市场约束增强和体制、机制性矛盾凸现的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要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特别是要实现农业发展观的与时俱进,着力更新发展理念,拓展发展思路,优化发展格局,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发展措施,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六个坚持”…  相似文献   

7.
通辽是农业大市和农业人口大市,农牧业是我们的命脉产业。发展现代农牧业,对通辽来说,是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解决农业问题要在非农产业上找出路,解决农村牧区问题要在推进城镇化上找出路,解决农民问题要从转移、减少农牧民上找出路”的要求,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和思维来谋划农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一个农业大县,8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村工作做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所确定的“十五”期间建设全省综合实力最强县目标的实现。“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县上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千方百计求进步,齐心协力抓发展,形成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努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要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发展农业保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杨燕芳 《唯实》2006,(2):49-51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专门下发了“一号文件”。2005年,中央将“三农”问题继续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又发了一个“一号文件”,而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及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农民的收入从此进入了新的快速增长期。从泰兴市分界镇、河失镇、宣堡镇、珊瑚镇、张桥镇等几个乡镇的调查情况看,2005年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化解,农民增收的基础仍较脆弱。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7):6-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其中就包含对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要求。不能只重视城市、忽视了农村,只重视工业、忽视了农业,只重视城市居民收入提高、忽视了农民增收。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09,(23):58-59
近年来,隆德县农牧局以“促增长、帮民富、惠民生”为核心,紧紧围绕“重特色、调结构:扩规模、强科技,抓增效、促增收”的总体工作思路,把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村建设作为发展和培育设施农业及特色优势产业的主要抓手和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精心培育,示范引导,整体推进,强势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民增收难度大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有增收渠道单一、结构失衡、产业化进展慢、农外就业难等等 ,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在新形势下 ,促进农民增收要“围绕一个中心 ,实现二个突破 ,奠定三个基础 ,推进四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湟中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以10%的速度增长。但是面对人口较多、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这样一个县情,如何持续、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是摆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根据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当前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劳务经济、农产品加工业和以服务业为主的优势产业方面,要力争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要突出一个新字,但决不是标新立异。我不赞成“要想富裕农民,必先消灭农民”的观点,中国几亿农民怎么去“消灭”,消灭了农民谁来从事农业;我不赞成仅仅以外出务工人数多少作为政绩津津乐道,精壮和知识劳动力都出去了,谁来建设新农村;我不赞成资金的平均使力,毛毛雨打湿不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我不赞成农民涌进城市,人为造成地广人稀。农民要富裕、农业要强大、农村要繁荣,农村经济要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彻底扭转农业发展传统的路径依赖,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局”。  相似文献   

16.
闫文义 《奋斗》2011,(8):38-3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畜牧大省和绿色食品大省,更应在保障国家粮食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当前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也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问题。在农民增收难的新形势下,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助农增收的现实选择。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要把发展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作为维护农民权益的关键措施。一、把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影响着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  相似文献   

18.
地处赣中腹地的永丰县,秋收刚刚过去,一场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的“情系农民,心连万家”的活动热潮开始涌动。这是去冬今春开展的“四到户、心连心”活动的继续。政之所兴,在顺民意。永丰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把农民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农民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农民增收作为“第一目标”,解决好农民所思、所忧、所盼的问题。县委决定选派千名干部进驻全县269个村委会,开展“四到户、心连心”活动。通过政策宣传到户,致富项目到户,法律普及到户,排忧解难到户,架起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政策…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购买力,是扩大和培育内需十分重要的方面,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湖南作为中部的农业大省,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我认为,当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应认真研究和探索新阶段农业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创新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胡彪 《当代贵州》2023,(3):72-73
<正>紫云自治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引进优强工业企业,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紫云自治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种养产业,引进一批优强工业企业,不断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