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兴市汤边村有1400多口人,1992年前,村民还生活在贫困之中,人均纯收入只有400元,村集体负债2万多元,村干部的误工报酬无法兑现,村里无人管事,象盘散沙。1993年,党员金力临危受命,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他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大力开发狗脑贡茶和温泉两大特色产业,短短几年时间就摘掉了汤边村的贫困帽。如今,该村已拥有村级积累25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966.7元,是汤市乡的首富村。  相似文献   

2.
从1996年开始,元阳县新街镇的聚起村党支部就把科技的种子播撒在村里的每一寸土地上,带领700多村民快步走向致富路,200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人均有粮650公斤,村里先后实现了水、电、路“三通”。一幢幢钢筋水泥房鳞次栉比,昔日的荒山变成了果园,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处处一派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3.
侯琳良 《学习导报》2014,(24):24-24
村后山石壁上有一天然岩画,神似美女梳妆沐浴,有一块奇石,形如少女临水梳头,梳头溪村村名由此得来。如此诗意的名字,过去并没有让大山深处的村民过上诗意的生活——山多田少,交通闭塞,2011年前人均年纯收入仅1501元,在古丈县贫困“上了榜”。3年后,梳头溪却是一番新景象。路通了,村里建起了茶叶加工厂房,一片片茶园映入眼帘,生机盎然。好多年轻人回家种起了茶,村里茶叶面积有2000多亩,光茶叶一项,人均年增收1500多元。说起如今的生活好光景,村支部书记龙海波声音响亮。变化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4.
2007年,西华县田口乡滩上村又是一个丰收年。村党支部书记王学贞带领村民栽培的1200万袋黑木耳收入达1300万元,人均7700元,再加上其他收入,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全村家家户户年收入都是数万元。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8,(8)
正大庆市红岗区杏树岗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全体村民,针对缺少立村企业、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增收渠道不多的"痼疾",开出了招商引资、兴办村企、改善民生的"三张药方",不断提高摆脱贫困、自我发展能力。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5800元,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招商引资,架起脱贫致富直通桥。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立足靠近主  相似文献   

6.
永兴县三塘乡小尾村党支部书记邓社器,自1998年上任以来,带领村支委和村委会一班人贴心为村民办实事,迎着日头出,顶着星星归,与村民一道摸爬滚打,把小尾村带出了贫困的“泥沼”。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比1998年增加了1200多元。邓社器登上了“永兴县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光荣榜。  相似文献   

7.
走进今天的玛沁县当前村,人们看到的是牧民实现定居化,冬春草场实现围栏化,牲畜实现棚圈化,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的景象。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825元。这个曾经雪灾频繁、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生活贫困的当前村,是怎样旧貌换新颜的呢?当前村村民们自豪地说,因为我们有一个具有良好作风的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8.
贫困地区的农村党支部怎样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这是农村党建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靖宇县龙泉镇南阳村党支部几年来带领农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取得了显著成绩。1998年,这个村的人均收入由过去的不足千元达到2116元。去年,这个村的人均收入达到2610元,一举甩掉了压在头上十几年的贫困帽子。那么,南阳村是如何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呢?南阳村地处高寒山区,全年无霜期不足100天。全村人均耕地2.4亩,粮食生产一直是村里的主导产业,村民的生活维持在温饱状态。1997年,村党支部重新审视村情,因地制…  相似文献   

9.
1999年以前,即使在出了名的贫困县青川,姚林村也称得上典型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只有800多元,村里的大宗电器屈指可数,家家户户可谓都是"贫农". 短短3年工夫,姚林村人平纯收入超过1200元.今年,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村民们依靠栽培竹荪、种植天麻、发展袋装香菇,收入可在去年基础上人平增收1500元,达到2700元!  相似文献   

10.
金鸿 《支部生活》2009,(8):36-36
武定县高桥镇唐家村委会上狮子口村民小组,是一个大山深处只有50户人家227人的苗家小寨。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上狮子口村民小组大搞农业开发、创办综合服务型实体,并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村企结合、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集体经济资产从1995年的1300元发展到2008年的1.5亿多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不到200元增加到2008年的7000元。深山苗寨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全省脱贫攻坚统一部署,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负责帮扶绥滨县长发村。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要求,2017年5月以来,驻村工作队与乡亲们一道,以创新为主基调,在创新中突破,在突破中跨越,推动长发村由昔日贫穷落后、破旧不堪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干群同心、产业兴旺、环境优雅、村民富裕的标杆村。201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9500元,集体资产突破500万元;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2000元以上,贫困  相似文献   

12.
启事     
我今年62岁,现任乳山市乳山口镇改造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尊重农民愿望、维护群众利益,有力地推动了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2005年以来,村集体经济收入都在13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也都在6260元以上。村党支部多次被乳山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我本人也先后多次被评为市镇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3.
敦煌市闸坝梁村是典型的边远大村之一.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1个村办林场,有539户,1788人,耕地面积6330亩.村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共有63名党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01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6.6万元.  相似文献   

14.
“造林”书记□张闯今年56岁的冯树义是辉南县辉南镇永兴村党支部书记。他特别重视抓林业生产,积极带领村民垦荒造林,为村里营造了一座资产丰厚的“绿色银行”,被村民称为“造林”书记。1974年,冯树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立志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他看到村外2...  相似文献   

15.
保靖县复兴镇和平村辖7个村民小组,493户1898人.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80%,党员49人。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345元,比县均低523元。2007年定为省政府办公厅建整扶贫帮扶村。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q2480元,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成为保靖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2007年被湘西自治州评为“三文明”村.2008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先进党支部和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相似文献   

16.
桐柏县安棚镇安岭村地处丘陵区,土地贫瘠,村民祖祖辈辈辛勤耕作却贫困依旧。到2005年年底,全村1798人人均纯收入仅1200元,村集体外债高达140多万元,曾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相似文献   

17.
保靖县复兴镇和平村辖7个村民小组,493户1898人.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80%,党员49人。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345元,比县均低523元。2007年定为省政府办公厅建整扶贫帮扶村。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q2480元,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成为保靖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2007年被湘西自治州评为“三文明”村.2008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先进党支部和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相似文献   

18.
杠头沟村是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东北部的一个贫困小山村。邢志军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是1994年冬天。用“临危受命”这个词来形容那时的情形再恰当不过了。当时,村里的大小矛盾很多,不但老百姓生活困难,村集体更穷,外债有10万多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  相似文献   

19.
太平村位于柳河县城近郊,在这个人均耕地面积不足零点六亩的村里,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几年都在三十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将近四千元。在创建“五好”村党支部的活动中,太平村党支部是如何带领村民走上经济发展之路的呢? 重科技发展效益农业 面对人均耕地面积不足零点六亩的实际状况,村党支部感到,单靠在这有限的土地上进行粮食种植,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党支部召开党员会议和群众大会,集思广益,探讨如何能在有限的土地上产生更高的效益。经过研讨,他们把着眼点落到了依靠地理位置优势,进行产业调整,发展优质高效的农业上。村党支…  相似文献   

20.
媛翌 《支部生活》2005,(1):23-23
在与老挝接壤的勐腊县勐满镇勐满村,有一个傣族聚居的上景龙村民小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尽管这个小组换了若干任小组长和村党支部书记,但村党支部始终把发展集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增加集体积累,抵御市场风险,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扩大投资,繁荣经济,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近两年,全小组114户、512人的年人均纯收入已突破2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