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哲学上,产业是自然界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产业选择作为一种能动的目的性实践活动,不能忽视自然界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这要求产业选择在操作性上的指标设计和选取不仅要体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创新发展前景,更要体现自然界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与协调.  相似文献   

2.
人性的一般与特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富源 《探索》2004,25(2):126-129
一般的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人之为人的性质 ,是作为人的本质特性的社会实践性及其所派生的人的社会性与人的自然性、人的能动性与人的受动性、人的现实性与人的理想性、人的自觉性与人的自发性、人的理性与人的非理性等的统一。特殊的人性是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类”的人性、群体人性、个人人性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3,(7)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育人路径上,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人、改造人、培养人、塑造人,在创造中变得高尚;要在实践中创造灿烂的时代文明,锻炼人、凝聚人、感召人,在劳动中形成竞争力;要在制度规范的制订与遵守中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正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保护消费者权益与构建和谐消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指自然、社会与人相互关系的和谐发展,具体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其中,构建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指向,也是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3,(6)
马克思的"现实人"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存在,"现实人"在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中生存和发展。这些现实的关系决定了"现实人"是多维立体的总体存在,是自然维度、自由维度、社会维度、劳动维度和历史维度的辩证统一。多维统一的人才是"现实人",多维统一确证人的现实存在;"现实人"必定是多维统一的,人通过多维统一表现自身的现实存在。说人是现实的,是说人是有条件的,是相对存在,多维统一是"现实人"的存在条件。"现实人"是多维总体,是不可分割的,任何时候都不能用对人的逻辑分析代替人的现实存在。正确解读马克思"现实人",必须划清与各种形式的抽象人性论的哲学界限。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深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提出是对发展与代价进行反思的结果。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现代思维方式,就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目的地位与主体作用的肯定,把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取向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以人为本”必然要求“能力本位”。从思维方式转变的视角研究以人为本,必须辩证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组织、人与他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儒家的和谐思想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普遍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的身心和谐,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儒家要求人们“和为贵”,互相容忍,互相尊敬,和谐共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文化表现为“天人合一”、“天人相分”等思想;在人之身与心两方面,儒家重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要求人们重视生命与道德、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和谐统一。儒家的这些思想精神无疑对缓解和解决当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失衡和矛盾提供了智慧的源泉。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如何开发而不破坏,从而为…  相似文献   

8.
一、环境道德的内涵与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意义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运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  相似文献   

9.
对构建社会公德新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林 《新视野》2003,(2):66-67
在社会公德的建设问题上,过去我们把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只局限于人类社会,把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只局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事实上,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空间在不断扩大,它已经从人类社会发展到自然环境领域和虚拟网络社会。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在不断的扩展,它已经从主要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调整人与人自然界、人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应由人际关系道德、自然环境道德、网络道德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0.
《易经》深刻地揭示了人处于天人、时代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人是有限性存在者。同时,《易经》又形而上学地将阶级社会的天人、时代与人、人与人的关系看作是永世不变的关系,违背了历史发展的事实。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批判《易经》形而上学历史观的同时,积极汲取其关于人的有限性思想的有益成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人民福祉,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1.
文化育和谐     
正构建和谐社会,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  相似文献   

12.
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之上。生态文明不仅要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还要积极促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长期以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思想内在地要求在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的取向上要依靠人、尊重人、爱护人,并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的,但其理论与实践的统摄前提在于"人的解放"的实现。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为基点,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人的解放问题的关注与回应以及对当代中国在人的生存与解放问题上的困境与转向进行梳理,可以实现对以人为本思想提出背景的另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设有社会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3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200余人。学院同时承担全校2万多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课教学工作。学院设有经济系、社会学系、马列教研室、思品教研室、理论与实践课教研室和实习实训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博士(含在读)12人、硕士45人。  相似文献   

15.
论创造与人     
创造与人的共同之处往往是表面的,而诸多的差异却是根本性的。创造与人的关系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关系。创造需要人,人是创造的存在方式。人需要创造,创造是人的本质发展方式。创造所示的丰富内容,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其实创造与人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创造哺育人,人反哺创造。创造与人是互动性发展的和交叠式共生的。对于创造与人的关系要历史地、辩证地、灵活地去理解,二者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有史以来我国人民,特别是士大夫和迁客骚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只要留意,便可从大量的诗文、典籍及其传说中见闻人与人、人与畜禽、人与大自然“贵和”,以及“贵和”的重要性和怎样构筑“和谐社会”。人与人“贵和”———《论语·颜渊》》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  相似文献   

17.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来.人们对此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聚焦。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调适是使个体保持自身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个体自身和谐的心理调适、人与人和谐的心理调适和人与群体和谐的心理调适等方面讨论心理调适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1、必须确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必须对大量的价值现象作出思考,价值问题普遍存在。和谐社会中价值问题的核心是人的价值问题即人与其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与失、义与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展价值与稳定价值是和谐社会中重要的价值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