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讲话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党成为执政党,掌握了政权,有了调动全国人、财、物等资源的权力,而且权力之大,可调动的资源之多,都是执政前无法比拟的。大批党员、干部担任了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领导职务.手中都掌握了这样那样的权力。党的地位的变化、党员和干部的地位的变化,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新的极大的考验。最主要的问题是:党的各  相似文献   

2.
权力是什么?权力就是责任。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共产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首先,要正确的认识权力。我们各级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赋予权力的目的就是要求干部用权力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利益的工具。在我们党的干部史上,曾经涌现出了像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党的优秀干部,他们之所以深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而名垂青史,其核心问题是他们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充分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为人民的幸福谋利。同时,也出现了像成克杰、胡长清之…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站在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高度,从执政党和党员、干部的地位变化出发,特别是紧密联系建国50多年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向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提出了必须思考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党的各级干部是否真正懂得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能不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从现实情况看,确有那么一些党员干部为图个人、家或小集团的私利,经受不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思想道德严重滑坡,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发生蜕变,最终跌入违纪违法的深渊。其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在思想上真正解决好权力观的问题,放松了学习,忽视了主观世界的改造,由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潭。因此,开展思想教育,着力解决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问题,是干部队伍建设须臾不可放松的最基本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作为党的干部应该有什么样的权力观?这是新形势下各级干部需要用实际行动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掌权为公、用权为民,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每个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要弄清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拥有一分权力就意味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有十分的责任,掌权就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为个人捞好处、谋私利。  相似文献   

5.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其中,为民的核心就是要保证权力为人民服务。作为领导干部,每个人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权力。如何使用好权力。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搞清的问题。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先搞清你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来自于哪里?在我们的国家,人民是国家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因此,人民的权力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而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每一位领导干部的手中,都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怎样行使手中的权力,是衡量干部好坏的一把尺子;用权力为人民谋利益,是“三个代表”的要求,是党性原则的要求,必然是受人民拥戴的干部;反之,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则从根本上背弃了党的宗旨,这样的干部是共产党内的蛀虫,这种腐败分子,必为人所不齿。在全省各级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教育的活动中,我们有必要再次剖析一些典型案例,牢记权力错位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常务副市长马向东一案,虽已众人皆知,但这一窝案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梁福全,却鲜为人知。这是一起典型的知法犯法、以权谋私案,本刊刊载此案例,意在引发广大读者对权力的深层次思考。愿各级领导干部以此为鉴,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相似文献   

7.
《党建》2001,(1)
如何用好党和人民给予领导干部的权力?汪洋湖同志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在他的的眼里,权力的背后,是责任,是清贫,是公仆意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去服务,去牺牲,去奉献。汪洋湖同志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对每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抓好落实;对国家的钱,精打细算,花在明处。权力在他手中,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正是因为他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与拥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都应该成为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忠实…  相似文献   

8.
当好人民公仆是我们党对各级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各级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把为人民服务视作共产党人的天职,并强调了党的干部要“永做人民的忠实公仆”。这就要求干部必须行使好手中的权力,时刻铭记权力是人民所赋,权力也要为民所用。用好权力既要有“制度的笼子”来监督,又需要党的各级干部的高度自律。“制度的笼子”是对干部权力的外在制约,高度自律则需要干部从内心端正自己的权力动机。  相似文献   

9.
《前线》1998,(11)
公与私的考验是当前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面临的主要考验。能不能经得起这个考验,尖锐地摆在我们共产党人的面前。公与私的考验首先表现在如何对待权力。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你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权力姓“公”而不是姓“私”,因此必须用它来为人民...  相似文献   

10.
袁新华 《学习导报》2011,(18):18-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各级领导干部都或多或少地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能否认真履职、正确用权,自觉接受监督,既是保证领导干部个人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又是促进一个地方和单位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权力是一种政治强制力,是迫使他人或他团体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这种政治强制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是掌握在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权力本身没有良莠之分,有好坏之别的是对待权力的态度,是使用权力的行为,也就是权力观。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权力观正确了,就会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为人民谋利的工具,人民就会赞成他,就会放心地把更大的权力交付于他;反之,权力观扭曲了,就会把权力当作“私有产品”,当作为自己、为家人、为小团体捞取“油水”的“资本”,  相似文献   

12.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对党的干部的根本要求。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真正认清权力的性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增强公仆意识,自觉地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源自哪里?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显然,在我国,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主体,是权力的委托者,权力姓“民”名“公”,只能用来为民谋利,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绝不允许成为谋…  相似文献   

13.
树立宗旨意识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前提和基础。权力观就是对权力的观点和看法,以及如何对待权力、把握权力、使用权力的态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来自人民、用于人民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正确运用权力和为人民服务的一致性,为各级领导掌好权用好权,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权力为人民服务的作用,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经常加强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改造,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体现…  相似文献   

14.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即为利国利民之器;出轨寻租,即为害人害己之具。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受党教育多年,都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理性思维能力,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利益和诱惑面前知行脱节、明知故犯,用权力做交易,损害党的事业,给党的形象抹黑,自己也难逃法律的制裁,身败名裂。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在知行统一中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像习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5.
楚奇 《党课》2013,(4):61-63
胡锦涛同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白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6.
一是处理好权力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权力历来与利益紧密相连,或者说权力从来都是用来谋取利益的,要害在于用来为谁谋取利益,为人民还是为自己,为少数人还是为多数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党,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从上到下,落实到了每一个党员身上,使党的干部在整体上为人民谋利益,因而长期以来深受人民的拥护、支持和爱戴。但是,我党的领导干部中也有一些人,完全从个人利益出发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把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借以攫取钱物,捞取好处。他们之所以腐败堕落,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处理好权力与个人利益的…  相似文献   

17.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45-4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也不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党处于执政地位条件下,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前途、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党的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18.
勤政与善政     
当前,我们党正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思考、探讨和研究执政为谁、用权为谁的重大课题,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领导者都掌握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权力。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领导者一定要摆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让手中的权力在为人民服务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令人焦虑的是,现实生活中,浪费权力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有些人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享受着人民给予的俸禄,却不愿为人…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组部部长曾庆红5月29日在中央党校选调生培训班学员座谈会上指出,立党为公,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和最高准则,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和最高准则,是我们党的执政之本,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自觉地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应该指出,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面对“四个多样化”的日益发展,绝大部分领导干部都能够经得起考验,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但也有少数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经受不住执政…  相似文献   

20.
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构成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围绕执政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当前,要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树立三种科学的执政理念。一是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这是为谁掌权的问题。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是党执政的具体实践者。如何正确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仅要确立坚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而且必须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