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于佩常 《奋斗》2007,(8):54-55
三国时期所以形成了这样一种讨论之风,是有其客观环境的,当然也是与主臣上下共同努力,相得益彰有直接关系的。 其一,严酷的社会政治形势,要求有识之士尽其所能,发挥其才智,也迫使帝王和诸侯行开明政治,以集思广益,权衡利弊,慎重决策。正所谓“明君在上,听政采言;人臣在下,得无隐情。”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在长征中遇到的最为严重的一场斗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935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于6月中旬到达四川懋功地区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这时,中共中央和红军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统一的战略方针、确定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分析了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主张红军继续北上,在北方建立抗日前进阵地,领导和推进全国抗日民主运动。而担任红…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抢渡金沙江11935年4月下旬,长征中的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抵达金沙江畔。金沙江属于万里长江的上游,水流湍急,冰冷彻骨,因江底盛产金沙而得名。金沙江的两岸,多为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地势险峻。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要想彻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就必须尽快渡过金沙江。1935年4月29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抢渡金沙江的命令。命令指出:由于两个月来的机动,我野战军已取得西上的条件,一般追敌已在我侧后,但敌已集中70个团以上的兵力向我追击,在现有地区我已不便进行较大的作战机动。与…  相似文献   

4.
黄鑫 《新湘评论》2008,(7):51-51
千百年来,华佗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由于医术高超,他被后人誉为“神医”。时至今日,人们还常常将医术精湛的医生称为“华佗再世”。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红二方面军在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以后,红军其他主力部队也相继离开原来的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红二方面军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组成较晚。1930年7月,湘鄂边地区的红四军和鄂西地区的红六军在湖北省公安地区会师,组成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全军团约一万人。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1934年5月,红三军转战黔东地区,创建黔东苏区。1933年6月,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十七师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十八师组成红六军团,次年8月奉命西征,在湖南桂东寨前圩建立红六军团领导机关,…  相似文献   

6.
会理会议——毛泽东怒斥林彪“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巧渡金沙江的胜利,使红军摆脱了长征以来被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围追堵截的被动局面,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这样,当国民党军队追赶到金沙江边时,距离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已  相似文献   

7.
“大渡桥横铁索寒”1935年5月24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机关、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纵队进入彝族区域。为了不打扰彝族群众,毛泽东和同志们一起,露宿在树林中。当天晚上,英勇的红一方面军先遣队顺利占领石棉县的安顺场,随即控制了大渡河的安顺场渡口。大渡河是长江的上游,它流入岷江  相似文献   

8.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西北1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参加长征的红军三大主力之一。1930年3月,由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武装起义建成的红军第十一军改编为红军第一军,开辟了广阔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1年1月,红一军与鄂东南地区的红十五军组成红军第四军,随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又建立了红二十五军。11月,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全军约3万人,在鄂豫皖地区赢得了多次大规模战役、战斗的胜利。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的第四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向西转移。19…  相似文献   

9.
说“四知”     
孙锡辉 《奋斗》2002,(10):56-56
三国时期的曹袁官渡之战、吴蜀与曾魏的赤壁之战和吴蜀的夷陵之战,堪称“三大战役”。这三大战役以火攻为特征,引发了三场大战火。袁军的数千辆粮车和鸟巢的大粮仓化为灰烬;曹军所有的连环战船成为火海;蜀军的40余营寨酿为火龙。三大决战败方大伤元气。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指挥军事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后,军事路线、军事战略指导方针和作战指挥由秦邦宪、李德所包办,造成了红军作战的屡屡失利。在遵义会议上,秦邦宪、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被撤销。遵义会议以后,虽然毛泽东进入了中共中央领导核心,重新回到了红军领  相似文献   

11.
刘伯承与彝族首领歃血为盟1935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的会理会议,统一了中央和军队高级干部对遵义会议以来中央关于军事战略战术的认识,确定了今后的行动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党内对失去中央苏区而缺乏胜利信心和存在怀疑不满情绪,是右倾思想的反映;改变中央军事领导的意见,是违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和解决了事关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除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党和红军的强烈要求、与会同志的积极努力以外,也是与毛泽东卓越的政治远见、政治智慧和实事求是精神分不开的。首先,毛泽东鉴于当时在长征途中  相似文献   

13.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公元280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其间演绎了一幕幕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本文从刘备集团外交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其外交思想、外交理念,包括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谷牧 《新湘评论》2010,(4):40-41
把对外开放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来组织实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经历了一段酝酿讨论的过程。1978年5月,为了借鉴国外经验,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让我带团去西欧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15.
谷牧 《学习导报》2010,(4):40-41
把对外开放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来组织实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经历了一段酝酿讨论的过程。1978年5月,为了借鉴国外经验,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让我带团去西欧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16.
三国时期社会急剧动荡,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三国志》充分展现了战乱频繁的社会环境之中,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中国史书中相当出色的一部良史。著名史学家裴松之称其“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三国志》反映三国时期政治体制的变迁主要经历了宰相权力的削弱,三省机构的出现及监察职能的强化等方面,同时也揭示并应证了这些变迁背后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从1906年13岁起始读《三国演义》,到1976年9月逝世前还以赞赏的口吻谈论曹操自学成才,毛泽东评读三国历史整整70年.他读三国历史持续的时间之长、评三国历史涉及的范围之广,均为世所罕见.仅就三国人物而言,经毛泽东仔细评点的就多达30人.如曹魏集团的曹操父子、郭嘉、夏侯渊、刘晔等,刘备集团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孙吴集团的孙权、周瑜、吕蒙、陆逊等,司马氏集团的司马懿父子,其他军阀如董卓、吕布、袁绍、刘表等,几乎囊括了三国时期各实力集团的主要人物.一方面,毛泽东的点评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在切中要害的同时,往往又能发前人所未发,可谓把历史读活了.另一方面,毛泽东又并非就史论史,而是紧密联系实际,阐幽发微,以史为鉴,可谓把历史用活了.  相似文献   

18.
博古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后犯过许多错误,但在留项英、陈毅在中央苏区领导坚持斗争这件事上,算是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8万余人在瑟瑟秋风之中,迈着沉重的步履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漫漫战略转移的征程。  相似文献   

19.
刘继兴 《廉政瞭望》2012,(12):78-78
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曹丕称帝后,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野王侯,后再转封都阳侯。《魏略》中记载,曹洪敛财有术,是曹操手下诸人中的第一巨富。但曹洪却吝啬刻薄,为此差点丢了小命。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胜利完成长征在长征中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中共中央和红军一方面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一方面面临着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又必须面临并战胜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活动。尽管中共中央一直坚持对张国焘采取团结、教育的方针,然而张国焘却一再拒绝中共中央苦口婆心的忠告,一意孤行,在给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电报中仍然坚持其“乘势南下”的错误主张。同时,他密电右路军的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中共中央。在右路军的叶剑英看到电报后,立即飞马报告毛泽东。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中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