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全城关注"好人365"让感人事迹家喻户晓自中国文明网开设"好人365"栏目以来,每天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宣传"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其中有好民警、好姑姑、好儿女等感人故事,在全国掀起了读好人故事,学好人、做好人的热潮。海口发动海南日报、海口晚报等全城媒体积极开展"好人365"宣传工作,开设"好人365"专栏,定期报道好人事迹,在市民群众中大力褒扬他们的凡人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4年9月5日中国文明网开设《好人365》专栏以来,每天都会有一个承载着正能量的"好人好事",感动着万千网民,产生着巨大的社会影响。"仁义诚敬孝"、大德耀中华,《好人365》栏目通过挖掘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亮点,用一个个质朴动人的真实故事,深刻诠释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每天一个"好人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文明网"好人365"专栏每天推出一位好人,每天讲述一位好人故事。自去年9月份以来,共推出200余名"中国好人"。这些"好人"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们用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诠释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精神和新风貌!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历漫长岁月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仍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教科书"。这些优秀文化历久弥香,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更是人生的"心灵鸡汤"。"好人365"中的当代"中国好  相似文献   

4.
<正>《好人365》自2014年9月5日开设以来,每天简洁明了地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平凡故事,切合了现代人快速阅读方式,让更多人走近好人、感知好人、礼敬好人、争做好人。重庆充分运用各种媒介,用好《好人365》大平台,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宣传好人,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好人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5.
正从2014年9月5日起,中国文明网推出《好人365》专栏,每天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故事。该栏目贴近群众,生动写实,开辟了网上典型宣传的新阵地,吹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号角。珠海迅速响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好人365》栏目"中国好人"的事迹进行跟进报道,广泛宣扬每一位"中国好人"的平凡故事,激励市民  相似文献   

6.
<正>《好人365》由中国文明网首倡推出,并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发播以来,在人民群众中引起积极热烈反响。笔者以为,《好人365》好就好在"落小""落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接到了地气"。真实可信,激彻人心伴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国文明网每天推出一个"中国好人",每天都有一个传递爱心的故事,温暖人心、感人肺腑!这些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见义勇  相似文献   

7.
正临近岁末,盘点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时,自然忘不了中国文明网的《好人365》,可以说,她充实了我的2015。《好人365》专栏以每天讲述一个好人故事的频率,将大量好人故事从社会各个角落推到时代前台,让道德文明的天空星光灿烂,绽放出动人的光彩。2015年,我把大量的业余时间几乎全用在了阅读《好人365》上,在相伴相守中感动着。"好人"是美的化身,美在德、美在品、美在魂、美在情。每天接触《好人365》,让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文明网的《好人365》栏目天天传播好人正能量,让我们为之深情感动、深切感怀、深刻感悟,这不仅是全国道德模范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好人"的集聚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源头活水"。其一,《好人365》具有引领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特质。"好交警""好医生""好老师""好媳妇""好老板"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再次打开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感慨良多。我们看到,在每天讲述的好人故事中,主人公都是雷锋式的"好人"。他们崇德向善、仁慈博爱的胸怀和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行动,与雷锋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与时俱进,用自己的行动给雷锋精神注入了新内涵,续写着雷锋精神的新篇章,也为雷锋精神做了全新的好"注解"。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文明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组成的"五网联盟",自2014年10月27日起同步共推《好人365》专栏,每天在网上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截至目前已推出647期。《好人365》栏目开设以来,陕西省榆林市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协调会,并制定《好人365宣传方案》,要求各媒体、各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好人365》栏目的宣传。  相似文献   

11.
<正>一年多来,五家中央新闻网站、100余份都市报纸,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版面、不同的设计,传播着同一个名字——"好人365"。一个网上道德栏目,缘何得到中央各大网站和全国各地一百多家都市报纸的青睐?同步讲述凡人善举精彩故事的"新阵营"中国文明网《好人365》专栏依托中央文明办开展多年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讲故事的形式,每天讲述"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中央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9月5日,中国文明网推出《好人365》栏目,每天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威海市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和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大力推广《好人365》专栏:广泛刊播好人的感人事迹,形成好人故事宣传铺天盖地的势头;并在全国首家推出地方版《好人365》,宣传威海本地的好人好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丰富"君子之风·美德威海"道德建设品牌的内涵,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中国文明网《好人365》在钦州落地生根,八百多位封面人物的先进事迹影响并引领着钦州市的广大群众,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凡人善举不断涌现,全市形成争做"钦州好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好人365》故事贴近生活,引导市民崇德向善《好人365》封面人物,几乎全是草根群众,质朴、忠厚。他们的故事,从细微处入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文明网《好人365》以专栏专题报道形式,集中宣传百姓身边的"中国好人",让"好人"成为每天闪耀的文明符号。作为一家都市报,《邯郸晚报》敏锐地看到了《好人365》栏目善讲故事的鲜明特色,于2014年10月31日开始在重要版面同步刊发《好人365》封面人物事迹,形成报网互动融合的创新,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好人365》栏目为都市报读者带来了全国的丰富感人故事、精神食粮《邯郸晚报》是河北省邯郸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国家精神的支撑;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崇高精神的砥砺;持有崇德向善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如今,在"中国好人榜"和"好人365"等一批"中国好人"专栏的推动下,好人事迹广泛传播,好人行为广泛弘扬,好人精神不断激励社会垂范道德,引导公民磨砺品行。"美德中国"处处有美丽,时时有好事,步步有好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9月5日,一个叫《好人365》的专栏出现在了网民的眼前,栏目依托中央文明办开展多年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讲故事的方式,每天在网上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栏目推出两个多月后,中国文明网又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五网联盟"同步共推《好人365》专栏,在更大范围传播好人事迹。曾经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好事不出门",做好人好事不需要高调宣扬,只需默默无闻地做就可以了。但《好人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个好人,如同一张张亮丽的道德名片、一首首激昂的生命礼赞、一盏盏璀璨的引路明灯,擦亮了我们的眼睛,温暖了我们的心灵。越来越多的好人涌现,让我们的身边多了一些美好和温暖。《好人365》这部平民英雄谱里,有"电力蜀道"18年巡线路,每天徒步穿越悬崖峭壁的"好电工"周红亮;有山区支教9年的"好老人"朱敏才、孙丽娜;有退休20载带病写600万字巨著,无偿献国家的"好专家"杨衍忠等等。走近一个好人,便多一份笃定;认识一个好人,便多一份感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9月5日,中国文明网开设《好人365》专栏,每天讲述一位"中国好人"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在全国各地引发学习热潮。作为以打造"好人之城"为重要目标的广东省惠州市,围绕《好人365》专栏特点,探索出一条极具本地特色的宣传推广之路,在全市营造了思善、向善、行善的浓厚氛围,道德之美正源源不断地温暖着民众心灵,成为文明传播新常态。全媒体融合齐发力传统媒体报道突出深度。在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文明网自2014年9月5日开办《好人365》以来,每天讲述一个中国好人故事,已刊发好人事迹950余期。济南市积极响应,紧跟步伐,精心做好身边好人特别是中国好人、好人365封面人物的宣传工作,组织《济南日报》《济南时报》等市属报刊开设《好人365》专栏,同步定期刊发《好人365》故事,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同步转发好人事迹,充分发挥好人典型对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新风尚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市黄保铭、孙  相似文献   

20.
<正>"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每天阅读《好人365》,都能感受到一股"爱的力量",这种力量宽人心怀,叫醒埋藏心底的善良,予人以宝贵的道德启示。"好人"是什么?他们是大漠中的清泉,给予人们惊喜和力量;他们是大海上的灯塔,带给人们方向和希望。同时,他们也是精神家园的"创业者",在道德领域打造出一个个"样板工程"。"好男儿"张树红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别样诚信":在一个残疾人身上,在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诚信美被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他的感人故事表明,诚信并非保暖之余的额外追求,而是一项基本的为人准则。张树红的事迹体现了弱势群体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