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两学一做"关键在践行。党员干部只有把思想除尘、党性提纯、作风革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锻造"四铁"品格,才能成为合格党员。打牢信仰根基,做到铭记初心、不改初衷。人一旦有了崇高的信仰,人生就有了"诗和远方"。"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信仰,是一座抵御诱惑的精神堡垒,更是一种护佑理想实现的强大动力。要在理论追随中坚定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  相似文献   

2.
王智慧 《世纪桥》2013,(15):43-44
审美是人生与世界的当下合一,信仰则是人对未来这种合一状态的期待和憧憬。正是美的自由精神一步步把品德规则提升到自由之境,道德信仰则是在人生信仰的统摄下,在自律的基础上对某种道德理想的笃信和奉行。政治美学的实质就是把一部分人的利益打扮、升华为所有人的普遍利益,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理想的政治形态的坚定和执着的追求。人不但理性地参与法律,而且移情于法,体现法律的人文关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3.
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是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伟大工程、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魅力的内在要求,要坚持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仰关系和信仰特性、又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代化和大众化发展要求的原则。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克思本人的生命实践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六个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一是相信世界自足自生,不信鬼神;二是坚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四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六是自觉坚持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4.
明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是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伟大工程、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魅力的内在要求,要坚持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仰关系和信仰特性、又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代化和大众化发展要求的原则。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克思本人的生命实践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6个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一是相信世界自足自生,不信鬼神;二是坚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四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六是自觉坚持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5.
人生理想是人生哲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人的自身价值、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的集中体现。人是在确定和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呈现自身的价值的。理想的状况和性质,对于人的成长极端重要。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航标和灯塔,始终照耀着人一生的前进道路。自古以来,人们十分崇敬和铭记那些为追求崇高理想和信念而奋斗不息,虽百折而不改初衷的人士,并把他们视为人生的楷模和民族的脊梁。那么,什么是崇高的理想?为什么要确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怎样才能确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呢?一、为共产主义奋斗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  相似文献   

6.
信仰是人的本质需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信仰发展的伟大成果,具有丰富的哲学底蕴。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现了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价值理想,是人类终级关怀的不懈追求,其所倡导的崇高理想在人类长期不懈的奋斗下,一定会成为现实。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历史发展认识的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现实生活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徐能毅 《红旗文稿》2012,(17):25-28,1
当前,无论对全党还是全社会来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是一个严肃而重大的话题。《党建》杂志社徐能毅《马克思主义不重视人文关怀吗?》一文认为,一些人马克思主义信仰失落的重要原因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了解不够、理解不深。马克思主义是有史以来最具神圣性、崇高性的信仰,是彻底的人文关怀,是真正的灵魂不朽,是人类文化自信自觉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8.
真正科学的经济学应是合科学伦理判断的经济学.科学伦理即促进人生幸福的伦理.合科学伦理判定的经济学也即促进人生幸福实现的经济学,经济学的根本主题只能是人生幸福.幸福主题缺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缺陷,也是此经济学不正确性的根本原因.关于幸福实质的不同认识并不妨碍人们在幸福人生必备的基本要素方面达致共识,追求“物质化”的客观标准恰是妨碍人生幸福实现的重要原因,牺牲的意义在于能避免或减少牺牲.所以关于经济学落实幸福主题的主要问题实际上均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9.
快乐是一种人生境界。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真正意义,才能幸福与快乐。儒家认为快乐人生是一种减担哲学。佛教认为,快乐人生是一种放下哲学。道家认为,快乐人生还是一种坐忘哲学。三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它们都认为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在构建的物质家园中,大力提倡减法哲学,减去过度的物欲追求,减去一切过度的执着和浮躁,减去一切有害于人生快乐的不必要的情感,追求一种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获得人生的真正幸福和快乐。如果人在追求物质生活上采取减法哲学的话,那么,在精神生活则采取加法哲学。从哲学上看,要提高人的快乐指数,就要走出二分法的思维困境,学会用二合一的辩证法思考问题。在寻找人生乐点上,可以将人生的乐点归纳为人乐与天乐两大类,约有十四个乐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主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国银 《探索》2000,24(1):64-66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迄今为止人类信仰史上最伟大的信仰,是科学的、现实的、健全的、崇高的信仰。现在人们的信仰需求已经觉醒,信仰争夺战已经开始。青年是各种信仰争夺的对象。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信仰教育观,是高校青年教育的当代主题。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论和理性主义幸福论从人的本性、经验出发探讨幸福,初步揭示了需求等元素和幸福的关系,对幸福实现也有浅显的认识,为马克思幸福观的问世做了铺垫。马克思自觉地从实践出发对幸福的本质、内容展开了系统深入的哲学思考和研究,站在实现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审视幸福实现。马克思主义者将社会伦理思想和社会实践理论辩证有机融合,继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进一步揭示了幸福的基本属性,诠释了幸福悖论,有助于人类在实践基础上自由自觉的追求并实现幸福。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站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高度,面对中国社会现实,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提出了主要通过提高人的内心修养、理性自觉的自律方式和外在的他律方式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的人学思想。通过自律的方式来培育和改造人主要表现在:第一,以崇高的理想、信仰改造人的世界观。理想信仰是提高人内心修养、理性自觉的根本,也是人的世界观的集中表现,必须以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改造人们的世界观。邓小平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树立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玮  张加明 《学习月刊》2011,(10):30-31
信仰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生的教育,是对人生的最高意义和最高的价值的追求,是对自己人身状态的一种精神超越。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14.
论人的自由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被马克思看作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自由是人的本质与价值,探究发展着的人的本质和价值,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正确认识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必要前提。西方学者与马克思主义都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人的自由。其实:任何社会的终极自由仍然是个人的自由,自由应该是对所有意识形态的超越,要培养公民的个性与人格自由,使人的自由的促进作用得到发扬,使人的自由的消极作用得以减弱和避免。另一方面,我们应坚持政治学追求民主与发展的价值取向,而且认识到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真正目标以及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主动地追求与实现个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7,(5)
我国自1978年开始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事业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几乎进入了一个按需所取的幸福时代,但人们的幸福感却并没有伴随物质的增长而增长。人们为了实现所谓的幸福,片面追求物质生活的最大化,忽视了幸福的最高境界是精神上的幸福,人们自觉与不自觉地进入了一个物欲横流且信仰荒芜的时代。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入手,谈谈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本文简称"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旨在帮助人们正确看待幸福,追求幸福、实现幸福。  相似文献   

16.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道出了支点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在此所论及的精神支点,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生活过程中赖以实现人生理想、追求事业成功、产生情感愉悦、取得心灵自由、收获生活幸福等精神意义上的依靠点、支撑点和平衡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能否在诸多方面寻求到人生的精神支点并善于凭借这些精神支点摄取巨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冯晓宁 《世纪桥》2010,(11):46-48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自由"一词就已经被人们不断地提及,而真正赋予"自由"以科学含义的却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本文将从人的本质根源出发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自由思想。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新的更加全面的阐述和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为新的起点,中国道路进入了新阶段新境界。道路决定命运。传承历史、面向世界、面对当下、走向未来,坚持中国道路,需要强有力的领导,需要有先进正确的领导观念引领,因而也就需要率先并且不断变革领导观念。这一变革,既是冲破僵化,也要避免西化。变革首先是理念上的、价值导向上的,首要的是实现从发展导向到信仰导向的根本性变革。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核心价值体系,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的发展,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这是真正回到了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根本理想和信仰;把民族的梦、人民的梦和每一个人的梦统一起来,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改革创新、开放包容、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这些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我们全党和全民的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19.
据说有这么一个大学生,说“我的最高信仰是自由!”而“我的自由,一句话,就是放纵、任性。”他一直在追求这种“自由”,反对“外界的干涉”,包括反对父母的管教,甚至敬佩盗窃杀人犯冯大兴。这样,他终于“自由”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自由”地走进了公安局。只是到这时他才醒悟,写下了“‘自由’,我今天才真正理解您!”的自白。自由,这几年忽然成了少数人追求的神圣目标了。但是,自由从来就不是绝对的。这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结成了各种各样的互相依存的关系,每个  相似文献   

20.
钱美娜  王永贵 《求实》2016,(4):10-16
幸福是人类一直以来都追求的目标,每个时代也有着不尽相同的幸福观。与以往的幸福观相比较,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科学的、实践的、大众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幸福观,实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两个层面上的统一、劳动与享受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在历史进程中的统一。加强民生建设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