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王夫之认为治吏"必严",而且必须"严于上吏",同时必须依托于法律、道德、榜样力量三条路径形成强有力的保障制度。王夫之治吏思想的借鉴、启示意义:首先,"任人唯贤"是清明吏治的活水源头。选拔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官员将会极大地减少贪污腐败的风险和治吏的成本,并能够为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贬任永州司马期间 ,一次送别他的同乡好友薛存义 ,“载肉于俎 ,崇酒于觞 ,追而送之江之浒” ,极尽依依深情 ,并为之挥毫赠序。序不长 ,其文曰 :“凡吏于土者 ,若知其职乎 ?盖民之役 ,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 ,出其什一佣乎吏 ,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 ,天下皆然。岂唯怠之 ,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 ,受其直 ,怠若事 ,又盗若货器 ,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 ,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 ,何哉 ?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 ,如吾民何 ?有达于理者 ,得不恐而畏乎 !”(文见《柳宗元集》第二十三卷)这段赠言的大…  相似文献   

3.
<正>魏源语粹见利思义与见利思害,讵二事哉?无故之利,害之所伏也;君子恶无故之利,况为不善以求之乎?不幸一碣,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不求荣,斯无辱:不干誉,斯无毁。暴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非其利者勿有也,非其功者勿居也,非其名者勿受也。幸人之有者害,居人之功者败,无实而享显名者殆。福利荣乐,天主之:祸害苦辱,人取之。《诗》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古代吏治有着丰富而系统的经验,但其毕竟是发端于农业文明,建立在专制政治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对古代治吏体制进行批判与借鉴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古今政治形态、社会文化所发生的巨大嬗变,正是基于这些社会背景的更迭才促使我们在官员政治伦理培养和廉政监督模式、官员选任机制上面临着与古代不同的理念重塑和机制重构。立足古今治吏背景的不  相似文献   

5.
国学赏析     
《侨园》2016,(8)
正【选自】《论语·雍也篇》【原文】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注释】(1)徙:音xi,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译文】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评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  相似文献   

6.
<正>林则徐语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察吏为安民之本,而率属以正己为先。知民情所以向背之自,而顺以导之于所安。察吏莫先于自察,必将各属大小政务逐一求尽于心,然后能举以验属员之尽心与否。盖徇人者浮,任己者实。凡事之未经悉心筹画者,纵能言其梗概,而以就中曲折,反复推究,即粉饰之伎立穷。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7,(2)
<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孟子·离娄上》)【释义】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人道本于天道。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极端诚心而不能感动人的事不曾有过,不诚心能感动人也是没有的事。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7,(2)
<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孟子·离娄上》)【释义】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人道本于天道。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极端诚心而不能感动人的事不曾有过,不诚心能感动人也是没有的事。  相似文献   

9.
贪官的演技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将贪官大致分两类:“有庸吏之贪,有才吏之贪;今之贪纵者,大抵皆才吏也。”(《日知录·除贪》)另外,苏俄的一位大导演梅耶荷德讲到喜剧表演时,有一句名言:“越是逗乐的喜剧,越要演得严肃。”(《谈话录》)。从近几年揭露出的大贪官的案例来看,他们没一个是平庸之辈,大都是一帮确有表演能力的才吏。在装扮正面人物的讽刺喜剧里,一个个演技相当精湛。其特点是台上唱功极好  相似文献   

10.
<正>"廉"不应该是"能"的对立面《人民日报》2015年5月13日刊登刘鑫炎的报道指出,山西发生了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吏治腐败在其中尤为突出,刷新吏治也成为山西重塑政治生态的重中之重。针对山西新选任的省管干部,也有些议论:有人说一些干部能经得起廉政审查,因为其多官居清水衙门,"没机会腐败,未必是真廉洁";还有人说一些干部能力平平,  相似文献   

11.
《论语·季氏》载孔子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联系《论语》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孔子的思想,借鉴历代儒者的解读,可知"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分别指圣人、君子、小人和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中的"之"之所指,也即认知的对象、内容是"仁"。至于"生而知之者,上也"等等,所涉及的决定人在认知上的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孔子未曾言及。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15,(9)
<正>"慎独"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辞海》将其解释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一词最早出自我国古代典籍《礼记·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郑玄把它注释为"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君子慎其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  相似文献   

13.
正《群书治要·崔寔政论》论及国家由盛转衰的原因时,有这样一段阐述:"凡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逸不自睹。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之贱废。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凡国家得不到治理的原因,多是由于君主承继太平之世已久,风气日渐变坏也不觉察,政治逐渐腐败也不变革,习惯于混乱,安于现状,逸乐而看不到危机。有的荒淫奢侈,不考虑国家大事;有的不听忠言劝告,满足虚伪,忽视真诚;有的在歧路徘徊,不知何去何从;有些是被信任的大臣,只求中饱私囊,保住俸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并逐曰竞,对辩曰争.竞争者,有竞有争,多方高手,互相争胜之谓也.词书云:人才者,指有才能的人,或是指才学,才能.竞争与人才,当指通过竞争来培养、选拔、任用人才,让更多有才能的人,让千千万万德才兼备者脱颖而出,为四化大业服务.时下,竞争是热门话题,人才问题更是抢手"货".因此把人才与竞争挂起钩来,倡导人们去探索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用心良苦,不能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而且这理应是我们的各级领导和党政机关.乃至全社会应该做好的  相似文献   

15.
国学赏析     
《侨园》2013,(7):52-52
<正>【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选自】《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评析】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各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相似文献   

16.
近日看书,偶见曾国藩论办事之法,言简意赅,不妨古为今用。曾公云:"办事之法,以五到为要。五到者,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也。身到者,如作吏则亲验命盗案,亲巡乡里;治军则亲巡营垒,亲探贼地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条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的文化,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许多先贤留下很多育子的名言、故事,早在《礼记·大学》中就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形成了"修身齐家""修齐治平"这两个成语。这本是儒家提倡与信奉的伦理哲学与政治理论。在儒家看来,人在社会上的发展是有层次的,需要先修养自己的品性,  相似文献   

18.
【原文】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悚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疆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  相似文献   

19.
礼以修身     
《求知》2017,(7)
<正>君子修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君子思礼以集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君子修礼以仁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刘向(《说苑·修文》)【释义】君子习礼而确立志向,贪欲之心就不会萌生;君子时时以礼修养自身,怠慢、懒惰、轻慢的事就不会发生;君子以仁义修养礼仪,就会远离忿恨、争夺、残暴、作乱的言辞。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吏治,目的是了解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一些借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毛泽东同志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