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中国金融界对资产质量问题倍加关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为处置金融不良资产,中国金融界着实费了一番功夫,1999年,中国终于向占银行部门70%总资产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大规模开刀,先后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专门接收并处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996年以前形成的不良贷款。到2000年上半年,接收工作基本完成,接收金额14000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包括三种情  相似文献   

2.
论银行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的风险及防范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以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低,风险小的原因,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但随着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快速增加,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不良率也开始不断上升。本文主要分析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关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商业贷款是我国金融业中,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主要的资产业务。然而,在贷款资金运用过程中,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三类不良贷款已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形成巨额债权债务链。金融信用已极其脆弱。因此,降低不良贷款、防范商业贷款风险应成为防范整个金融风险的首要工程。所谓商业贷款风险是指,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商业贷款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致使贷款到期不能按时收回或贬值而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有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两类①。目前,我国商业贷款活动中大量存在的缺乏有效监控的可控风险是成为不…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主要是贷款。贷款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效益和生存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金融安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可分为新旧两部分,旧的不良贷款是指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政府为稳定经济指令银行发放贷款而形成的;新的不良贷款是指在金融体制改革后的市场经济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梁波 《法制与社会》2011,(1):101-102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市场经营的转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五年过渡期的到期,外国银行开始渗入国内市场,使国内银行业问的竞争愈发激烈。作为由国有专业银行转轨的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低和贷款不良率高是其受外国商业银行冲击的“软肋”。国家近年来通过财政注资以及不良资产剥离。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营运能力和经营活力。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良贷款仍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主要包袱之一。如何降低不良贷款以及控制不良贷款,是当前各国有商业银行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是试从法律的角度,通过对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风险分析,以及对国内在立法和执法方面的缺损分析,寻求控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即完善金融立法,强化各种法律法规在金融活动中的保障作用,通过法律控制,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6.
当前,降低不良贷款已成为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益的重点,也是创建金融安全区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政策、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措施,加大力度清收和消化不良贷款,促进营造信用社经营和发展的良好环境,进而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降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结合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首要原则是效益性,与效益并存的经营风险则影响着银行效益的好坏。当前,银行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良贷款。据统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数额约占信贷资产总额的三分之一。例如,到1994年底,工商银行全行,不良贷款余额高达25.57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总额的21.1%,其中,呆帐、呆滞贷款986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总款的8.1%。因此,防范或化解不良贷款并实现债权是银行工作中迫在眉睫的重任。1995年10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  相似文献   

8.
国林 《法人》2004,(1):110-111
四大国有银行一直坚持说政策性因素是产生不良资产的罪魁祸首,并呼吁国家对不良贷款进行二次剥离。但事实上,这些历史包袱和银行系统的犯罪密不可分。财政部金融司已经明确表态,不良贷款不再剥离,让国有银行自行解决。  相似文献   

9.
银行资产状况事关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受民间借贷风波等各种内外因素影响,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迅速攀升,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高发,给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面对上述情况,温州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职能,创新工作举措,加强不良贷款司法处置,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不良贷款司法处置工作中还存在若干难点,需要进一步完善审判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10.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行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目前银行所面临的不良贷款风险,对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体制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并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如何防范贷款风险,是银行进行正常资本营运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活动,依法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促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三条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和中国证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来外贸类企业频繁破产倒闭,直接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急剧上升。另外,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给银行遗留下很多的坏账,呆账,烂账,严重破坏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这次的企业破产潮使得本来资金力量就不那么雄厚的中国商业银行雪上加霜。这样,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风险进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不容乐观,各种不良资产占了银行资本的相当比例,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大、竞争力差。为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必须加紧调整措施,寻求有效的对策,解决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问题,创造高的资金回报率和资本充足率。因此,商业银行加强贷款管理,防范贷款风险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不良贷款的快速增长与影子银行是中国金融稳定性风险的两个侧面,具体表现为中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的五个严重问题:被监管部门的不良贷款行为;松散的管理;由无流动资金担保的短期债权所支配的影子银行体系;在影子部门明显缺乏透明性;影子部门与被监管部门之间极高的互联性.提高金融稳定性必须通过一场金融监管大变革,以缓解当前金融分业监管方式带来的困境.而引入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全方位的杠杆比率,保证银行持有更大份额的资本缓冲,是提高银行适应能力、降低不良贷款,并对抗银行与影子部门关联性的强有力的制度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孟义 《政府法制》2012,(35):57-57
长期以来,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反映不真、前清后增、表降实增等现象一直困扰着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发展,如何才能有效地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控制和管理,是县联社及农商行得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长期基层工作实践中,我们认为,避免一刀切,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对于金融单位及其客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切实加强贷款管理,对于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提高信贷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围绕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比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各级各金融机构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总体情况看,银行贷款管理工作有所加强,信贷资产质量逐步有所提高,不良贷款比例开始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徐风 《政府法制》2006,(4):9-10
2005年的一天,退休多年的河南省社旗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原大队长李道林,意外地收到了一份措辞严厉的《清收通知》:李道林同志:你在社旗县农业银行贷款现已逾期,接到通知后,请于2005年4月27日前主动偿还贷款本息,否则将按照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清收“两项”不良贷款工作转段的通知》规定处理。社旗县清收不良贷款领导小组办公室李道林吃惊非小,赶紧打电话到社旗县清收不良贷款领导小组办公室。当听说自己要在短短的10天内偿还10多万元钱时,他瘫坐在沙发上,整个下午一直在发呆。在社旗县,和他一样收到了《清收通知》的还有很…  相似文献   

18.
析当前国有金融资产流失的原因与对策王犁当前,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各专业银行正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制。为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运行机制,参与市场公正、公平、公开的有序竞争,各商业银行均加大了通过法律途径清收银行不良贷款的力度。以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一...  相似文献   

19.
新规     
《法人》2004,(11):12-12
境外投资企业外汇管制将放松,央行加息,《反金字塔欺诈条例》加紧拟订严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违规。  相似文献   

20.
赵本涛  李兵 《法人》2004,(9):68-69
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公司,尤其需要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日前,民生银行公布了“作假”事件的调查结果,声明邱影新虚假签名事件只是“一个孤立的偶然事件”。虽然这件事对民生银行在香港上市影响不大,却引发投资者对其信誉的广泛质疑。不仅如此,股份制商业银行长期存在的诸如内控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监督等弊端已逐渐显露。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7.12%,不良贷款余额为1878亿元,比年初增加了4.7亿元。为了消除潜在的金融危机隐患,挽回受损的信誉,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