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姜喜咏 《求实》2008,1(1):29-32
作为哲学问题的科学发展观主要探讨科学发展观在什么意义上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念的合乎内在逻辑的发展和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念体现为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内在逻辑的批判中彰显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历史性的批判中凸显科学的发展理想.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想,其哲学内涵主要表现为这样一种全新的现实发展观念,即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原则的共同富裕为现实目标,以扬弃"物化"为运动过程,实现物(包括社会关系)的人性与人的物性的和谐交融,体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价值观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包括其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基本特征与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直接构成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的世界观。“人是社会的本质本原”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人为本在国家政治学说中坚持以民为本,在伦理道德领域坚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即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培育合格的现代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要以人为本,才可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以实现人本身的全面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明了以人为本思想正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在总结了我国和其他国家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全面发展的理论,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历史选择.江泽民同志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的是整体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科学理论设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是一个动态而曲折的历史过程,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三个辩证性范畴,即可能性范畴、必然性范畴和现实性范畴.  相似文献   

6.
李俊 《实践》2002,(2):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所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又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毛泽东同志讲过: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人民谋解放、谋发展的.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全面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集中起来就是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卢黎歌  周辉 《理论学刊》2013,(5):4-7,127
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是无产阶级旨在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在当代,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既是现代人理性评估我国道德现状、妥善处理道德问题的根本依据,又是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则,更是传递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价值诉求,仍然彰显鲜活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同时也符合当今世界时代潮流和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内涵入手,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人本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以及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思想脉络的一条主线,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经历了从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向。这一转向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转向萌芽和转向完成。转向萌芽主要体现为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与重构,转向完成主要体现为对人本主义的彻底清算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一转向的理论与现实启示,对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敏 《理论学刊》2002,1(3):18-2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唯物史观的创立,才为有关“人的发展”学说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由此阐发的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其历史的实现过程,才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我国,我们党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一个重新认识和深化实践的过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社会的“全面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它全面深刻地记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我们党恢复光大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价值取向,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这是由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的基础与党的奋斗目标决定的,它的产生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是社会历史主体基础上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要求,扬弃当代世界发展理论的精华和糟粕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以实现"人类解放"为旨归,对以资本勾连起来的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了武器性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包括"哲学人类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政治学批判",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人是"现实的人"、"异化的人",发现隐藏在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特洛伊木马——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同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实践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的人"提供了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万春利 《世纪桥》2007,(10):3-4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逐步确立而确立。其内涵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等四方面。其实现条件和途径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重视精神产品的生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等。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始终。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本文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研读,从基本阐释、深层内涵、实现条件和途径以及时代价值四个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进行剖析,以求对当今时代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基础.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充满活力,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逐步变成现实,提供了现实基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和目标,只有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加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及诸多相关讲话中,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深刻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中国梦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为国家今后的发展明确了切实可循的方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诉求,为实现中国梦找到了主体力量即人民群众;以坚持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道路为实现路径,为人民幸福与国家富强指明了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一、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明确地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党的价值目标,其实质是马克思“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灭剥削,实现无产阶级政治上的解放。没有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的独立和解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消灭贫穷,摆脱…  相似文献   

19.
朱湘虹  黄明哲 《求实》2007,1(11):48-52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该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全面开展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要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化为执政为民的实践,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从制度上、政策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等尊重公民权利,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要努力拓宽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理念,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处理好利益关系,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