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有其规律和形式,同样,生产力的运动也不例外。通过对生产力运动的基本状态研究,揭示生产力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形式,既是理论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也是经济实践所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科学解决这一课题,对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生产力运动的基本状态 生产力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既有相对稳定静止的状态,又有绝对运动发展的属性,并且,相对稳定静止是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而绝对运动发展则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如果我们不了解生产力相对稳定静止的一面,就不可能了解生产力绝对运动发展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在生产力绝对运动的过程中,来考察它相对稳定静止的基本状态。根据商品弹性价值理论来划分生产力运动的基本状态,就有正弹性生产力、无弹性生产力和负弹性生产力。 (一)正弹性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意义的生产力,必须与商品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换句话说,不与商品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的生产力,就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因此,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完全可以简单理解为生产商品的能力。 所谓正弹性生产力,就是商品弹性价值大于零的生产力。商品的弹性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格等于价值与弹性价值之和,即:商品价格=价值 弹性价  相似文献   

2.
讯在今年六月发行的《经济研究参考资料》上,刊出了汤群英所写的《新技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一文,述了由于我国过去对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作简单地理解,给我们所带来的后果。他认为, 第一,不承认生产力的客观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劳动者只能在现存的生产力状况及科学技术相应发展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但是,由于过去对生产力的客观性的观点注意不够,研究不够,以致发生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情况。在过去,经济工作中曾经笼罩一时的《唯意志论》,与否认生产力的客观性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专有技术和法律保护庆茂在现今文明社会,技术作为生产力以及技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象征,并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精神及物质财富。由于对技术的占有以及技术的转移,已成为市场竞争的趋势,尤其专有技术作为技术的一个范畴,有其特殊的含义和内容,稍有疏...  相似文献   

4.
对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原因,传统观点认为是由于它必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然而资本逻辑本身却也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并不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资本主义仍然要灭亡,其原因就在于它与人的解放相矛盾。因此,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是阻碍人的解放。相应地,其灭亡也有两种形式:一是阶级斗争,一是人与资本的斗争。前者在当代社会已不明显,而后者却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5.
所谓“心理效应”,是指由于人的思想、感情等内 心活动而引起的某种反应和效果。在学校教育中,教 师如果善于运用“心理效应”,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先说“苏东坡效应”。古代有则笑话,说的是一个 解差押解一个和尚去往府城,夜晚住店时,和尚将解  相似文献   

6.
张奎放撰文认为,这实际是把人的主观能动当作决定性看待了。人是生产力的承担者,不是生产力中一个构成因素,劳动力在实践中转化为人的实践能力,在生产实践中就表现为生产力。这种看法没有区分人的二重化,即作为生产活动主体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是商品经济呢?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所以现在我们必须从思想上统一认识。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说商品经济有两个经济条件,即社会分工和产品属私人所有。在这两个经济条件下,产品必然转化为商品,成为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是两个基本条件。一个叫做社会分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就出现社会分工。各行各业独立化,首先是工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到了近代,工业本身又分成许多部门,分工更细,都独立化了。那么社会分工是个什么问题呢?社会分工就是把每个人的劳动,或者说把每一个行业的劳动片面化,社会  相似文献   

8.
人是生产力中决定性因素,而人又是有思维、有精神的行为主体,能否调动起人的精神因素和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进程来看,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承担的主体虽然是一个客观存在,但这一主体的合力却不能自发地实现,而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和引导才能实现。这就需要发挥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方向的作用,通过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组织和引导,使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力的行为形成巨大的合力和保持明确的前进方向。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能创造生产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标准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衡量或测定生产力本身水平、状况的标准,即生产力自身的标准;二是指要以生产力的水平或发展作为衡量、检验其他事物的标准,即以生产力为标准。由于生产力是一种合力,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在动态结合中所呈现的物力、人  相似文献   

10.
一、封建社会中关于少年的概念在生产力低下,社会生活闭塞的封建社会是没有青年这个概念的,尽管从有了人类之日起就有了青年这个人类生活的年龄群,但作为一个社会年龄群往近代社会以前却没有它的社会地位,只有童年、少年和老年的年龄概念。我国先秦时期“少年”的概念并不多见,如在《论语》中出现了约4次,《孟子》中只出现了1次。不过汉朝以后的有关文献  相似文献   

11.
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所组成,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运动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商品交换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地位是不同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者所提供的商品是有限的,因此交换只能依赖于生产。交换的量和质、交换的形式完全取决于生产的规模和结构。而一旦商品生产成为普遍形式,情况就变了,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整个社会经济都建立在商品市场基础之上,所有产品都是为交换而生产,为交换而存在,因此,交换对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商品经济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阶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企业规模空前扩大,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人类社会实践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成果是人类智力劳动的产物,它能够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对社会进步、经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科技成果作为知识形态的商品,在技术市场中理所当然地实行有偿转让。然而,科技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复杂劳动,它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继承性等特征,因而技术商品的评价不同于一般商品的评价标准,它不能用一个纯  相似文献   

13.
要弄清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还得从生产力的三要素谈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要素构成生产力,其中人的要素在三要素中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人的要素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人有物所没有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强调人的能动作用,是因为任何企业经济效益的形成,都要通过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结合,单纯的物与物的结合,是不能形成任何现实的生产力的。即使是具有先进设备和工具的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如果没有人与物的  相似文献   

14.
全国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沈阳,打破科技与金融之间的壁垒,疏通科技信贷流向科技开发领域的渠道,用“大金融”助推大科技,用大科技振兴大工业,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 明智的“倾斜” 沈阳拥有“六路科技大军”40万人,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10年来每年平均有上千项科技成果问世。但由于缺乏技术开发资金,有一半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在治理整顿中,沈阳市把“依靠科技、振兴沈  相似文献   

15.
一、单项选择鹿(从每题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l、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④) ①生产力。②生产方式。③上层建筑。④生产关系。 2、商品的价值是(①) ①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②人们对商品的利用和意义的评价。③人的脑力 和体力劳动的凝结。④人们在特殊形式下支出的劳动凝结。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④) 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②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③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④以上 三者都不对。 4、资本主义工资…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出现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率和高投资增长率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就业增长率,可谓目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尽管从有利于实现效率型就业,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更好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看,适度失业都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但过度的失业必将造成经济增长的缓慢,社会动荡,经济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根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数据显示,登记失业者为520万人,但是由于国家计划体制而造成的国营企业冗员,也就是所谓的“隐性失业”,却近有1500—3700万人。1997…  相似文献   

17.
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方式。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商品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市场经济并不具备天然的必然联系,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还存在着复杂的经济利益差别,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完全直接统一安排生产和分配,而必须通过商品经济形式实现社会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这些特点的存在决定了现实的公有制中存在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专业批发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邢建民马克思指出,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反过来影响生产。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交换方式。市场是商品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基本前提,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韩城市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先...  相似文献   

19.
按劳分配同商品等价交换的联系与区别问题,一直是理论界没有完全弄清楚的一个问题。过去,有的人把按劳分配与商品等价交换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原则,而商品等价交换则是资本主义原则。现在,我国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有的人又把它们完全混淆起来,认为商品等价交换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一种手段,甚至认为商品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既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产生和发展又是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因此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延伸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非均衡性 ,经济全球化也就必然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过程。由于不同类型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历史定位”的差异 ,注定了它们从中分享的利益和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均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