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必须完成的伟大历史任务.为此,邓小平同志集中党中央的集体智慧,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目前理论界还众说纷纭.我认为,“一国两制”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实事求是”.一些同志在论证“一国两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重大意义时,不能从根本上奏效,都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的智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高度统一起来,从而为解决香港问题,也为解决澳门和台湾等问题,指出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六日中英两国政府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中英两国政府互换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批准书。至此,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一国两制”决策的正确性,已为举世所公认。  相似文献   

3.
4.
“矫枉过正”和实事求是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两者基于不同性质内涵的限制,不管是在表现形式、完成形态上,还是在最终结果和社会效应上,都是大相径庭的。我们主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不赞成在政治思想领域中继续推行“矫枉过正”的偏激做法。特别是在看待、回答和处理改革、开放、搞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时,两者更不能相提并论。“矫枉过正”本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成语,原意是纠正错误而超过了应有的限度。我国汉代董仲舒就说过:“矫者,不过其正弗能直。”意思是说,纠正错误如果不超过限度,就达不到纠正的目的。从“矫枉过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以下简称“一国两制”),是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范例。它已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兴趣和反响。对于这个构想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此,笔者不揣浅薄,就其中几个问题谈点初探意见,作为引玉之砖。一、“一国两制”构想与马克思主义“一国两制”作为一种崭新的构想,是无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到现成答案的。但决不能据此断定它同马克思主义相左。因为评判某一构想或方案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其  相似文献   

6.
1992年10月,英方在未与中方磋商的情况下,由新任港督彭定康在施政报告中别出心裁,节外生枝,抛出了经过精心设计的政改方案(世称彭定康方案),从而挑起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公开争论。尽管彭定康方案严重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和与{基本法》衔接的原则以及中英两国已达成的有关协议和谅解,中国政府为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为了1997年的平稳过渡和政权顺利交接,以极大的耐心同英国政府就香港政制暨94/95选举安排问题进行了长达七个月之久的会谈。从1993年4月22日到11月27日,会谈共进行17轮,但最终由于英方的一再设置障碍和彭定康的…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国际国内实际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科学构想,它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实现。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又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一国两制”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也提供了新的内容。为实施“一国两制”而制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两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法律,其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把维护我们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授权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部体现“一国两…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就和平解决香港、台湾问题制订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并同英国政府进行友好谈判,完满地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初步显示了这一构想的强大威力,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一国两制”构想的由来及其威力中国政府关于“一国两制”的没想,是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将于今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是中华民族洗雪一个半世纪耻辱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迈出的重要一步。现在,香港回归在即,许多同志都想进一步了解香港问题的由来和我国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香港问题的由来 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香港地区由香港岛、九龙以及“新界”组成,总面积109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30余万。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9,(51)
承载着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澳门终于脱离殖民统治,归燕还巢。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进一大步。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振兴的又一里程碑,是继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方针的又一伟大胜利。在这举国欢腾的日子里,中国人民更加盼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全面实现百年宿愿———“祖国统一、振兴中华”。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历经兴衰更替而繁衍不息,一直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历了国土被侵占,人民遭屠杀,民族面临灭绝的重大危机。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压倒,一批批的志士仁人为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是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了“左”的错误,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产物,和平统一祖国的一项崭新的重大战略决策.1978年底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在制定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决策时就形成了这个思想.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在向美国参、众两院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立场时,第一次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最初构想,他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一九八五年八月厦门召开的第二届《台湾之将来》学术讨论会上,香港中文大学翁松燃教授提交了题为《“一国两制”刍论》的论文,凡二万余字,本刊刊登其中“概念”一节,并略作删节,欢迎大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创造者,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的奠基人。他在提出和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提出和形成了“一国两制”理论,同时也提出和形成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1997年7月1日“一国两制”正式实施以后,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给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工人阶级领导力量的内部关系、工农联盟的社会基础、阶级阶层状况及其关系、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等,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使爱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方针政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研究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总结新经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既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国策。早在70年代末,在探索解决台湾问题的同时,邓小平同志就代表中国政府表示过:中国将视香港为一个特别行政区……在本世纪和下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创立蕴含了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并具有鲜明特色。本文以"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这一侧面为切入点,着力从创新性、求实性、灵活性这三个方面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特色,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论特色研究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4,(22):16-16
2017年香港特首由普选产生,是中国中央政府与香港社会的共识。但是泛民主派心目中的特首普选是“让港人一人一票选特首,同时不能设立候选人筛选机制,让批评中国者也能参选。”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明确香港行政长官候选人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委员过半数支持,说白了,就是要告诉香港的一些人,如果坚持与中央对抗的立场,绝无可能担任行政长官。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解决诸如香港、台湾等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解决当代国际争端、为未来社会及世界形势的发展,也必将带来重大影响。探讨这一构想所借以建立的社会历史基础,揭示其蕴含的深刻哲理,是时代赋予我国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饶立新 《理论视野》2008,(10):21-22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思想在实现过程中往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一些人经常出现“说易行难”的困惑。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必须“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从而提高实事求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实事求是的“妙用”江苏殷作崇当今是最讲实事求是的时代,“实事求是”一词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让人高兴的。但是,任何美丽纯正的词语,都有被人滥用、歪用的可能,据笔者观察,“实事求是”四字,也未能例外。——某领导者对阿拉伯数字有特殊需要,可又不便直截...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集中党中央的集体智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已为举世瞩目、国际赞誉。本着这一实事求是的方针,中英两国政府进行友好谈判,终于使香港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无疑,这一前所未有的构想,不仅为实现国家的统一,解决当代国际争端,指明了出路,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