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艺术是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领导技能,它是指领导者在做领导工作时,为有效地达到领导目标,而灵活运用的各种技巧、手段和特殊方法,它是领导者的智慧、学识、才能、胆略、经验的综合反映,是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在方法上的体现。尤其作为主要领导必须具备应有的领导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担当起应有的领导职责。 一、正确使用干部。领导者主要任务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大事,正确使用干部就成为领导艺术的集中表现,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知人善任,知人,就是要了解人,指的是对人的考察、识别,选择;善任…  相似文献   

2.
论知人善任     
人才问题是关系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每一位领导者在这一问题上都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选才用人不仅是领导者的职责之一,而且是领导活动复杂性的要求。只有领导者知人善任,注重发现人才,把他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并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才能使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注重发现人才,知人识人(一)要发现人才,就要克服情况不明的官僚主义,到基层中去,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知人选才是件大事,不能以领导者一个人的印象为标准,要看群众反映。走群众路线来知人选才,就相当于许多双眼睛在观察,许多对耳朵在打…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WTO后将面临更为严峻的人才竞争,在人才竞争中取胜是我国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怎样留住人才,用好人,发挥人才的作用是我国各级人事管理部门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知人是善任的基础,善任是留人的关键,并对如何知人善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尚久悦 《理论探讨》2006,(3):166-167
解决用人矛盾必然要遵循辩证思维方式,用辩证思维透视领导用人艺术,领导者应处理好十对辩证关系:知人善任与知人善免,用人之长与用人之短,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用人不疑与敢用疑人,伯乐相马与千里赛马,使人以法与人文关怀,一视同仁与不拘一格,明察秋毫与难得糊涂,人事相宜与弹性冗余,互补增值与利益相容。  相似文献   

5.
曹操之所以能在豪杰峰起、群雄逐鹿中,由小到大,以弱胜强,芟刈群雄,几乎统一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坚持“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主张用天下人之智力造就王业。曹操在人才问题上的一系列看法与作法,很值得每一个政治家和领导者学习借鉴。 一、唯才是举,知人善任 历史文籍对曹操在人才方面的作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纲鉴易知录》载:“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这些评价虽然不乏溢美之辞,但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曹操具有慧眼识人和善于用人的能力与史实。他十分重视人才,多次下达“求贤令”,言词恳切地教诲各级官吏唯才是举;他知人善任,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亲疏远近,都委以重任,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才智和力量。  相似文献   

6.
“知人善任”与“知人善免”(桂林)阿宏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在用人问题上也一样,应该既能“知人善任”,也能“知人善免”。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说,“人才”应当是“效益”。一家企业,领导班子得力,生产经营就会摇扶直上,经济效益滚滚而来。毛泽东同志指出,政...  相似文献   

7.
知人的目的在于用人,人才的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用人的思维观念。用人是门艺术,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领导者必须有胆有识,善于使用下列四种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的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能下的问题,不仅要求"下"者本人以大局为重,正确对待"下",也要求各级管干部的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不仅能"知人善任",还要能"知人善免",正确和常态化实施"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善免"比"善任"的工作更难做。知免。善免首先要知人,知道什么样的干部应该下。这就要求对干部有明察的"慧眼",尤其是单位"一把手",在调  相似文献   

9.
俞富 《党政论坛》2008,(16):33-33
知人的目的在于用人,人才的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用人的思维观念。用人是门艺术,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领导者必须有胆有识,善于使用下列四种人才。  相似文献   

10.
当前,各级党组织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把程序关,突出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原则,坚持公道正派,做到“知人善任”,受到了社会好评、笔者认为,在知人善任的同时,要将“善任”与“善免”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善任而上,善免而下”的用人环境,使干部队伍吐故纳新,  相似文献   

11.
知人善任是领导用人的核心。这里,“知人”不仅要知人之长,而且要知人之短。只有全面容观地了解一个人,才能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准确地使用一个人。清代思想家魏源说过:“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 扬长避短,用人所长,这一点很好理解,也容易做到。而要做到短中见长,善用人短,却不那么容易。事实上,人的长处和短处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没有绝时的长处,也没有绝对的短处,长处和短处是可  相似文献   

12.
1 领导者的问题意识是开展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第一,从领导者的职责看。处在领导岗位的领导者,一般都要履行调查研究、科学决策、选人用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管理、检查总结等基本职责。领导者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很难切实履行任何一项职责。因为领导者的领导活动,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调查研究是领导者  相似文献   

13.
马毅 《瞭望》2003,(19)
在当今的人才竞争中,仅仅做到“知人善用”是很不够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应做到:识人、择人、用人、育人、留人5个方面。这其中,育人是人才战略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我们必须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解决好知人、识人问题 ,健全和完善干部考察、评价、监督、激励的科学机制 ,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选好、用好干部。  相似文献   

15.
邓忠强 《党政论坛》2010,(12):39-39
明代贤棚杨士奇(公元1365—1444年),是一位“雅善如人”、通晓大体的政治家。他在北京任宰相10余年,慧眼识珠,先后不拘一格地举荐了50余人出来做官。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于谦、能臣干吏况钟、周忱、曹鼎等人,都是由于他的赏识器重,历练而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个个政绩显著,官声极佳。  相似文献   

16.
协调好上下级关系是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领导者,要学会知人善任,善于运用批评这一艺术,还要会关心爱护下级,帮助其成才;在工作中要学会授权,并通过沟通以建立领导者与下级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协调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7.
干部考察是整个干部工作的基础环节,是组织人事部门“知人识人”的重要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正确地识别干部,减少用人失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十分重视这一基础工作,组织人事干部应把这项工作作为基本功来练就。 就干部考察而言,无论是任前考察,还是任期考察,年度考察及平时的阶段性工作考察,座谈是其基本的方法。它是采取个别座谈的方式,由考察人通过座谈对象对被考察者的语  相似文献   

18.
全面、准确地识别干部,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前提和基础。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历来备受社会关注和干部关切。组织部是党管干部的职能部门。提高组织部门知人识人水平,对科学地用好干部至关重要。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不折不扣地当好选人用人的“守门员”。  相似文献   

19.
所谓人格,就是为人的品格。良好的人格,对普通人而言,是其安身立命,追求幸福生活的保障;对领导者来讲,则是其言行能够为人信服,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注重塑造领导干部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人格必须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与时代合拍。既不墨守陈规,也不胡思乱想,因时制宜。二才识较同辈出众。才能和学识超出岗位和职责的要求,且学而不已,进而不止。三是品格为良知规范。劳作,身先士卒;名利,先人后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权处世能屈己利人,时刻想着天理良心,符合社会的基本规范。四是修养为…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识人,怎么选人,怎样用人,是摆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领导者面前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笔者认为,增加干部工作的群众参与程度,增强选人用人工作的透明度,是检验一个干部群众公认度的主要措施,也是用人制度改革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地干部队伍和干部工作的实际,在副科级以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行任前公示制度,即在党委正式作出干部职务任免决定前,由党委将拟提拔干部的名单、基本情况、主要政绩等,以公文等不同形式对外公布,公开“亮相”,接受党内外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