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顺安  王丰 《各界》2010,(4):16-19
如果蒋介石在崛起过程中,少了杜月笙,少了青帮、军统局,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情景?蒋介石果真递过“红帖子”,拜在杜月笙的门下吗?杜月笙究竟为何事与蒋介石渐行渐远?为何大骂蒋介石拿他当“夜壶”?为什么1949年不愿跟随蒋介石父子到台湾?对于昔日被誉为‘‘上海皇帝”的杜月笙,其长孙杜顺安(其父即为杜月笙长子杜维藩)回忆他的祖父晚年种种,并解开几许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大城市里都有了自动电话设备,它比手插话机先进方便了许多,但有一人却为之恼火,此公使是蒋介石。蒋介石一拿起话筒就拨号码,可总是打不通,其实先要听一下有无“蝉鸣声”,如果有,说明线路没空,得等一等再发,可蒋介石根本不管这些,连续拨不通时,就暴跳如雷。后来电话局拨了根专线供其随时使用,蒋介石还是打不通。原来武汉电话是5位制,他往往只拨了4位就不拨了,比较大的数字,如“旷、“8”,他还没有拨到位就放手了。这样打,当然不是打不通就是打错了。他只要连续几次拨不通,就气恼地把听筒使劲一掼。…  相似文献   

3.
赵诚 《各界》2010,(8):80-83
从《自由中国》到“中坜事件” 1950年代,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之后,先有吴国桢向蒋介石进言,实行“政党政治”,为蒋不容,1953年出走美国,次年与蒋反目,指责其独裁专制。后有雷震1960年反对蒋介石违宪第三次连任“总统”,  相似文献   

4.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三个小孩吹牛。一个说:“我爸 爸的钱好多好多,可以买下咱们学校所有的大 楼!”另一个说:“我爸爸的钱更多更多,不仅能够买大楼,而且连你爸的工厂都能买下!”最后一个说:“我爸爸是大官,不用花钱,就可以管住你们俩的爸爸!”孩子的话也反映了大人的话,平心而论,普天之下,哪个儿女不愿意有个“好爸爸”?但“好爸爸”的标准却各有不同,一些人心中的“好爸爸”,却是许多人心中的“坏爸爸”;一些人眼中的“坏爸爸”,却是许多人眼中的“好爸爸”。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原政协副主席周文吉的儿女们眼里,他们的…  相似文献   

5.
张伟 《各界》2010,(10):1-1
在追随蒋介石的众多显赫人物之中,陈立夫和陈果夫兄弟与蒋介石渊源颇深。陈氏兄弟的二叔陈其美与小他9岁的蒋介石是结拜兄弟,陈家的第二辈人习惯称蒋介石为“蒋三叔”。陈氏兄弟后来一道进入国民党权力中枢,掌握人事和组织,成为那个时期最有名的一对兄弟,  相似文献   

6.
苏荣 《各界》2014,(9):13-15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大的一个战役。在歼灭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之后,杜聿明集团,包括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以及“剿总”直属部队共30万人,于1948年12月4日,被我军围困在萧县、永城之间的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我军在强大攻势的合击下对其包围圈越缩越小。时值平津战役打响,中央军委为了全歼平津地区敌人,不让蒋介石决策平津诸敌海运南下,同时进一步削弱杜聿明集团战斗力,使我淮海战役前线部队能进行充分地休整,养精蓄锐,决定对杜聿明集团暂取“围而不打”的方针,令淮海前线全军进行战场休整,加强对敌围困,展开政治攻势。  相似文献   

7.
沈醉曾经说:“这个人(指王亚樵)的行动的确使蒋介石感到害怕。那个时候连蒋介石、戴笠都怕的人,是值得写入历史的。”  相似文献   

8.
华宸 《各界》2011,(5):82-84
卫队改革酿成祸端 1969年7月,蒋介石夫妇像往年一样,到了夏天就从士林官邸搬到阳明山官邸避暑。谁知这次避暑之行,却酿成蒋介石一生中影响余生的最不愉快的“心头之痛”。问题就出在这已开始实施的“国家元首”的“特别警卫”上。按照研究小组制定的《特别警卫纲要》要求,蒋介石的车队出巡,得完全按照美国总统模式进行,不仅沿途要有非常周密的警卫部署  相似文献   

9.
舒芜 《瞭望》1989,(18)
清人笔记小说中有乐钧《耳食录》一种,吴嵩梁序称其“事多出于儿女缠绵,仙鬼幽渺,间以“里巷谐笑,助其波澜。”据我看,“儿女缠绵,仙鬼幽渺”的部分,大致不出《聊斋志异》的范围,笔力稍弱,没有很大特色,倒是“里巷谐  相似文献   

10.
“向我开炮”,是战斗故事影片《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激动人心的呼喊。为了战斗的胜利,身负重伤的他身背发报机,站在前沿阵地上,完全不顾个人安危,指挥我方炮兵向敌军阵地开炮。其大智大勇大德的英雄形象激励了几代人。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与救国会袁本文中国人民救国会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于1936年5月成立的一个爱国救亡群众性团体。原名“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45年冬改为“中国人民救国会”(以下简...  相似文献   

12.
当年,马寅初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怀着炽热的爱国心回国效劳。作为一位经济学家,马寅初对旧社会的官僚利用权势大发国难财深恶痛绝。他在一次演说中将矛头指向蒋介石:“有人说蒋介石是民族英雄,我马寅初认为他不够格,他只称得上是家族英雄。”此语触到了蒋介石的痛处,马寅初先后被囚禁于江西上饶和贵州息烽集中营,时间达二十一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13.
周冉 《各界》2012,(11)
华君武给自己刻了一方图章:“大愚若智”,意思是以为自己很聪明,紧跟形势,其实是个大笨蛋。他说,过去做过的最不好的事情就是画了这些画,犯了这些错误;最好的事,就是画了蒋介石,特务要暗杀我。  相似文献   

14.
1956年初,中共开始了巨大的和平攻势,寻求“爱国一家”、“和平统一”的道路。蒋介石的反应是派手下的人和当时住在香港的原中央通讯社记者曹聚仁联系,让曹亲自到北京去一趟,以采访为名,探探共产党的虚实。没想到,曹聚仁在北京受到了中共中央的热情款待,毛泽东还亲自接见了他。曹总结出了来大陆的第一条概念:毛泽东准备与自己长达30年的对手坐下议和。7月16日,周恩来特意在颐和园备下晚宴,邀请曹聚仁。一席长谈,使曹聚仁得出了第二个概念:大陆对台湾不是“解放”,而是“统一”。随后,曹聚仁在中共的安排下,专程去了蒋介石的…  相似文献   

15.
吴乃华 《民主》2011,(3):55-55
新影片《建国大业》中,老蒋(蒋介石)对小蒋(蒋经国)说的一句话“反贪腐,亡党;不反,亡国”,令人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6.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一下飞机,就失去了自由。1936年12月31日,张学良被高等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公权5年。当天下午,蒋介石呈请国民政府“予以赦免”。1月4日,国民政府发布特赦令:“张学良所处10年有期徒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4,(12):32-33
“二世祖”和“富二代” 报载,当下中国有一万余位资产在2亿元以上的富豪们,“二世祖”是南方民间对他们儿女的叫法。关于他们的事情民间谈资颇多,人们常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8.
周唯一 《各界》2010,(8):84-86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扣留了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但这“八项主张”的起草人是谁,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个奇人:寿命近百岁。上世纪30年代就以“阿迹子”的笔名与鲁迅等人并肩在上海、南京等报刊上发文攻击蒋介石而颇负盛名:抗战时,他将自家的近3000亩地卖掉,为著名的“沙家浜”地区养病的新四军们提供医疗和打鬼子所需的枪支弹药经费;  相似文献   

20.
王志屏  梧槐 《各界》2011,(4):10-12
2005年10月,在郑州张庄村一个农家小院里,当年杨虎城卫士队副班长、现已91岁高龄的王志屏老人,首次披露了在“西安事变”中他看守蒋介石的经历。这篇文章为“西安事变”的研究,又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