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志雄 《前沿》2012,(11):147-148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美育教育理念应渗透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与美育教育有机结合;积极通过中国古典文学美育教育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功能的有效发挥,关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实效的整体提升。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存在理念认知偏差、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等现实困境。通过消除心理疏导理念偏差、打造专业化心理疏导师资队伍等技术路径,可以破解实践难题,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效能。  相似文献   

3.
李蓉 《传承》2012,(8):46-47,6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迎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又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如何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探析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开创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熊丽娜 《前沿》2012,(8):39-4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践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其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好坏以及高校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新时期的高校发展要求建设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与之相适应。笔者主要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定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及管理氛围三个维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进行了相应探讨,进而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来讲,应当明确和谐的理念,发现高校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充分认识和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使和谐的理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这对于构建和谐的高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居峰 《前沿》2013,(3):160-161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理念,立足于社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通过师师、师生、生生主体间平等、互动和交往,将其放之于主体一主体的关系中来,培养大学生具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品德的理论”。该教育理念的建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该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向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在提升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共同成长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价值旨归提供了一种合理范式。意识形态性、超越性、渗透性是共同成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共同成长理念旨在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想碰撞,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学清 《前沿》2005,(9):176-178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创新。  相似文献   

9.
董晓飞 《传承》2013,(2):50-5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是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应切实树立以高校大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切实注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关爱、疏导以及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健 《青年论坛》2007,(5):54-56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破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困境与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进行理论与方法创新.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大力引进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的高校社会工作,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