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学自重建以来的学科发展的基本状况,分为七个主要领域:社会发展研究,社会结构研究,社会问题、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社会观念与社会心态研究,社会学基本理论研究,社会学方法研究,国外社会学研究。对每一领域的主要进展进行了回顾性总结。针对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促进社会学学科长期健康发展应妥善处理的一些关系和应加以落实的几项举措。  相似文献   

2.
1979年3月,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中断了近30年的我国社会学从此开始恢复和重建。到现在,已走过了10年的重建历程。 重建中国社会学的10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2),以培养社会学人才,建立社会学教学和研究机构为中心。1980年和1981年,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和  相似文献   

3.
自1978年社会学系恢复重建以来,社会分层研究就一直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概而观之,学术界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分层的标准、阶层结构、阶层分化和中间阶层等四个方面。要使社会学的研究走向深入,就必须加强阶层研究的指导理论、中间阶层、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涂尔干是法国社会学派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宗教的兴趣主要是来自家庭、近代法国思想传统和"社会学主义"的方法论倾向三方面的影响。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理论立场的主要基点可以概括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研究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思想,结合当前中国现实社会中普遍的信仰缺失问题,可以关涉当下中国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整合与重建。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是一门促进社会稳定、改革和发展的科学,是提高党政干部的管理才能和管理素质的一门必修课。学习和研究《社会学》,不仅为制定社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能为社会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不仅能为社会建设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工作服务,而且为社会大家庭中人们建立文明、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服务。 中国社会学自恢复、重建以来的整整20年,以变动的社会整体为出发点,以中国社会改革这一社会  相似文献   

6.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郑必坚同志强调加强对邓小平发展理论和跨世纪发展战略的研究在中共中央党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于近日召开的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与跨世纪远景目标理论研讨会上,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郑必坚同志强调:要把学习、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7.
文章归纳了空间视角下的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理论观点。经典社会学家关于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理论研究大体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经由齐美尔、韦伯、芝加哥学派、列斐伏尔、桑德斯、卡斯特、哈维、索亚、戈特德纳、福柯和吉登斯等著名社会学家的论述,空间视域逐渐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作者借鉴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理论从权力逻辑、资本逻辑和社会逻辑等三个方面对转型中国社会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多元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8.
综观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研究,国内学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邓小平社会主义理想观、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邓小平理想观、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等相近提法作了探讨,认为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并指出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是走好中国道路的前进指南。国外学者研究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主要关注邓小平是否继承了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理想,邓小平建设理想社会的路径是否偏离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社会理想观是否落入了平庸的实用陷阱。国内外对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的研究,深化了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内涵,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由中央党校哲学部、河南省委党校和漯河市委联合发起的“邓小平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漯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7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特点、意义和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讨论,对当前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进...  相似文献   

10.
法社会学是法学与社会学交叉学科。法学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解释法律现象;社会学家也运用社会学理论来阐述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法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与范围非常广泛。一个世纪以来,法社会学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上一个世纪以来不少法学工作者开始用社会学理论分析、解释法律现象。但是由于中国法社会学的研究起步晚,其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认识上也不完全一致:学者关注理论甚于关注社会现实,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很好地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甚至相互脱节。因此,要想与世界法社会学家进行对话,推进中国的法社会学研究,还需要学者们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军事社会学思想 ,形成了以全社会统一领导论为灵魂、军队与社会协调发展论为核心、维护社会稳定论和军队与社会相互团结论为两大支点的军事社会学思想体系 ,成为指导当前中国军队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基本理论 ,即江泽民军事社会学思想。深入研究这一思想的基本体系 ,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构建中国军事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正确处理军内外相互关系 ,促进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当今历史时代的特征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中国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科学的创造性的回答和解决,形成了他的马克思主义改革观。本文主要是对邓小平改革观的总依据、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发展的最顶层设计、邓小平改革具体设计的社会发展辨证法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邓小平同志以政治家的广阔视野和哲学家的敏锐眼界,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中国国情统一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现代化实现途径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及探索。新的时代特征和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尤其是世界的开放环境与文化交流趋势,赋予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以丰富的内容。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也就具有了相对孙中山、毛泽东的文化超越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知识分子理论的社会学分析 ,运用历史比较方法 ,揭示了它所具有的拉动中国社会结构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回顾、总结和深化这一理论的研究 ,对于我们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这一理论的科学精神和丰富内涵 ,并以之指引我们各项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研究状况作了简要梳理 ,并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的趋势及进一步深化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上海行政学院城市社会研究所承办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行政学院举行。来自北京、上海以及全国各地的百名社会学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紧扣“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议题,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并付诸了苏维埃俄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实践。邓小平在领导和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系统地提出了对外开放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直接来源于列宁思想,而且更具系统性、完整性和实践性,是对列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结构作为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学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在归纳总结了现代社会结构的特征之后,对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变动趋势及其意义、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中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其手段、调整的目标原则与重点等方面都作出了详尽的理论或实证研究.这些研究既是对西方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成果的借鉴与运用,同时又是中国社会学迈向本土化的重要一步.伴随着这一研究积累,一个清晰而完整的社会结构调整思路与框架会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知识分子理论的社会学分析,运用历史比较方法,揭示了它所具有的拉动中国社会结构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当代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民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邓小平民族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