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票据行为,是指在票据上签名因而发生一定权利义务的要式行为。它主要表现为发票、背书、承兑、保证等几十个方面的票据法律行为。票据行为是严格的书面行为,而在票据上签名或盖章又是严格的书面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凡在票据上签名的人,都应当对票据上所记载的文意负责。当前,如何确定票据行为的法律  相似文献   

2.
论票据行为     
<正> 票据行为,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票据行为泛指以发生、变更、消灭票据关系为目的的法律行为或者准法律行为,具体包括:发票、背书、改写、涂销、禁止背书、付款、保证、承兑、参加承兑、划线、保付。狭义的票据行为仅指发生票据上债务的法律行为,也可以说是以负担票据债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具体包括:发票、背书、保证、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票据法》上,就汇票规定了出票、背书、承兑和保证4种票据行为。所谓的票据行为是指以发生票据上债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具体而言,就是以行为人在票据上进行必备事项的记载,完成签名并予以交付为要件,以发生或转移票据上权利,负担票据上债务为目的的要式法律行为。票据行为一经完成,就产生行为人的票据义务,同时产生相对方对其享有的票据权利。  相似文献   

4.
<正> 票据行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票据行为是指以负担票据债务为目的所为的要式法律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参加承兑(我国《票据法》没有规定)和保证。票据行为具有要式性、无因性、文义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票据行为是一种负担票据债务的行为,但票据债务的产生往往又不以实际交易中已经存在的票据原因为其必要条件,何以会出现这种法律后果?理论上究竟有何依据?这涉及到票据债务的理论基础——票据理论(Wechseltheorie)的问题。 最早提出票据理论问题的是艾尼尔特(Eniert),他于1893年首次倡导了“商人钞票说”(Panierseld derKaufleut),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利伯(Liebe)、托尔(Thol)等学者相继提出了“要式行为说”、“定额支付约定说”、“交付契约说”等,以后在“要式行为说”的基础上,又相继产生了一些新的票据理论,如“创造说”(Cre-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一种票据行为。承兑是汇票所特有的票据行为。我国票据法规定了3种金融票据,他们是汇票、本票和支票,但是只有汇票才可以进行承兑,本票和支票都不能进行承兑。我国的汇票分为两类,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汇票的付款人是出票银行,出票银行的信誉是可以信赖的,所以,出票银行无须再对自己的付款行为做出承诺,也就是说银行汇票根本用不着承兑。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是商品交易活动中的一种远期付款票据。它的出票人和收款人是商品买卖的双方,对于收款人来说,商业汇票是一种远期收款凭  相似文献   

6.
票据保证是指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以担保特定票据债务人改造票据债务为目的而在票据上所为的附属票据行为。与担保法上保证制度类似 ,票据保证制度是担保主债务履行的从债务 ,因主债务的消灭而消灭 ,但由于在实践中由于票据保证是一种附属票据行为 ,故其制度呈现鲜明特点。一、关于票据保证的成立制度问题作为一种票据行为 ,票据保证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保证人在票据或粘单上记载必要保证事项后 ,保证即告成立 ,无须票据主债务人(被保证人 )同意 ,也无须主债权人同意。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日本票据法均采此主张 ;而美国统一商法典则…  相似文献   

7.
论票据签章     
一、票据签章的含义票据签章是表明票据行为人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形式要件。各种票据行为,就其记载事项来说,是各不相同的,但在票据签章这一点上.则是完全相同的。票据签章是各种票据行为共同的形式要件。票据签章的法律意义在于,第一.它是票据行为人确定参加票据关系,决定承担票据债务这一主观意愿的表现,票据行为人依票据签章而最终确定的参加票据法律关系,成为或可能成为票据义务人。第二,它是确认实际的票据行为人与票据上所载的票据行为人同一性判定的客观标准,要依票据签章来确定应承担义务的票据行为人。签章的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8.
张燕强 《法学》2004,(11):82-88
票据伪造的发生 ,会引起票据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变动 ,合理处置票据伪造产生的法律后果应有一套系统的方案 ,其各项规则应相互衔接 ,并富有弹性。由于现行法律规则网存在一些实践中的盲点 ,所以从规则及操作层面上进行必要的矫正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胡小青 《经济与法》2002,(10):42-43
代理指行为人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实施的法律效果归属于他人的法律行为。代理是意思自治的合理扩张或补充,其目的是要使本人能够通过他人的行为与第三人发生权利义务关系,或者变更、消灭与第三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大陆法系国家,代理属于法律行为的范畴,《德国民法典》就是把代理制度归于法律行为一章之中。而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不存在民法这一基本概念,更不用说抽象的法律行为理论,因此代理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本文拟就两大法系代理制度的区别作一点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行政行为作不同的分类。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并进一步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对读者有所启发。一、根据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可分为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所实施的、本身不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得失、变更等法律后果的行为。法律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所实施的、本身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1.
票据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利载体,要求其本身必须符合票据法的规定,不存在瑕疵,才能准确地表明票据上的一定票据权利义务的存在,并且据此对票据上的权利进行行使和保全。然而在票据实务中,由于票据上的记载事项是通过票据当事人的行为所实现的,因此,票据当事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使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出现与票据法规定的记载事项不相符合的情况,这样就使票据关系的法律效力受到影响。票据的伪造、变造就是影响票据法律关系的原因之一。本文仅就票据的伪造、变造作一初步的探讨。一、票据的伪边、史迪的法律性质票据法第14条第1款规定:票…  相似文献   

12.
论相邻关系的役权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邻关系是指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互间应当给予方便或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相邻关系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民事关系,相邻关系人之间容易产生纠纷,因而有必要对相邻关系加以法律规定,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确定合理的界限,以使邻人间尽可能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3.
现代票据法律制度,是建立在票据流通的基础之上的。为了保障票据的流通与安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票据法确立了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并不意味着票据行为的发生本身不存在任何原因关系,而是指票据行为的基础关系(包括原因关系、资金关系和预约关系)与票据行为的效力相分离。确立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是世界大部分国家票据法的一致做法。我国《票据法》第10条并没有否定票据行为无因性,而只是其例外规定。票据行为的无因性不是绝对的,而要取决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14.
票据质押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票据质押,是指为担保债务履行,作为持票人的债务人或第三人将自己的票据作为质物,设立质权的行为。票据设质后,即对主债债权人(质权人)、债务人、出质人以及票据债务人的权利义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既有票据关系,又有非票据关系...  相似文献   

15.
BILLASSURANCEANDCIVILASSURANCE票据保证是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为担保特定票据债务的履行,以负担同一内容的票据债务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附属票据行为。民事保证是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对债务人履行债务所作的担保。票据保证与民事保证都属于人的担保,基本的原理和性质是相同的,两者都是无偿的行为,都担保债务的履行。但票据保证履票据法调整的范围,票据法是规定票据制度和票据上的法律关系的法律;民事保证属担保法调整的范围,担保法则是规范和调整担保行为的基本法律。票据法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有关汇票、本票、支…  相似文献   

16.
票据关系中的追索权,是指票据未获付款或未获承兑,或其他法定原因,致使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无法行使时,持票人或背书人可向其前手要求清偿票据金额、利息及有关费用的一种票据权利.本文研究和探讨追索权的种类、主体、客体、行使、效力和丧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这一基本法学范畴的构成要素之一,其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学范畴。对此,法学界主要有两种认识。部分学者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为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通过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行为加以调整的社会关系”。大多数学者则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权利义务的客体。但对于这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经济大潮中。银行是商品交易和资金结算的中介,在维护正常交易安全和票据流通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银行应对自己工作严格把关,以防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和银行自身管理不善的漏洞.避免过错行为,减少诉讼和损失。然而.基于工作疏忽、管理不严、工作人员违纪等原因.银行过错行为时有发生。笔者仅就近年遇到的涉及银行的金融案件.对银行过错行为及其归责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一、几种典型过错行为及责任分析所谓银行过错行为是指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在存款、放款、票据承兑与贴现、汇兑等业务过程中因主观上的过错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银行普遍恢复和开展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实施了以票据为主的新的结算制度,票据作为重要的信用工具和支付手段,其适用的范围不断地扩大。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致使票据(主要是商业汇票)到期不获付款,执票人为行使追索权而诉请人民法院裁决的纠纷案件也逐渐增多。 从人民法院受理这类案件的情况看,其主要特点:一是因商业汇票经银行承兑和贴现,使银行处于诉讼法律关系的原告、被告的居多;二是争讼的票面  相似文献   

20.
票据保证的从属性与独立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票据法上的保证,又称票据保证,是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为担保票据债务的履行、以负担同一内容的票据债务为目的的一种附属的票据行为。①从其含义可知,票据保证兼具保证行为和票据行为的特征,作为一种保证行为,其具有从属性的特性;作为一种票据行为,其又具有独立性的特性。两种相互矛盾的特性集中于一种行为之中,使其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制度,这势必对该行为的性质的准确把握带来较大难度。而对这两种属性的关系如何定位也必然会对票据当事人的权利产生影响。 一、票据保证的从属性 民法上的保证,是指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