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 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常遇到感情确已破裂的双方当事人都极力主张要求租住结婚时由一方当事人分得的公产房屋,人民法院在判决离婚的同时,是否也要一同解决双方当事人离婚后的住房问题?这是处理起来颇为棘手的一大难题,也是审判实践中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而又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受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外,人们的认  相似文献   

2.
城镇房屋建造实践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即一方以房屋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房产投资,与他人合伙建造房屋。由于双方所订立的协议过于简单,房屋建成后,双方为产权发生争议,诉诸法院。这种因以宅基地使用权为投资而产生的产权纠纷,一般具有下列特征:一是房屋宅基地是城镇国有土地,即宅基地所有权属国家所有;二是争议一方仅以宅基地使用权(有时含建筑许可证)作为房产投资份额,其他建房费用均由他方承担。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该法同时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人民法院在审理婚姻案件和房屋管理部门在处理离婚当事人婚前婚后以一方名义承租的公有房屋案件中,常常遇到当事人拼力争房,要求租住一方婚前或婚后租得(分得)的公房,个别案件无法满足一方的要求,以至多年难以处理其离婚,至今还无处理此类问题的具体的法律、法规规定,给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和房屋管理部门的仲裁处理带来了困难。笔者认为,婚姻当事人承租公房的使用物权,因婚姻关系的存续期间一方名义承租公房或婚前一方承租公房婚姻关系较长,应为夫  相似文献   

4.
谈城市房屋司法强制搬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房屋搬迁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强制搬迁。由于过去关于房屋搬迁的立法不完善,强制搬迁执行权的归属不合理,以及行政机关尊重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代理婚姻案件中,一方当事人采取"走为上"的方式来应对另一方提出离婚请求或法院传唤、开庭的情况较为常见.在诉前、诉讼、诉后三个阶段都有体现--起诉之前的"走为上"1.搬出家门,另住他地当夫妻矛盾加深,不能共处时,有时会出现一方当事人主动搬离共同居住的房屋的情况.除了避免冲突以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便利与自己的情人约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已由以新区开发为主逐步向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相结合转变,因此房屋拆迁的纠纷已逐步增多。 从受理民事拆迁案件的起诉主体来看,大部分是拆迁人起诉被拆迁人的,也有部分是被拆迁人起诉拆迁人的。从这些案件纠纷的起因来看,一种情况是在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拆迁协议之后,被拆迁人仍不肯搬出的;另一种情况是当双方签约后被拆迁人认为吃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07,(3X):62-62
编辑同志: 我大哥独身一人.10年前被政府批准为“五保户”并住进村办敬老院。当时.他留下3间房屋由我一家居住。前不久,我哥哥患病去世.村委会办理完丧葬事宜后.就通知我一家搬出我大哥的房屋.说要对房屋进行变卖以收回10年中的“五保”费用开支。我认为我是大哥的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这3间房屋。因而拒绝了村委会的要求。但村委会说要起诉我.以讨回所开支的“五保”费用。请问,“五保户”死亡后其遗产究竟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8.
模拟法庭     
家住S县的张某向有关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准备建造一座新房。几天后同村的赵某知道了此事,就向张某提出想购买他旧房的要求。张赵双方通过多次协商,对买卖房屋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并签订了一份买卖房屋的书面合同。张某经过一番紧张的筹划安排,不久就将自己的全部家具搬出了旧房。赵某见张某已将房屋腾空,也随即向张某支付了部分购房款,只等一切交割清楚,赵某就可使用该房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月后的一天,张某的父亲  相似文献   

9.
法律咨询     
因我家无房住,1980年父亲所在单位——县第四中学买了崔家的一间房屋给我家居住.1989年四中又将该房“卖回”给崔家.随后,崔家撵我们搬出.我认为,四中卖房我家享有优先购买权.但诉至法院,法院判决1980年四中购买崔家房屋未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双方买卖关系无效,并于同年7月10日强制执行,令我家搬出该房.法院这样判决合理吗?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0条第1款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由此看出,负担子女抚育费的期限长短,首先应由离婚当事人双方协议确定,协议不成时,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起案例:年迈的父亲与儿子居住在一起,房屋属于儿子所有。儿子于是向法院起诉父亲,要求法院强令父亲腾退出房屋。一审法官认为,儿子是房屋所有人,对自己的房屋有处分权,有权要求他人搬出房屋。因此,判决支持儿子的诉请。上诉后,二审法官认为,儿子请求不符合公序良俗原则,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法学季刊》今年第三期中,聂天贶同志提出了“搬迁合同应列入我国民法合同编”的建议。对此,我有一点不同看法,认为因基本建设征用或拨用土地而发生的搬迁经济关系,不是一种民事合同关系,而是一种经济行政关系。这种关系应当由土地法来调整,而不应由民法调整。其主要理由如次: 第一、搬迁经济关系不具备民法合同的法律特征。民法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关于确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合同的主要特征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一致而在他们之间设置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这就是说当事人双方的权  相似文献   

13.
【裁判摘要】房屋拆迁安置权益属房屋所有权的综合性权能.一般包括被拆房屋补偿款、搬迁费用、新建房屋补贴、新建房屋土地使用权等在内。应以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权属决定拆迁安置权益的归属。共有人之间有权通过协议予以分割。在他人享有使用权之土地上建造房屋而形成附和的.房屋所有权一般归属于土地使用权人。对实施房屋建造的非土地使用权人所进行的补偿不仅仅包括金钱给付,在特定身份关系下亦应包括居住使用权益。  相似文献   

14.
【裁判要旨】房屋拆迁安置权益属房屋所有权的综合性权能,一般包括被拆房屋补偿款、搬迁费用、新建房补贴、新建房屋土地使用权等。应以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权属决定拆迁安置权益的归属,共有人之间可通过协议予以分割。在他人享有使用权之土地上建造房屋而形成附和的,房屋所有权一般归属于土地使用权人。对实施房屋建造的非土地使用权人所进行的补偿不仅包括金钱给付,在特定身份关系下亦应包括居住使用权益。  相似文献   

15.
【裁判要旨】房屋翻建过程中,在双方约定建造五层楼房的基础上,一方经审批后又出资一次性加建了两层房屋,并将加建部分的产权登记为自己所有。该行为侵犯了另一方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即建设用地共同使用权和楼顶空间共有权,加建的房屋应属于建设用地共同使用权人共同所有。  相似文献   

16.
近日,北京市房山区法院开庭审理了北京市首例由于新"国五条"北京细则实施引发的房屋买卖合同20%个税纠纷一案。原告、被告双方2007年签订房屋买卖协议后一直没有办理过户手续。2013年3月,新"国五条"北京细则出台实施,由于卖房方李某名下还有其他房屋,该房屋办理过户需要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比新政实施前要多缴纳税额19%,房屋买方曾某要求李某承担,李某坚决不同意,协商无果后双方最终对簿公堂。此案正在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7.
办理房屋买卖公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该房屋买卖合同公证属本公证处管辖,买、卖双方(合法的代理人)必须亲自到场,申请人必须提交涉及身份、房屋所有权证明等相关材料,买卖双方已就买卖房屋事宜达成一致。然而,我们在办理日常房屋买卖公证的实践中,常常遇到买卖双方只有一方到场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绝大多数当事人不  相似文献   

18.
从审判实践情况看,城市房屋拆迁中的争议,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搬迁争议,表现为被拆迁人在拆迁期限内柜绝搬迁》使用的房屋。二是拆迁补偿安  相似文献   

19.
《法庭内外》2010,(10):58-58
法官:我们夫妻在打工地租住李某的房屋。房屋为两层砖混结构,上面平顶且四周无栏杆。两个月前,李某在房顶晒被子后,忘了锁好楼顶的楼梯门。我8岁的女儿放学后,见我们夫妻还没有下班而楼顶的楼梯门又开着,便跑到楼顶玩耍,期间因地滑摔至地面,不仅已花费3万余元医疗费用,还落下九级伤残。请问:我们能否要求房东李某赔偿?  相似文献   

20.
贺宝利 《政府法制》2012,(34):22-24
“2011年,我们已经让24万多陕南贫困人口搬出秦巴山区。在陕南,10年内我们扶贫式搬迁人口目标是240万!”电话中,陕西国土厅一名负责人颇为大气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