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执政理念即执政党在执政活动及自身建设中予以贯彻执行的指导思想、价值判断和执政宗旨的总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具体可划分为:邓小平时期党的执政理念;江泽民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三个时期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分别解答了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合法性价值意义、目的性价值意义和时代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执政理念在整个执政理论中处于基础的地位。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五十多年的时间里,随着党的忧患意识的变化,党的执政理念也随之升华,即从执政强国理念、兴国富民理念到以人为本理念。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强化、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执政理念即执政的理论和观念,是建立在对执政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党的执政宗旨和指导思想,是执政党履行执政职责、完成执政使命、实现科学执政首先必须确立的观念。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是深度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迫切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4.
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对其全部执政活动的理性认识,是对执政的宗旨、目的和任务的科学确定和总体把握。执政理念的价值取向是执政过程中所确定的执政根本目标,是一个执政党执政理念的核心所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其执政理念的价值取向无不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即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5.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其执政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执政理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从根本上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存在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科学分析与评价我党执政理念的演进过程,对于正确理解新一代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全新执政理念,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增强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明确而自觉的执政理念.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这是做到居安思危的必要前提.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国内外、党内外各种矛盾和危机中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居安思危,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  相似文献   

7.
章越松 《求实》2007,3(5):15-18
目的与手段是执政理念的两个基本含量,识别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只能从执政党所提出的目的,以及围绕目的所进行的手段出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为其中蕴含着执政党的价值诉求。中国共产党50多年的执政活动表明,其执政理念内涵了对物与人的双重价值的同步增值以及对制度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8.
中共执政理念的演进有其内在的动因机制。纵观我党执政理念的演进历程可以得出,其演进的动因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是演进的理论源泉,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内在动因,党的执政地位和环境的变化是演进的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执政价值目标时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维护党的整体利益与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最高纲领与践行党的最低纲领、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重大关系。我们党的执政价值标准是一个具有多维量度的价值评判体系,其中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三个最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以党的执政价值目标为取向、执政价值标准为依归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是政党政治的时代。在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除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都实行政党政治,而执政党作为执掌国家政权的党,在各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执政方略体现执政党的执政宗旨、执政目标、价值追求和政治智慧,对于执政党的全部工作及其效果,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执政方略。党的执政方略的概念、内涵,其与党的指导思想、治国方略、执政理论、执政方式、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是研究党的执政方略首先要搞清楚的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中共执政战略与奋斗目标的凝炼表达,是中共执政文化与执政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与鲜明标志,是考量和测度中共执政智慧与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指标。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根本理念。近年来,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理论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从不同视角与层面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及其建设问题进行了多维解读。本文在认真检视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概念体系、创新原则及成果、实践要求以及深化研究的主要论域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这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为民”作为我们这个执政党作风整顿的首位价值追求,要求全党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党的执政理念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从内涵来看,它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灵魂和核心,又包括多方面生动具体的内容。从历史发展来说,它既保持本色,又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执政理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雷高岭 《奋斗》2003,(11):30-31
任何执政党都有自己的执政理念。从我党的执政实践看,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夺取政权、捍卫政权和巩固政权的历史,是与时俱进,不断超越前人同时超越自己的历史。这个过程为我们科学地认识执政的真谛,把握执政的规律,进而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源。可以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肩负着全面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强调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题中之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孕育于根据地建设时期。夺取政权后,党的执政方式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其最主要的经验就是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创新,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在执掌国家政权和实现政治目标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观念体系.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已经从一个夺取政权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政权的政党,从搞计划经济的党,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政党,从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党,成为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党.与之相适应,执政党要进行自我改革,实现自我转型,把党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党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执政方式及其法治化进行了局部和初步的探索.建国后我党执政方式法治化的探索与演进,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其特点是政策化、运动化、人治化、党政合一化;第二阶段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五大召开前,其特点是政策的法制化,从主要依靠政策转到主要依靠法律,法治化执政方式开始确立;第三阶段为党的十五大到现在,其特点是从以法治国向依法治国转变,从"法制"向"法治"转变.我党对执政方式法治化的探索及其演进的过程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体制建设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执政体制与党的执政能力密切相关.“党的执政体制的科学、合理性程度是制约、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和枢机所在”。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自身执政体制建设的问题,积极探索改革和完善执政体制的正确路径.努力摆正党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从而使党的执政体制呈现出历史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党”与“执政的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两者没有明确区分,而是将“执政的党”等同于“执政党”,相互代替使用。从语义学、政治学和历史学视角分析,“执政党”与“执政的党”是从不同层面对中国共产党角色的定位,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厘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