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行政诉讼法》的出台并不只是一次部门法的修改,更是作为实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次战略部署。所以,新《行政诉讼法》中体现了一整套的法治理念。新法立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现代化理念,是理念的更新和制度的大幅度重构,而不是简单得到修补,其内在逻辑构架与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行政诉讼法》自1990年正式实施24年来的首次大修。公安机关作为公开执法场所中执法量最大的部门,将面临的行政诉讼也极有可能越来越多。因此,《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对公安执法工作的影响将是重大而深远的。公安机关要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确保各类行政行为都能够经受法律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法院管辖行政案件的规定和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第18条的规定是不同的,两者都在原来的"原告就被告"原则的基础上有所改变,提出了新的法院管辖行政案件的模式,并针对新形式的实施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各级政府和各行政机关不仅要带头守法、依法行政,更要在出现违法情形时能够切实有效地承担法律责任,这不仅是人民群众对现代司法制度的急切需求,更是依法治国方略能够得到实现的重要保障。在《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过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召开,对建设法治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的《行政诉讼法》贯彻了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决定精神,相信它的实施,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但在实施效果上不理想,为了适应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解决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的"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问题,我国立法机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对原《行政诉讼法》进行了大修。修改后《行政诉讼法》对公安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之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起诉不停止执行"既是我国《行政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项重要制度。随着行政诉讼实践的发展,法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关于"起诉不停止执行"利弊、存废之讨论与争鸣一直不绝于耳。近年,修改《行政诉讼法》之呼声日益高涨,2003年年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出台,更是将《行政诉讼法》修改正式列入,"起诉不停止执行"之存留已是一个不能回避而又不容回避的重要议题。本文对现行起诉不停止制度从立法、实践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加以检视,并由此提出相关建议,以供立法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新的《行政诉讼法》将从2015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行政诉讼法》实施24年来的首次修改。新《行政诉讼法》第60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然而,行政审判实践中"变相调解"现象却一直没有停止过,从而导致行政案件的撤诉率居高不下,大多学者及实务界对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不少学者对这种制度建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但综合考察之后,发现这些理由和根据并不充分。当前在我国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不具备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力图使2015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法在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精神的基础上,破除行政诉讼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困境。该部新法律在司法实践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刊特邀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部门及有关高校和律师界专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法的施行、完善有所裨益。在对修改前后的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新法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从实务视角,以具体个案为依托,在分析行政诉讼立案状况、原告资格设定目的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原告资格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上海为实例,分析新法对区县政府为被告、跨区域、经复议案件等特殊案件管辖的变动规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依据实务需要,以诉权保障、起诉条件审查、行政争议解决为核心解读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的转变;分析诉讼类型化将对行政审判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建议;分析新法施行后审判各方在受案范围、复议案件被告、裁判方式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参照《民事诉讼法》,研究新《行政诉讼法》对于检察监督的规定,明晰尚需研讨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力图使2015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法在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精神的基础上,破除行政诉讼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困境。该部新法律在司法实践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刊特邀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部门及有关高校和律师界专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法的施行、完善有所裨益。在对修改前后的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新法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从实务视角,以具体个案为依托,在分析行政诉讼立案状况、原告资格设定目的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原告资格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上海为实例,分析新法对区县政府为被告、跨区域、经复议案件等特殊案件管辖的变动规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依据实务需要,以诉权保障、起诉条件审查、行政争议解决为核心解读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的转变;分析诉讼类型化将对行政审判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建议;分析新法施行后审判各方在受案范围、复议案件被告、裁判方式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参照《民事诉讼法》,研究新《行政诉讼法》对于检察监督的规定,明晰尚需研讨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力图使2015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法在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精神的基础上,破除行政诉讼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困境。该部新法律在司法实践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刊特邀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部门及有关高校和律师界专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法的施行、完善有所裨益。在对修改前后的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新法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从实务视角,以具体个案为依托,在分析行政诉讼立案状况、原告资格设定目的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原告资格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上海为实例,分析新法对区县政府为被告、跨区域、经复议案件等特殊案件管辖的变动规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依据实务需要,以诉权保障、起诉条件审查、行政争议解决为核心解读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的转变;分析诉讼类型化将对行政审判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建议;分析新法施行后审判各方在受案范围、复议案件被告、裁判方式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参照《民事诉讼法》,研究新《行政诉讼法》对于检察监督的规定,明晰尚需研讨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务必抓紧抓好,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党校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其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研究上必须先行一步。为此,我们约请了校内一批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现选登部分成果,以期将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人事天地》2011,(1):19-20
近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最近,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决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专门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正>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主要是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和提出贯彻落实的初步意见。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工作报告,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起草情况作了说明,并在大  相似文献   

15.
正当全党全国人民不断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的重要时节,今年2月2日至6日,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研讨班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从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从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共党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施行法治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航程,释放出国家法治改革的新红利,彰显了国家依法治理的新理念,推进了中国法治反腐的新常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13亿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将保障公民上的基本权利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等作为依宪治国的深层次内涵,并特别强调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要确保"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然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突破,依宪治国的提出与实践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实际上,自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颁布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宪治国"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对于"依宪治国"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人事天地》2015,(2):53-55
2015年1月3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全文如下: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一、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指出下一阶段我国要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的前提与基础是"有法可依",地方政府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问题尤为值得关注。《决定》特别提出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公众参与将成为我国地方政府立法程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英美两国在政府立法中引入公众参与的实践较为成熟,值得我们关注和选择性借鉴。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9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施行以来,至今已经过了二十个年头.在这期间,我国的行政诉讼相关制度也从无到有、由缺至全的发展起来,现在正在逐渐的臻于完善,但是,如同任何处于新生代的事物所遭遇的到的情形一样,这个过程也是充满了疑辩和争论,但恰恰是疑辩和争论来创造一个砥砺、共进的平台.有必要以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