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明华 《外交评论》2013,30(5):102-112
国际河流概念的演进经历了从国际河流强调"自由航行"到国际水道强调"可通航"和"有商业价值",再到国际流域强调跨国水资源的全面开发和综合利用的过程。跨国水资源利用的学说也经历了从"绝对领土主权论"、"绝对领土完整论"到限制领土主权论、沿岸国共同体论的演进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淡化主权的迹象明显。国际水法理论的发展培育了国际合作精神,有助于实体法律规则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行政法律制度发生了巨大变革,其行政法理论基础也出现了由传统的"管理论"到现代"控权-平衡"论的转变.俄罗斯行政法理论基础的"控权-平衡"论既不同于英美国家行政法的"控权法"模式,也不同于中国行政法学界所提出的"平衡法"模式,还有别于苏维埃行政法的"管理法"模式.俄罗斯行政法理论基础"控权-平衡"论的形成体现出对苏联行政法理论基础"管理论"的继承性,形成过程的动态性,受两大法系行政法理念影响的混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生存论美学替代本质论美学,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阶段的历史必然.要完成这样的转换,思维方式必须从二元对立的近代哲学思维转向主体与其生存环境和睦相处的"交互主体"的现代哲学思维其间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反思和发掘中国古代美学传统中的相关资源,如禅宗美学中的生存论资源.批判并转换传统美学资源用以建构中国特色的生存论美学.是跳出当代美学在模仿西方中试图超越西方理论怪圈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共同体变迁过程中农村青年的思想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农村共同体正经历着现代化的转型,现代"社会"正冲击与消解着传统共同体。这一过程导致了农村青年在认同、信任和接纳这三个核心价值层面出现了变化、矛盾与冲突。他们向往城市却认同农村,人际交往圈子在扩大信任圈子却在缩小,对新成员的接纳与选择并存。在冲突中,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共同体需求,并自发外移共同体以满足归属感,维持共同体以满足安全感,返回共同体以寻找确定性。新农村建设除了要继续发挥它的经济功能与政治功能外,还应该强调它的社会功能,将"新农村"建设成为既保留传统共同体核心价值,又能有效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以调适农民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冲突与不适。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个人与共同体的矛盾?如何认识和解决共同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冲突?黑格尔提出了伦理实体理论,强调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反对将个体性和整体性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但是西方社会没有普遍认同"实体性"的意义,而面临着"共同体的失落"。因为限于当时研究的条件,黑格尔未能建构起个人伦理实体,随着系统论、人格结构理论的提出,个人伦理实体建构成为可能,为自由主义与共同体主义冲突至少在个人领域找到解决之道,个体自由和德性成为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习近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深刻认识,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从"共同体"这一范畴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所倡导的共同体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与"共同体"的高度融合和有机联系,是超越"自然共同体"的整体建构;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摒弃"特殊利益"的价值追求,致力于打造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是打破"虚幻共同体"的理论武器;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承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贯穿始终的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践行"真正的共同体"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市化是动态的演化过程 ,城市化发展理论也是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 ,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的理论演进 ,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 ,结构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 -拉尼斯 -费景汉”模型、乔根森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 ,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对这些理论的综合分析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城市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江主席关于宗教问题的一次重要讲话,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宗教工作的三个历史阶段,纵横交织地论述党和政府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发展,从认识论高度,阐述对宗教由简单化的"鸦片论",经过日益深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达到了对宗教和我国宗教工作的规律性把握,从而实现了对中国宗教的认识与实践(宗教工作)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围绕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心命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艰辛探索,思想建树颇丰,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反"和平演变"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三个世界"划分思想、社会主义认识过程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等宝贵思想和一系列崭新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10.
在新发展阶段,"城乡中国"将会成功转型为"城市中国",理解中国城市治理将成为理解中国国家治理的最佳窗口。城市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目标实现。空间正义理论与新发展阶段城市基层治理有着内在耦合,空间正义必然地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伦理诉求。通过对转型期城市基层治理的城市空间权利、城市空间贫困、城市空间更新等问题的批判,未来城市基层空间治理需要遵循"人民性"的政治逻辑、"城市性"的治理逻辑以及"个体性"的技术逻辑,从"治理共同体""协商式治理"与"精细化服务"三个层面进行制度构建,形成迈向空间正义的城市基层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11.
社区公益服务标志着我国社区发展层级的提升,但仍呈现体系破碎、功能紊乱的状态。因此需要努力推进机制创新,统筹公办福利与民办公益两个体系的改革,在同一进程中解决行政化的问题与社会化的问题。借助治理理论提供的思考框架,可寻求一种融合多种制度体系、容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有效配置资源并且承担更大社会变革使命的社区公益服务新机制。这种新机制以多主体参与为轴心,以建构责任政府、"社会企业"和"社会市场"为要旨,以政府、服务机构、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和基层党组织的适应性调整为基础,以协商性参与、知识整合、体系开放、社会学习为纽带,可组建起一种社区公益服务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社区及社区发展的含义,认为我国现代城市社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总 结分析了河北省城市社区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市15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深入访谈,根据复原力理论“过程说”的内涵,及“个人-环境”互动理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复原力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社区矫正对象经历了“正常生活——进入刑事案件流程——进入社区矫正——解除社区矫正”四个不同阶段,复原力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特点并呈现出“原生期——剧变期——重建期——成长期”的复原力发展过程图式。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要建立以促进复原力发展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依托个案管理,依据社区矫正对象所处复原力发展阶段、个人特质等设定具体可行的服务目标,积极调动现有保护性因素,注重将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作为重要的介入契机,实施整合性、体系化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us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s to fifteen correction offends in a district of Shanghai.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resilience theory, the study reviews the risk/protection factors in the context of one‘s “person-environment” and summarizes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resilienc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Normal Life Background /-Criminal Case Process / Community Corrections / Community Correction Release” and conclud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esilience of community prisoners in the “Original / Upheaval-Rejuvenation / Breakthrough Period”.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offend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basis of the system services, thus the basic assump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ommunity service framework and service system.  相似文献   

15.
虚拟社会(区)研究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社区的区域性特征趋于消弭,“共同体”才是社区研究的依托点。虚拟社区是社区发展的新阶段,虚拟社区的管理是现代社区建设的关键。传统的社区警务模式已经遇到了自身难以逾越的障碍,虚拟社区警务则是社区警务的一种颠覆抑或补足。虚拟社区警务的实践在我国虽已悄然实施,但实质土依然处在零谋划、零组织、零警力的阶段,亟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予以创新性突破。  相似文献   

16.
社区服务作为现代社区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最基础的社区工作任务和目标之一。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Q社区的社区服务发展模式为分析案例,论述我国社区服务经历十几年发展后面临的现实状况,提出如何协调社区服务和政府关系,实现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根据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 ,合理界定社区范围 ,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 ,强化以社区为细胞的社会构成理念 ,理顺管理体制 ,加强党和政府对社区建设的领导是必由之路。社区建设必须在国家制度的框架内进行 ,不能超越国家制度。社区建设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社区警务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型警务模式,我国公安机关2002年开始在城市社区实施警务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而农村社区警务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天的农村治安形势复杂,警力严重不足,社区警务改革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农村治安的复杂形势,比较农村与城市不同的优、劣势,对农村社区警务建设提出初步的设想,对下一步亟待开展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西安市后村为例,指出中国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面临着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两大冲突,并分析冲突形成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发挥政府的导向性作用,转变村内社会组织;资源共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发挥村内古建筑及特色文化资源作用;实行"城中村"文化的渐进式改造等,是解决冲突,构建和谐"城中村"文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略论社区警务的政治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警务是依托基层社区而建立起来的新型警务,是新时期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载体,社区警务的性质表明,推行社区警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治秩序,拓展公民政治参与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