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沙龙     
正《枢纽:3000年的中国》本书气象壮阔的论述过程,展示了一代青年人在大时代进行大构想的理想升华。让读者从过去发现未来,从世界发现中国。《雪祭》围绕一个军人家庭父子两代军人展开叙事,展现了一个解放军连队官兵在雪域高原筑路的艰难历程。《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带领读者重温经典阅读的温馨。《许三观卖血记》(新版)本书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  相似文献   

2.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2《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十年来他走遍世界,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深刻反省,在与世界的踫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崛起、变迁中的中国。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  相似文献   

3.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是我国当代文艺百花园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它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现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人类文化的独特贡献。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有幸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百花园中耕耘,先后创作了《巨人的握手》、《周恩来在上海》、《开国领袖毛泽东》、《长征》、《张学良》、《延安颂》等多部电视连续剧。在这里,我主要就《长征》、《延安颂》两部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的创作,谈点个人的体会。用唯物史观解读革命历史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史反复证明这…  相似文献   

4.
《湘潮》2007,(4)
余华这一名字和当代中国先锋文学是连在一起的。余华早期创作的文学世界充斥着暴力、血腥、死亡,他以其"冷漠叙述"在文坛上独树一帜。读他的作品就如掉在冰窖里,甚至令人毛骨悚然,而这仅仅是读者对余华小说的感性触动.此外,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表象背后所蕴涵着丰富意义的文学世界,以期对社会、人性等作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一部气势磅礴的红色经典,参与《东方红》创作演出的文艺工作者在革命文化的熏陶下,不仅创造出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而且培育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革命文化人才。五四文化的熏陶、延安文化的影响和新中国文化思想的哺育,是《东方红》人才队伍成长的必要条件;创作演出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教育指导,演职人员的军事化管理训练和社会环境的有力助推,对《东方红》人才队伍成长有特殊的意义。参与《东方红》创作的演职人员在文艺舞台上,持久地展示着革命文化人的形象,持续地发挥着经典文化人的作用。总结思考《东方红》人才队伍成长规律,对于今天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从国画《苗寨笙歌》到版画《高台地戏》,从油画《加榜梯田》到雕塑《亚鲁王》,从油画《海龙屯与平播之役》到书法《白水瀑布》……精湛的文化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语言,凸显贵州独特的文化风貌。这些作品都是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的重要成果,是贵州美术和书法史上的"高峰"。贵州于2015年底启动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历时两年面向全国征集创作一批体现时代要求、中国精神,具有国家气派、贵州特色的美术、书法精品力作。2017年12月28日,"翰墨书盛  相似文献   

7.
严复的《天演论》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线性发展观,为中国在20世纪对时间神话的崇拜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国在“他者化”过程中,更多强调了社会现代化而忽略了文化现代性。受此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从创作到研究层面都产生了诸多问题,新世纪的中国文化变革需要打破时间神话和“现代性”光圈,发展新的研究范型,开拓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韩愈《原道》中的道德观探讨文化传承的不同可能性,并透过《论语》中对文化传承的叙述,从儒家传统内部对《原道》做反省,进而提出不同的文化传承的论述模式。最后,分析得出韩愈在《原道》中的论述方式不符合《论语》中对文化传承的论述,而且它对非正统的批评方式与过去中国对不同学说的批评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马知遥 《理论学刊》2007,(4):125-127
本文从余华小说观念的形成和先锋小说的创作实践入手,着力于他多方面的探索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创作,对其中形成风格性的小说元素如小说的叙述方式、视角、叙述语言、叙述策略、小说结构等进行剖析,以解读他的独特之处。同时,余华对“先锋小说”的超越也使得“先锋文学”不是一种昙花一现,而给文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从这个意义上讲,余华可成为当代经典性作家。  相似文献   

10.
孟超创作昆曲《李慧娘》 昆曲《李慧娘》是作家盂超根据明代周朝俊所著《红梅记》中有关李慧娘的情节创作的。孟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开始活跃于中国文坛。曾与蒋光慈、阿英等人一起创建文学团体“太阳社”.后来“左联”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11.
《学习月刊》2009,(1):F0002-F0002
近年来,荆门市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创作生产的现代花鼓戏《十二月等郎》被评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戏剧作品,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社会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在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决赛中,男声四重唱《小女婿》获音乐类群星奖大奖和音乐类节目创作奖、草书《画禅诗癖》获书法类创作奖、《放鱼鹰》获舞蹈类表演奖、“农家乐”杯文艺比赛获服务奖;公共图书馆是全省12个文献收藏、开发、利用中心之一,被文化部授予“一级图书馆”称号;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中,石景山区被确定为北京动漫游戏基地。该基地以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动漫游戏城为核心,建成集动漫创作、生产、展示、交易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了推动以动漫游戏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石景山区制定了《关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建设首都文化中心的重要承载区、首都文化建设特色区、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区”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张国钧同志的诗作《碧霄集》,嘱我作序。我和他一样,一生从政,业余始终钟情文学、特别是诗词。我虽忝列文人,且时有诗作,但对诗尤其是旧体诗,实实的是门外汉,因此,面对如此意境开阔、正气高昂、正能量满怀的高水准旧体诗集,确有无以置喙之感。好在近期《人民日报》副刊对中国旧体诗的文化传承给予支持和肯定,我和国钧愿意为"旧瓶装新酒"的文化事业添块砖,增块瓦。我与国钧同志因共同的三观,而志趣相投,相知甚深,引为知己。他有领导干部的工作经  相似文献   

14.
近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年鉴》和《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史无前例的“千年译经运动”——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着眼于创作思想、创作手法与创作题材等方面,试图剖析佛经翻译给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指出翻译在民族文化构建与创新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导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经过五十年的历史检验,已经成为不朽的经典。《东方红》以人民革命的光辉历史和毛泽东思想为主题,坚持革命化、民族化和群众化相统一的创作原则和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针,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优秀人才,奠定了新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我们在文化的意义上思考和研究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对今天的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如何认识中国社会?重读《乡土中国》有助于我们从方法上解构中西文化争论的中国社会之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建构了基于文化自觉思想的社会学方法论,这不仅是费老学术思想上的一次大飞跃,且是当前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出的共同要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深化对《乡土中国》的认识。发现社会:费孝通破解中西文化冲突之争,文化自觉的社会根基;深入农村:费孝通解读中国社会大历史,《乡土中国》的主题就是"研究中国文化模式怎样从中国农业和农村生活中产生出来";超越乡土:费孝通成就社会学想像力,实现了三个超越——超越新儒家;超越文化;超越方法。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方法论构筑了他用生命、思想和乡土共同凝结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11,(11):10-1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研究部署,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这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9.
资讯快递     
《廉政瞭望》2010,(16):70-71
宜宾市 老人图解《廉政准则》警醒官员 近日,宜宾市文化局一名退休老人喻正元通过自发学习《廉政准则》,先后创作出了54幅漫画,合称《廉政准则》图解,从警钟长鸣、拒收有价证券等方面解读《廉政准则》内容。目前,《廉政准则》图解已印发该市各区县、  相似文献   

20.
《三字经》承传文化生命的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字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蒙书是经典,更是当今学校德育教育的优秀教材。从《三字经》的流传和影响来看,文化、经典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值得重视,文化是德育的根,经典是德育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