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三农”问题是个历 史问题,更是个现实问题,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的顺利实现,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现阶段,“三农” 问题的焦点是农民增收难。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不能“以农言农”,其实质是 工业化、城镇化问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前提的问题,是统筹城乡 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民收入是“三农“核心问题,其解决措施既包括短期性措施,又包括长期性机制问题.现行的有关农民增收制度存在局限性和短期性.如何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多个层面上建立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农民增收困难不仅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而且严重制约农村购买力的提高,成为扩大内需的重大障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文章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体制上、政策上、经营方式上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要把农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其实“三农”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三农”问题,事关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而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促进农民增收是有效解决农业、农村中其他问题的关键,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既要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又要虑及长远,开源节流,千方百计地夯实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1·增加农业投入。通过增大对农业的投入,使农民直接从农村基本建设投资中获得现金收入,同时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农民能长期增收创造条件。农村的交通、通讯、电力、水力设施、生态环境等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理应…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的核心.阿克苏地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农民增收渠道由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逐步转为以苹果、核桃、红枣等林果业为主.但阿克苏地区农民的收入来源以第一产业为主,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前景不容乐观;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的非农收入增加受限,并且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从中获益少.要破解制约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瓶颈,就要依靠阿克苏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畜牧业和林果业生产基地的优势,优化产业结构,确保农民增收;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加大劳务输出,推进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加快扶贫开发进程等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保障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对农民增收问题极为重视,并着重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不懈探索和科学阐释。他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应重点在四个方面做文章:紧抓农业不放松;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形成工农互助、城乡互利的双赢格局;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研究、学习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民收入的高低与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健康素质,畅通劳动力的流通渠道,提高农民的增收能力。  相似文献   

9.
吕天强 《学习论坛》2004,20(8):63-65
近年 ,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 ,出台了一系列对农民有利的政策 ,使农民得到了较大的实惠。但要更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仍需要从体制、制度、组织、产业结构、增收渠道以及城乡协调等方面创新思路 ,深化改革。惟有如此 ,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王树平 《新长征》2011,(12):48-49
近年来,我们临江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农民增收致富主题,通过实施“退粮进特”,培育特色产业、兴办龙头企业等,有效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拓宽夯实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相似文献   

11.
时下,跟农民朋友畴起为农服务方面的话题时,一些农民深有感触地说:“为农服务的名目倒挺多,可有些服务俺们老农可真承受不起!”为农服务为何会引起农民如此大的反感呢?农民需要服务,但他们需要的是货真价实、表里如一的服务,而对那些打着“为农服务’的幌子,实则干着坑农害农勾当的“变味服务”,农民早已深恶痛绝。“变味服务”概括起来有以下5种:1、“寄生”服务。即“长”字号人物的三亲式举办实体,他们在“长”字号人物的庇护下,直接同农民打交道,服务质量有问题也无人敢提,出现不良后果则‘呐部消化”\事。2、“马后炮…  相似文献   

12.
第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的问题。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吴国禄 《奋斗》2006,(9):39-39
木兰作为一个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小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必须破解的难题。为此,我们把突破口定位在扎实推进与上海奉贤的多领域、深层次合作上,在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利益双赢前提下,实现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占我国人口 64%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其增幅已连续四年减小。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里有一句话: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个“方”和“计”到底是什么呢?本人认为,在目前,单凭农业自身已无法解决农民收入增加问题。农民增收的关键不在“农”内,而在“农”外。  相似文献   

15.
农民增收新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农民收入,应以政府为主导,组合若干农村经济区域,改革区域内乡镇职能,引进大型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生,通过构建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共同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服务.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为了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本刊编辑部约请有关领导,农业问题专家及基层干部就农民收入现状,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以笔谈的方式充分发表意见,共商农村发展大计。这次撰文参加探讨的有,辽宁省农业厅高级农经师洪桂云,湖南省常德市委办综调室邓大才,昌图县委书记赵铁峰,昌图县宝力镇党委书记赵会君、昌图县四面城镇靠河村党支部书记赵春杰等。  相似文献   

17.
李刚 《新长征》2011,(5):10-12
在《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富民工程的若干意见》中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为了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化统筹”战略,通过工业化奠定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通过城镇化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民增收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举足轻重。现行政策的种种弊端是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根源所在。要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应该从政策角度 ,采取“多予少取”的政策 ,同时辅之以其它政策。  相似文献   

19.
对吉林省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分析,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同先进发达地区农民差距,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鸿渊 《求实》2006,(2):86-90
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其解决措施既包括短期性措施,又包括长期性机制问题。现行有关农民增收的制度安排受市场、财政和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制约,存在局限性和短期性。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如何持续稳定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分享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福利,必须根据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内在要求,从多个层面上建立起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