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对腐败问题的理论研究也愈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腐败根源问题是其中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本文就有关这方面的论争评述如下,供参考: 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是腐败的根源 导致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政治、经济体制上的原因,思想上的原因等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余年,我国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的某些负责人中腐败现象的发展走了三步曲:散在的个人腐败———普遍存在但程度不等的集团腐败———与权力大小相称的小权小腐败大权大腐败。腐败分子前仆后继。腐败正在严重侵蚀着我们社会的肌体,破坏着我们的民众对于现代化的信念。为什么要在现行宪法体制下谈论遏制腐败问题?我完全赞成一种意见,认为只有实行现代民主政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蔓延问题。但是,谁也不能等到中国民主政治完全建立后再解决腐败问题。如果说在现行宪法体制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那么,我们有可能也…  相似文献   

3.
杨黎源 《学习论坛》2002,(12):17-19
现代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人的本性、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腐败产生的根源 ,认为对人的本能约束的软化是现代政府官员腐败产生的人性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政府官员的负面影响是历史根源 ;道德约束的软化和法制的不健全是现代政府官员腐败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4.
腐败由于被人们称之为腐蚀国家政治肌体的政治之癌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腐败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表现,但人们谈到腐败问题时,比较明确的指向是其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行为。可以说,腐败就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一、经济转轨过程中腐败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行政机关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可以说是随着国家行政权力机关的产生相伴而生的古老问题。但是,腐败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国家里表现的程度和形式则有不同。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腐败行为的发生和蔓延更多是一种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伴生行为。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使以往对腐败的监督和制约机…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干部腐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能否有效清除腐败,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能否顺利进行,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社会主义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反腐败斗争,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反对腐败,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腐败现象仍然在蔓延滋长,特别是近年来,腐败的势头发展很快,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越来越由隐蔽到公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12):54-54
在时下关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诸多论争中,如何认识和有效应对腐败问题无疑是一大热门话题。从世界范围看,工业化、现代化既是物质生产过程,也必然伴随着政治发展和社会转型,而且往往会伴生着腐败易发高发现象。工业化、现代化将所有社会成员卷入社会大流动、身份大改变、财富大增加之中,人们渴望实现流动、改变身份、拥有财富,其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条是经济途径或者说生产性激励渠道,即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其价值追求;另一条是政治途径或者说分配性激励渠道,即通过政治活动、集体行动来争取政治权力,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以便获取利益。在这一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开放政治权力,无疑就是开放社会流动的政治途径,必然引起各个社会群体和集团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社会进程主题转向政治斗争,结果往往是社会动荡,甚至引发社会集团竞相通过政治参与牟利寻租。  相似文献   

7.
腐败行为,即掌握公共权力者利用权力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其突出表现是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情、权与色以及权与权之间的交易。腐败不是哪个社会、哪个时期特有的,而是与国家公共权力一样古老的人类社会现象.为此,对腐败问题的思考古今中外皆有。  相似文献   

8.
引言:成就和忧患市场经济已在当代社会占主导地位,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唯一基础,更多的是构成了混合体制的基础。这不仅是由于物质生产力方面的原因.而且也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f灵活性、适应性和广阔的选择余地。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腐败.就是那些最成功的、建立市场经济时间最长的社会也经历着非法的经济和政治剥削。但是转型期的腐败行为似乎增大最快。在转轨阶段,人们对什么是腐败什么不是腐败所达成的一致看法也最少。因为迅速的变迁使财富和权力之间产生新的人们所不熟悉的联系方式.同时人们又面对着新的价值观、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一文中说:“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27页)在我国,腐败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是社会舆论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  相似文献   

10.
转型经济中寻租性腐败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腐败问题目前已成为学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于转型经济中出现的腐败现象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量的经验和事实证明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腐败较之完全的计划经济和完全的市场经济制度条件下更为普遍。有学者认为 ,在政府直接介入经济活动的转型经济模式中 ,公有制经济比私有制经济有着产生腐败和贿赂行为的更为广泛的客观基础(1)。从理论和学术研究角度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轨时期出现的腐败问题与其他类型的腐败在成因、表现形式、危害及其控制机制等诸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是一种转型…  相似文献   

11.
从人们对于权力腐败的关注度、国际社会对我国权力腐败的评估及我国惩治和打击权力腐败的实际情况认为权力腐败已成为“当前我国最大的危险”。而权力腐败滋生蔓延的思想根源在于忽视了人性恶或是官性恶;制度根源在于受人伦束缚下的传统社会关系结构的影响;体制机制根源则在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治理权力腐败应严于律己,通过廉政教育取信于民;推进制度改革,实现制度面前无特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规范权力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林喆 《廉政瞭望》2012,(15):42-43
新特点:把腐败埋在制度中,近年来,国内瘸败出现新特点:腐败出现制度化。一些官员为了给其谋利行为披上“依政策、制度办事”的外衣,事先将其利益设计存政策、制度中,这样谋利的过程就成了“依政策、制度办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试论“法人腐败”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腐败现象中,除了一般的个人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外,近年来又出现了以单位和团体面目出现的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即“法人腐败”现象。如何有效地解决法人腐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法人腐败的涵义 “法人腐败”也称“单位腐败”。所谓“法人腐败”,是指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合法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为了谋取法人(单位和部门)利益,在法人意志支配下,以法人组织的名义所组织实施的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腐败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各类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党政官员腐败问题已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官员违纪和腐败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心理因素占据很大方面。  相似文献   

15.
腐败是现代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对社会公共利益危害极大。对于腐败问题,必须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种视角进行分析;要把反腐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途径系统推进,才能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16.
高建华 《先锋队》2012,(30):49-50
当前,我国正处于国企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各种腐败问题困扰着人们,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腐败问题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层出不穷的现象也向众人敲响了警钟,治理腐败问题迫在眉睫。事实表明,腐败行为对国有经济的巩固与发展起着直接的严重的破坏作用。国有企业只有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严惩腐败,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才能减少腐败行为造成的损失,从而巩固国有经济,促进国有经济的健  相似文献   

17.
试论腐败的本质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问题最初是伴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其本质就是剥削。综合治理腐败,要从经济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政治上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文化上要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指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利的严重违反公职行为规范的行为。从本质上说,它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同任何腐败现象都不相容。那么,为什么在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腐败现象,并且不断滋长、蔓延呢?要科学地研究腐败问题,必须把它放在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中深入地、全面地分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19.
公共权力腐败的政治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个世界现象,更是后发国家的通病。在致力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中更是普遍受到腐败现象的严重困扰。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说:“某一国家处于变革时期的腐化现象比该国在其他时期的腐化现象更为普遍。”当前,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现代化变迁之中,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在社会蔓延,公共权力领域同样受到污染,公共权力的腐败多种多样,并成为社会腐败现象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腐败之因与廉政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之因与廉政之策□张锋通常所说的“腐败”,其实是“权力腐败”,即权力变质,公共权力蜕变为私有权力,使用于私利的目的。从法学的角度说,腐败应包含以下四个要素:(1)行为的主体是国家公职人员;(2)行为的主观方面具有谋私的动机;(3)行为的客观方面是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